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点钱买个资质也不错,但要谈谈合作模式。”罗文已经在心里盘算了。
“你说目前有4家人出钱了,如果加上你就是5家?”余超那几个好兄弟没法,已经上贼船了。
好兄弟不是吹的,再怎样也得支援点钱给兄弟创业不是。
“嗯对,暂时是这样,以后会不会再增加人,也说不定。”罗叶点头,说着目前的情况。
“你看呀,你们这摊子本来就小,项目也不多,这一年下来利润估计也没多少,最后还有这么多人分,每个人最终能分到多少钱?”
“余超之所以想搞个监理公司,目的是为了方便他接项目,这点对吧?”罗文继续帮闺女分析。
“对呀,他现在接项目用的是别家公司的资质,用人家的资质肯定是要给管理费的,他嫌这管理费用太高。”罗叶如实道。
又不是搞慈善的,用别家公司的资质接项目,肯定是要给钱的,即使是朋友,也没有免费的道理。
“是呀,他搞这个也是为了降低成本,方便他自己接项目。可不是为了白给你们这么多人打工。”
“既然如此,我有个建议。”
“你们几个人平摊入股的费用,以后各自用新监理公司的资质接业务,接的业务按点子给公司上缴管理费用。”
“至于承接的项目,谁接的就算谁的,利润也不用跟其他人平分。”
“至于年底结算的时候,如果公司的管理费用是亏的,那就大家平摊下,补下差价。”
“如果还有盈利,那这部分盈利大家也平分。”
“当然这样下来,公司的主要营业也就来源于你们各自承接项目后上交给公司的管理费了。”
“当然这管理费,就可以按照一个相对成本价的点子来收取了,这事你们可以再协商。”罗文这话说的很明显了。
简单来说就是,假如罗叶是5个合伙人之一,假如罗叶用这监理公司的资质,承接了一个监理项目,
那罗叶向监理公司上交管理费用,剩下的这个项目的所有事情,由罗叶自行负责,不管盈亏都与其他人无关。
待到了年底,公司清账,
假如今年公司运营成本花了10万块钱,假如实际上今年靠收各个项目的管理费用只收了5万块钱。
那这10万减5万,是不是还剩下5万的缺口,需要填补。
那这5万块钱,就由5个合伙人大家平摊。每人出个5万,也公平。
当然同理,如果收入扣除成本还有结余,那么大家也可以分点钱。
至于你说这一年中,有些人接到了项目,有钱赚,有些人没接到项目,只投入了,到年底还要倒贴,那就不管了。
毕竟人家靠自己本事接的业务,这点没错吧,
你想搞,自己搞就是了。
罗文之所以这么盘算,是计划着,到时挖点人,正好成立个监理部,资质有了,干活的人有了,项目也有了,这事不就齐活了吗。
罗叶听完老爹的盘算:……
不愧是我爹,用最少的钱搞了个可以自由使用的资质,关键是又给公司创造了新的收入,果然会算。
“爸,你这想法好是好,但人家能愿意吗?本来人家想搞个整体,你现在这么搞,不就又是散装了吗?”罗叶持怀疑态度。
“你甭管散装不散装吧,你就说如果是你,你心不心动。”罗文不以为意。
余超想搞个公司的初衷,不也是想节省管理费用,想多赚钱嘛,大家需求一样,有何不可。
“心动,心动,就是总觉得你在欺负小孩子。”罗叶觉得这样是不是有点不好呀。
“在商言商,什么欺负不欺负的,别乱说。”罗文提醒道:
“你可千万别有这些不正常的思想呀,咱们就事论事。”罗文说起年前的事情。
“之前罗老大还说想买个监理资质,咱们也搞个监理公司呢。结果这一时半会儿的还没个结论。”
“现在这时机正好,等余超他们买个,我们也可以用着,到时我们自己再搞一个,两家资质换着用,承接业务也方便。”罗文确实有这个打算。
资质照样用,还有人帮着分担成本,而且还不担心对方分走利润,大家都各凭本事,有啥不好。
在罗文看来,就挺好的。
不过自家公司还是要搞个监理公司的,多个公司资质,围标也方便,到时换着接业务,也合适。
“嗯,好,谢谢爸,那我明天约约余超,顺便看看其他几个人愿不愿意来,当面谈谈,看看大家的想法咋样。”既然老爹有想法,这事,罗叶肯定上心呀。
罗叶决定明天给余超约约时间,看看什么时候有空,大家谈谈,
合不合适的,问问才知道呀。
不过这事对于余超还是相当有利的。
“时候不早了,早点洗漱睡觉,明天还早起呢。”罗文见时间差不多了,决定回屋洗漱睡觉了。
别说,这过个年,每天各处串门拜年,还是挺累的。
感觉比上班还累,起早贪黑的,连睡懒觉都别想了。
“好,爸,我先回屋了。”罗叶见老爹要去睡觉了,也上楼去洗漱了。
结果还在爬楼梯,就接到了李静打来的电话。
“妹妹,新年好。”电话里传来李静的声音。
“表哥,新年快乐。你今天上班没?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这个点也不晚,才晚上8点多,
在城里也就下班族回家刚吃完晚饭而已。
当然在农村的话,这个点,好些上了年纪的人都已经上床睡觉了。
大冬天的天黑的早,天气又冷,晚上没啥娱乐活动,自然就躺在床上了。
“上班呀,刚洗完碗,想着这个点,你们应该到家了吧,家里人都好吧?”李静还是知道村子里的习惯的。
过年期间基本上每天都在走亲戚串门拜年,不是我去你家,就是你来我家。
大部分人家去对方家里拜年,都是吃了午饭和晚饭才会回家的。
毕竟现在家家户户都有摩托车了,即使吃完晚饭再回家,也方便。
“好,大家都好。我们一家人都很好。”
“每天都在四处串门,哪家不是大鱼大肉的招待客人,我都吃胖了。”
“你小舅舅一家还有你外婆也很好。”根本不用李静问其他人的近况,罗叶就已经在继续说着自己知道的了。
“你爸身体也好,那天下午在我舅公家里打牌,你爸赢了100多块钱,
高兴的哦,晚上喝酒都多喝了两杯。
你家里人其他人也很好。”
“你奶奶身体也挺好的,那天我还看到她提着篮子去地里摘菜,估计是家里来客人了。”
“对了,你知道的,二姑搬回来住了,他儿子黎小勇也在家住,也挺好……”罗叶简单交代了下与李静有关的亲人们的近况。
总之大家都好,不用挂念。
李静:……
咱妹妹就是实在哈,我才开个头,她就全交代了。
看来这回老家不是白待的,这知道的也不少呀。
“那就好,二姨啥情况?
她想让她儿子留下来?
不怕暴露?”罗青秀的事情,李静还是知道的,因为李静跟罗文一家三口打电话的频率还是挺高的。
就说这过年吧,除夕夜,大年初一初二那几天,李静基本上每天一个电话问候问候。
当然有时候,罗文和吴书容两口子也给李静打电话。
用吴书容的话说,电话费要不了几个钱,娃一个人在外地过年,身边也没个亲人,孤孤单单的,打个电话聊聊不费劲。
“我二姑呀,谁知道她怎么想的。”
“听说我那新二姑爷那边3月份就要搬走了,我二姑应该更希望他儿子赶紧走吧。”
“黎小勇不走,二姑都不方便回去。”
“我觉得她很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