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帝:山河少年行 > 第1210章 白起献策引水灌城,李儒陡闻噩耗却只能临危受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10章 白起献策引水灌城,李儒陡闻噩耗却只能临危受命

秦子玉看着白起和项羽一同站起身来,心中便明白这二人想必是已经有了应对之策。他面带微笑,对着项羽说道:“霸王,既然如此,那就由你先来吧!”

项羽见状,也不推辞,立刻将自己心中的谋划和盘托出。他的声音洪亮,言辞恳切,详细地讲述了自己的计划和想法。秦子玉静静地听着,脸上的表情始终保持着平静,让人难以捉摸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待项羽讲完后,秦子玉并没有立刻表态,而是将目光转向了一旁的诸葛亮。诸葛亮心领神会,微微颔首示意白起发言。

白起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说道:“主公,我有两个计策可供参考。其一,我们可以采取迂回战术,先避开敌军的主力,然后从侧面攻击,逐步削弱他们的力量。其二,我们也可以直接发动强攻,但这样做的风险较大,需要充分准备。”

秦子玉听完白起的话,眼中闪过一丝亮光,显然对他的建议颇为赞赏。然而,他并没有立刻做出决定,而是转头看向诸葛亮,似乎在等待他的意见。

诸葛亮沉思片刻,然后直言不讳地说道:“主公,征南将军的第一个建议虽然需要耗费一些时间,但确实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只是这样一来,恐怕会造成大量平民的伤亡,这一点还需斟酌。”

白起闻言,连忙解释道:“主公,丞相,这也是无奈之举啊!自古以来的战争,不仅要消耗敌军的战斗力量,更要抹杀足够数量的普通人,如此才能搜集到足够多的无主之地。毕竟,无论是奖励功臣,还是安抚百姓,土地都是唯一的硬通货啊!”

“只是引泾水灌城,实在是有伤天和啊。”秦子玉眉头微皱,面露犹豫之色,轻声叹息道。

白起见状,连忙上前一步,拱手施礼,朗声道:“主公,此言差矣!对敌人的仁慈,便是对自己的残忍。况且,引泾水灌城,不仅可以摧毁敌人的城池,更能造就三百万顷良里,此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壮举啊!”

秦子玉闻言,沉默片刻,似乎在权衡利弊。最终,他猛地抬起头,目光如炬,铿锵有力地说道:“既然引水灌城仅有一弊而得十利,我也并非那种将责任推诿给属下的庸人。白起听令:由征南军团负责引水灌城的计划,务必确保万无一失!”

白起闻言,心中一喜,连忙跪地领命:“主公放心,我等早已准备好详细的预案,定当不辱使命!”

待白起离去后,秦子玉转身看向一旁的诸葛亮,缓声道:“引水灌城虽有利,但其中的时弊,还需丞相费心解决。”

诸葛亮微微一笑,拱手道:“主公放心,臣愿接此重任。不过,要想顺利完成此事,还需调动陌刀军团的狄青统领以及五十万俘虏。”

秦子玉稍作思考,便毫不犹豫地点头应道:“可以!一切都听从丞相的安排便是。”

待诸葛亮离去后,王猛赶忙趁机进言道:“主公,如今泾城有丞相和征南将军坐镇,大局已定。依微臣之见,当务之急应是立刻动身前往渭城接收黄金台,以免夜长梦多,再生变数啊。”

秦子玉深以为然,当即表示赞同:“景略所言甚是,事不宜迟,你速速去安排一下。我意带领陌刀和霸王两大军团一同前往渭城,再让神剑门随侍左右。”

王猛领命后,又追问一句:“那么,白马军团的任务该如何安排呢?”

秦子玉略一沉思,答道:“就将白马军团留给丞相吧,毕竟董卓身为凉州刺史,实力定然不容小觑,手中必然握有强大的底牌。有白马军团作为丞相的杀手锏,关键时刻或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说罢,他不禁叹息一声。

时光匆匆,转眼已过三日。午夜时分,万籁俱寂,秦子玉率领众人如鬼魅一般,悄然无声地绕过了泾城,然后快马加鞭,一路疾驰,直奔渭城而去。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白起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引水灌城的事宜。经过十数日的不懈努力,他终于万事俱备,只待一声令下,便可让滔滔洪水淹没城池。

李斯凝视着前方严阵以待的征南军团,心中暗自思忖着。他压低声音,向白起将军提议道:“将军,据我观察,此时此刻仍然追随在董卓身旁的那些人,必定是他麾下最为精锐的部队。即便我们有洪水作为辅助,但要想彻底击溃他们,恐怕也会是一场恶战,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啊。”

白起听闻此言,眉头微皱,沉思片刻后问道:“军师,依你之见,可有什么良策能够降低我方的战损呢?”

李斯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我倒是有个主意。在开闸放水之前,我们不妨先将马超将军送来的战报投入泾城之中,如此一来,必定能在董卓军内部引起一阵骚乱。”

白起略作思考,担忧地说:“然而,现在距离开闸放水仅有短短两个小时了,时间如此紧迫,军师你可有十足的把握?”

李斯信心满满地回应道:“只要将军您点头同意,其他的事情就交由我来处理吧。”

面对李斯的自信,白起实在找不出拒绝的理由,最终还是点头表示同意了李斯的计划。

泾城,阳光明媚,微风拂面。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城市里,一场紧张的对话正在展开。

李儒一脸忧虑地匆匆赶到董卓的府邸,他的步伐显得有些匆忙,仿佛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亟待解决。

进入府邸后,李儒径直走向董卓所在的房间。董卓正端起一碗酒,准备品尝,看到李儒进来,他放下酒碗,随口问道:“文优来了,有事情吗?”

李儒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郑重其事地对董卓说:“主公,梁军的状态很不对劲,需要早做提防!”

董卓听后,嘴角泛起一丝冷笑,不以为然地说:“难道梁军会无视百姓的生命引水灌城吗?”

李儒心中一紧,他知道董卓对梁军的轻视,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只是不敢直接反驳董卓,只能低眉顺眼地望着大地,沉默不语。

过了一会儿,李儒鼓起勇气,再次开口道:“主公,小心驶得万年船!”

董卓显然对李儒的坚持有些不耐烦,他挥了挥手,说道:“你既然坚持,那就准备一下吧!”

李儒闻言,心中大喜,他知道董卓虽然表面上不耐烦,但还是采纳了他的建议。他立刻转身走出城主府,去着手准备应对可能的危机。

然而,就在李儒踏出城主府的瞬间,天空中突然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太阳似乎被什么东西遮挡住了,光线一下子暗了下来。紧接着,无数黑压压的纸张如雪花般盘旋着飘落下来,仿佛一场诡异的黑雪。

李儒眉头紧皱,仿佛心中有千万只蚂蚁在啃噬一般,让他坐立难安。他忍不住伸出右手,轻轻一吸,只见一张纸如同被施了魔法一般,飘飘悠悠地飞到了他的手中。

李儒定睛一看,纸上的内容让他如遭雷击,整个人瞬间瘫倒在地,仿佛失去了全身的力气。

过了好一会儿,李儒才艰难地从地上爬起来,摇摇晃晃地走进了议事厅。

“你怎么又回来了?”董卓一脸不悦地看着李儒,显然对他的突然出现感到有些诧异。

李儒顾不上董卓的不满,他满脸绝望地喊道:“岳父大人,刺史府大势已去,咱们快逃吧!”

董卓闻言,眉头一皱,疑惑地问道:“文优,你这是何意?为何如此惊慌失措?”

“岳父大人,渭城丢了!”李儒的声音带着哭腔,听起来无比凄惨。

董卓心中一紧,连忙一把抓过李儒手中的纸片,迅速浏览起来。只见上面详细地记载了渭城失守的经过和目前的局势。

董卓看完后,脸色变得极为难看,但他还是强作镇定地对李儒说:“文优,莫要惊慌。既然事已至此,接下来的行动就由你全权安排吧!”

李儒很绝望,却也只能硬着头皮接下了这个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