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俊的宣言如同一声号角,吹响了人类反攻的序幕。
中美洲的热带雨林里,搭载机械外骨骼的mLJ国突击部队如同银色洪流,沿着被黑怪破坏的公路推进。原本需要付出惨痛代价才能攻克的黑怪巢穴,如今只剩下零星的、如同野狗般乱窜的个体 —— 它们被热能探测器锁定,随即被肩扛式激光炮轻易洞穿。士兵们踩着黑怪的残骸前进,在被腐蚀的城市废墟上插上本国国旗,身后跟着工程部队,开始清理道路上的黑色粘液。
--------------------------------------------------
大洋洲的海岸线更是呈现一边倒的态势。光环防卫的轨道炮精准清除了海沟里的黑怪聚集点,澳大利亚的残余陆军乘坐两栖装甲车登陆被占领的城市,居民们从避难所里走出,看着士兵们用火焰喷射器焚烧黑怪的尸体,有人忍不住跪在地上,亲吻着焦黑的土地。
随着黑怪威胁的瓦解,流亡的难民开始踏上归途。南美洲的秘鲁难民挤在光环防卫提供的运输机里,透过舷窗看着下方逐渐清晰的安第斯山脉 —— 那里曾被黑怪的阴影笼罩,如今却能看到重建队伍的身影;斐济的渔民驾驶着修补过的渔船,回到被黑怪摧毁的村庄,在废墟上搭起临时的茅草屋,开始清理海滩上的黑色残肢。
-----------------------------------------
此时,联合国终于从冗长的会议中抬起头来。秘书长在纽约总部召开紧急会议,宣布成立 “全球灾后重建理事会”,呼吁各国 “搁置分歧,共筑家园”。但会议室里的气氛却异常微妙 —— 欧美代表争论着重建资金的分配比例,因为他们知道灾后重建要花费巨大的金钱,同时也会催生利益的再分配、而非洲代表则沉默地看着手机上本国难民的照片,眼神里没有期待,只有麻木。这些非洲国家原本就是靠着究极过日子,而现世界已经将他们抛到了脑后,别说救援别人了,就连自己吃饱饭都是问题。
这场危机早已撕碎了联合国最后的体面。当黑怪突破防线时,没有国家愿意听从它的 “协调”;当光环防卫宣布胜利时,更多国家直接绕过联合国,私下与冯俊的团队联系。理事会成立的消息发布后,只有少数中小国家象征性地派出了重建队伍,大国们则忙着划分势力范围,甚至有人私下嘲讽:“联合国现在的作用,还不如一个国际红十字会的分支机构。”
-------------------------------------------------
黑怪的崩溃,让隐藏在阴影中的地缘博弈浮出水面。
mLJ 国的东海岸,原本被困在诺福克海军基地的庞大舰队倾巢而出。航母战斗群在舰载机的掩护下南下,目标直指中美洲 —— 那里曾是黑怪肆虐最严重的区域,也是 mLJ 国传统的 “后院”。舰队在加勒比海遭遇了零星的水生黑怪,但这些失去协作能力的生物,不过是被反潜鱼雷轻松撕碎的目标。
然而,当舰队抵达巴拿马运河时,却停下了脚步。
运河南岸的热带雨林边境线上,哥伦比亚的国旗旁,赫然飘扬着一面蓝底金环的旗帜 —— 光环防卫的标志。几名穿着动力装甲的光环士兵站在边境碑旁,手中的激光步枪直指北方,无声地宣告着这里的新秩序。mLJ 国的指挥官在舰桥上盯着那面旗帜,通讯频道里传来总统的命令:“停止前进,保持威慑。”
南美洲的 “后院”,悄然换了主人。
与此同时,太平洋上的博弈同样激烈。d 亚联盟的舰队以 “清剿黑怪” 为名,迅速占领了斐济和澳大利亚北部的港口。h 国的驱逐舰在达尔文港升起旗帜,试图将这片区域纳入势力范围。但他们的庆祝没能持续太久 —— 两天后,mLJ 国第五、第三舰队组成的庞大编队抵达,180 艘舰艇在海面上展开,形成一道钢铁屏障,炮口直指 d 亚联盟的船只。
“这里是国际水域,我们有权执行维和任务。”mLJ 国舰队司令通过公共频道喊话,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强硬。
三天后,斐济和澳大利亚流亡政府返回本土。他们的外交发布会内容惊人地一致:“感谢 mLJ 国军队的保护,d 亚联盟的‘援助’已无必要,请立即撤离。”
d 亚联盟的舰队沉默地返航了。他们清楚,此刻与 mLJ 国正面冲突并不明智。但退让不代表屈服 —— 西太平洋的岛国纷纷发表声明,宣布退出与 mLJ 国的防务协议,转而寻求 d 亚联盟的保护。霓虹和南韩更是直接宣布:“将深化与 d 亚联盟的合作,共同维护东亚安全。”
太平洋被无形地分割成两半:东部依旧是 mLJ 国的势力范围,西部则成了 d 亚联盟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