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受到了某种刺激,他心中的怒火被点燃,决定不再犹豫,直接对平城发动强攻。
仅仅一天时间,这场激烈的战斗就让守城的庞德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他所率领的大军损失过半,士气低落。
第二天,情况并没有好转,马岱的部队也在战斗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马超看到这种局面,心中焦急万分。他知道,如果再这样下去,平城恐怕难以守住。于是,他决定亲自上阵,带领士兵们与李信的秦军展开殊死搏斗。
李信同样毫不退缩,他身先士卒,亲自率领着秦军对马超的西凉军发起猛攻。凭借着人数上的优势,秦军逐渐压制住了马超的军队。
这场惊心动魄的大战持续了整整三天三夜,双方都已经疲惫不堪。然而,西凉军的物资储备在长时间的战斗中消耗殆尽,他们的处境变得越来越艰难。
李信的秦军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他们的粮草和箭矢都快用尽了。就在这关键时刻,章邯及时赶到,给平城的秦军输送了一批急需的物资。
得到了这批物资的补充,李信的秦军如虎添翼,士气大振。他们迅速对平城展开了新一轮的强攻。
而此时的马超,由于缺乏战争物资,已经无法再像之前那样与秦军抗衡。他只能用士兵们的血肉之躯去抵挡秦军如钢铁洪流般的攻势。
又过了一天,带头冲锋的庞德在战斗中受了重伤,这对西凉军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马岱也是带伤坚持战斗,但他的伤势越来越严重,已经无法继续支撑下去。
马超眼见形势危急,无奈之下,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向秦子玉求援。
距离平城五十里的地方,秦子玉正率领着他那支威震天下的陌刀军,如疾风骤雨般疾驰而来。这支军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是秦子玉手中的王牌。
阴影手持刚刚收到的告急信,快步走到秦子玉身旁,压低声音说道:“主公,这是马超将军的第十二封告急文书了,您看该如何回复呢?”
秦子玉眉头微皱,接过信件仔细阅读后,叹息道:“根据平城战场的战况来看,李信还没有孤注一掷地发动总攻。我们现在绝对不能暴露行踪,必须等待李信将所有力量都投入到平城战场,那时我们才有机会一战定乾坤。”
阴影面露难色,但也明白秦子玉的决策是正确的,于是无奈地点点头,转身去回复马超。
马超收到秦子玉的回复后,气得破口大骂:“陛下简直就是强人所难啊!如今平城的情况如此危急,要啥没啥,根本就不可能再坚持三天!”
站在一旁的贾诩连忙劝慰道:“将军稍安勿躁,这可是西凉军的涅盘之战啊。既然陛下这样安排,我们就必须要做到。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让出半个平城,以换取更多的时间。”
马超站在城墙上,看着城墙下如蚁群般的敌军,心中暗自思忖。他深知城墙的防御力量有限,而敌军数量众多,如果继续坚守城墙,恐怕难以持久。经过深思熟虑,马超果断下令,让出西面城墙,将兵力收缩到城中,以城中的粮仓建筑为依托,进行节节抵抗。
这一决策让西凉军放弃了城墙的防线,李信得知这个消息后,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他立刻找来副将,一脸严肃地问道:“最近一段时间,斥候营有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情况?”
副将信心满满地回答道:“将军放心,平城战场方圆百里之内,都没有发现新的敌军部队。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攻城。”
李信听了副将的话,心中大喜,他毫不犹豫地下令大军进城。
然而,两个小时后,情况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副将望着踌躇满志的李信,结结巴巴地说道:“将军,马超和西凉军在城主府周边集结了大量的兵力,我们无法快速推进。”
李信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他冷笑一声,说道:“那就一点一点地啃,务必要拿下平城!”
于是,李信率领大军进城后,他麾下的士兵们全部投入到了激烈的巷战之中。
平城西北五十里,陌刀军的秘密营地。
阴影面色凝重地向秦子玉禀报:“主公,李信所率秦军已经攻入城内,马超将军已在城主府周边布下天罗地网,一场激烈的巷战正在展开!”
秦子玉闻言,喜出望外,他毫不犹豫地下达命令:“传我军令,命李存孝和薛仁贵为先锋,率领陌刀军如雷霆之势直插李信的后军!”
两小时转瞬即逝,李存孝身先士卒,带领麾下精锐如猛虎下山般冲入秦军后阵。
此时,李信正在中军帐中,突然听到后方传来阵阵喊杀声和惨叫声,心中一紧,急忙唤来副将询问情况。
只见那副将满脸惊恐,带着哭腔禀报:“将军,大事不妙啊!大明皇帝秦子玉亲自率领陌刀军杀过来了。我军后军毫无防备,眨眼间便丢了西门!”
李信闻听此言,如遭雷击,双眼失神,颓然道:“完了,一切都完了!如今局势已然无法挽回!”
副将见李信如此消沉,赶忙劝道:“将军,切莫灰心!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若此时我们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李信此刻已乱了方寸,病急乱投医,觉得副将所言不无道理,只得咬牙应道:“好,就依你所言!”
秦子玉率领大军一路杀来,远远望去,只见李信的军队竟然还在与马超的残部苦苦缠斗,不禁摇头叹息:“真没想到李信在这生死关头,竟然如此执拗,非要在这牛角尖里死磕到底,实在是令人惋惜啊!”
李嗣业感慨地说道:“李信被压得实在是太狠了,以至于他已经完全丧失了最基本的判断力。”
刘基对此深表赞同,并附和道:“是啊,看来我们确实需要加强各位将军的抗压能力培训,以免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
秦子玉一向从善如流,听了刘基的话后,他当机立断,决定立刻安排相关的培训事宜。
然而,一旁的阴影却按捺不住,插嘴提醒道:“主公,李嗣业将军,我认为抗压能力培训的事情可以稍后再议,当务之急还是先解决李信的问题吧!”
李嗣业闻听此言,毫不犹豫地站出来请战,表示愿意率领部众直接进攻李信的指挥部。
秦子玉此时正好闲来无事,便兴致勃勃地表示自己也想一同前去凑个热闹。
李嗣业见秦子玉如此积极,心想大局已定,也就不再给秦子玉添麻烦,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
就这样,两个小时后,秦子玉手持龙凤枪,威风凛凛地站在了李信的面前。
“先生,李信毕竟也是个人才,我看还是先喊话劝降吧!”秦子玉转头对刘基吩咐道。
刘基领命后,毫不犹豫地迈步上前,对着李信高声喊道:“李信将军,你如今已经是穷途末路,大势已去了!若是你能放下武器,束手就擒,或许还能保住一条性命。”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李信绝不投降!”李信义正言辞的拒绝说。
李嗣业大怒,提着陌刀上前挑战。
李信提枪出战,与李嗣业大战。
两人大战百余回合,李嗣业惜败。
李信仰天长啸,大吼道:“还有谁?”
秦子玉出阵,平静的说道:“我来战你!”
李信倒也不含糊,挺枪便刺。
秦子玉不敢大意,忙举龙凤枪过头顶,接住了李信的长枪。
两人都是用枪高手,又都是皇境初期,一时间倒也平分秋色。
李信所修的乃是家传枪法,一招一式皆有板有眼。
秦子玉的枪法已经到了返璞归真的程度。一招一式简单至极,却是威力无穷。
大战持续了整整一天,两人见招拆招,很快就过了一千个回合。
李信终于认命了,收回了长枪。
秦子玉并没有击杀李信,而是说道:“朕许你全尸!”
“多谢明皇陛下!”李信笑道。
李信倚枪而立,运劲震碎了心脉和元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