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归晋 > 第264章 河陇奇兵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由西平郡郡治乐都县,向东往金城郡方向行数十里便是大通河,两山之间有一条峡谷名为马牙口。

马牙口峡谷南为大通山北为乌鞘岭,两岸悬崖峭壁人迹罕至,谷口从年后便被郡兵接防任何人不得入内,往昔捕鱼的农夫也不见了踪迹。

这天,十几条改装过后的中等商船从乐都县码头驶来,转入马牙口峡谷。

船只吃水很深,虽为溯流好在大通河水势较缓,操船的水手还不算吃力。

两日后,船支驶出乌鞘岭接入冷龙岭,两岸的悬崖临水而立更为陡峭,周围

不时传来猿鸣兽啼之声。

船身破开层层水波,潘美之站于船头,负手而立,袍服因为极速行驶的船支而左右摆动。这次和钟荣尽释前嫌让他心情大好,也有暇抬头去看两岸的嶙峋怪石。

一人走上前来,是八骏之一的铜爵。进入冷龙岭后有多支水道,若无人指路恐怕还真找不到地方,届时无论是迷路还是船只搁浅都将影响他们必行的计划。

潘美之对寡言的铜爵多有好感,出言问道:“此地人迹罕至宛若迷宫,你们是如何寻得此地?”

铜爵性子冷冽,他看着岭崖上的一棵孤松,随口道:“听沈统领说,都督早知此间水道可通青海腹背,我等只是花了一些时间寻找正确的方向。”

潘美之更加疑惑,钟荣此前从未到过青海,为何会对此地地势了如指掌?

但他并未将心里的疑惑说出来,指了指远方已经出现在视野里的巍峨高山道:“可是快要出冷龙岭了?”

铜爵不喜欢待在船上,他脸上也微微展露兴奋之色:“这便是河西最着名的山脉,顶峰之上的积雪经年不化,因其接天入云所以被当地人称为天山!”

这里的天山也就是祁连山,其中包括乌鞘岭、冷龙岭、赤岭、大通山,皆属于祁连山支脉。

又去一日,行出百里水路。两岸峭壁逐渐缓和,大大小小的独峰立于大通河北岸,层峦叠嶂翠绿青葱。

此处的大通河南岸则多密林沼泽,站在船上能看到有鹿群或是羚羊在岸边汲水。

绝丽风景与清新空气让人心胸舒畅,潘美之依旧在船头看两岸山水,对蹲在一旁舀水净口的飞翩问道:“还有多久能到?”

飞翩将嘴里漱口的清水吐掉:“最多十里水路。”

听闻还有十里,在船上待腻了的众人纷纷来到甲板上,激动的对着两岸指指点点心情大好。

行出一个拐角,前方出现一大片开阔地带,树林草地杂于其间,有不少人的喧哗声从空地上传来。

空地上赫然矗立着一座营盘,连亘数里,能看到不少巡逻戒备的士兵,营门处立有一杆大旗:西平军!

即便有所准备,潘美之依旧大受震撼。算着此间距离,钟荣竟然神不知鬼不觉的在青海腹背驻扎了一支军队。

船队缓缓靠岸,巡逻士卒发现了他们立刻入营禀报,铜爵、飞翩两人带着潘美之下船往岸上走去。

偏将徐胜出来迎接,又吆喝着几名军官带人将船上的物资搬到岸上。

进入大营,一顶顶帐篷排列的甚是整齐,里面的士兵却只及半数,余者不知道去了什么地方。

被带到大帐休息,半个时辰过去仍不见任青衣的身影。

潘美之忍不住对一旁陪他们三人说话的徐胜问道:“徐偏将,敢问任将军何在?”

徐胜止住话头,回答道:“任将军去了大通山。”

“老夫带来了都督的军令,需任将军亲启。”

从此地,北越数千米高的祁连山可至凉州张掖郡,南越大通山便是青海湖以西之地。

大通山距离西平军军营只有两里地,比起巍峨难越的祁连山,大通山地势便不再那么高险,数月以来士兵已将栈道修到了山顶。

此时正在开辟从前山通往山背的道路,虽然不再如修建栈道那么吃力,但越是此时越须小心谨慎,一旦被吐谷浑或是羌胡发现将前功尽弃。

山顶有明暗哨塔数座,亦修有一座小营,任青衣正在营内的一座帐篷里研究大通山附近的地势沙盘。

打通山路只是时间问题,现在需要的是找一条安全稳妥的下山之路,若是军队下山立足未稳便遭遇敌军进击,同样有覆灭之虞。

与世居青海之侧的西平军不同,潘美之和铜爵飞翩两人攀上山顶只感觉呼吸不畅,胸腔压抑的厉害,将缓解高原反应的丹药和水吞下才稍微缓解了些。

“都督曾对老夫说过,忍任将军聪慧隐忍,全军上下也只有你能担此大任。”

“潘先生过奖了,此战尚未竞功,青衣受之有愧。”或许是因为在高原待的时间太长,任青衣的脸上多了两团淡淡的红晕,但她看人的眼睛却凭增几分凌厉,英武之气更甚从前。

潘美之从怀中取出贴身携带的书信交给任青衣。

思之,已有大半年未曾与都督和军中同僚相见了。任青衣将心里的思念压下接过书信,确认蜡封完整无缺,这才取出里面的信件仔细阅看。

入夜,繁星漫天。

在仅一山之隔的青海湖畔,两队斥候正在进行生死较量。

自从钟荣进军青海,七八日以来,仅在营门附近修建两座哨楼。

吐谷浑虽未派大军来攻,却有成队的斥候在大营两侧游曳,企图压缩风军的视野,同时阻止那些民夫出营来继续修建那种奇怪的塔楼建筑。

营垒背靠赤岭山道,补给不成问题,钟荣也正想以此来试试河源军、陇西郡兵,以及新募的三千新卒的成色如何,于是每日同样分出数股人马于吐谷浑斥候对战。

对冲之下,吐谷浑军兵寡,很快便被两屯陇西郡兵杀的落荒而逃。

“别追了。”

段棠啐了一口,看着地上的几十具尸体,可惜走脱了对方的军官。

“对方走而不散,明摆了是想引诱我们。”

“就这么放过他们?”一名屯长有些不甘心。

“回营睡觉去,让这些龟儿子盯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