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小豆几人就这样骑着自行车往村里出发。
很久没有回来了,不知道村里的房子建的怎么样了。
“小豆回来了!”
“小华小米也来了,小华看着长高不少啊!”
“赵小哥也回来了,赵家三妹子!”
一路上不少人打招呼,姜小豆三姐弟村里人基本都认识,虽然小弟和三妹平时不怎么回村里来,不过想也知道,能跟着姜小豆一家一起的肯定是赵家姐弟两。
“大婶好啊!吃了吗!”
“刘大妈你这新衣服真鲜亮!”
姜小豆笑容灿烂,一一和大婶大妈打招呼。
几人去的方向自然是大伯家,到了院子门口,就下车来了,刚好院子门开着。
“小豆,我的乖孙们回来了。”
姜奶奶一大早就等着了,早上姜树回来了一趟,带了几斤肉回来。
告诉家里人,小豆小华她们回来了,要是到家里来,肯定得吃个饭再走啊!
姜树怕家里没有肉,一大早就去割了几斤肉,捆了几条排骨回来,小豆喜欢吃糖醋排骨。
“奶奶,我们回来了!”
“奶奶,我们带了很多东西回来,先搬进去啊!您等等啊!”
小米一下车就跑到姜奶奶面前,让她好好摸摸头。
“回来就好,怎么带这么多东西。”
姜奶奶问完,小弟和小米就轮番回答,逗姜奶奶开心。
这两人可真是家人的社牛代表,嘴又甜,哄的姜奶奶高兴极了。
“我和小华先去一趟知青点啊!你们仨先在这里玩着。”
“知道了,我们帮姜奶奶干活。”
小弟高声回答道。
三妹也赶着去厨房帮忙。
姜小豆和小华先把要给知青东西搬了过去,一人都有两三斤的量,数量不多,品种不少,这都给知青们尝尝鲜。
这样以后几人要订货,肯定就知道加了什么新品进去。
看来还是需要找个时间再做一次新品展示了。
知青基本都在地里干活,姜小豆看到秦如芳在,把东西都交给她了。
“小豆妹子,你好久没有回来看看了。”
“哈哈,出去逛了一圈。”
“哇,真好,对了,你回来了,那菜还能定吗!”
“再过一周吧!刚回来好多事情要安排。”
“能就行,我们能等,好久没有吃到你的手艺真是想死好了。”
“哈哈,好,到时候我让我家大哥通知你们,就姜松,你们都认识。”
“认识,认识。”
“那就好。”
姜小豆接着又去羽绒服的工厂看了看。
那边也是由几个知青一起管理的,当初刚开始做的时候,也就只能做一些枕头,薄的被子。
一部分是技术还没有成熟,工人也少,还有就是原材料稀缺。
鸭毛,鹅毛数量不多,想收吧,也没什么地方收,这个时候杀鸡杀鸭本来也不多。
每家每户一年能吃上几只鸭子大鹅呢!
不过今年就好多了,去年的时候姜小豆就让大队长做烧鸡烧鸭风干鸭等,然后把绒毛都统一收集起来。
经过一整年的收集,羽绒服工厂,现在生产出来的东西已经不少了。
“小豆来了。”
“温暖姐,好久不见。”
“出去玩的怎么样。”
“挺好的,对了,今年有多少库存了。”
“这里有单子,你看一下。”
“好......”
姜小豆又带着小华把村里的工厂一一走了过去,不错不错,欣欣向荣。
最后一站自然是村干部们的办公室了。
“这么晚才到我这里,听说今天你把厂子都巡了一遍。”
“六叔好,莫大叔也在啊!”
“都在,就等你了,怎么样,咱们大队发展的怎么样。”
姜达才洋洋得意的喝着茶说道。
“大队长出去了啊!”
“去看鹅了,听说鸭联厂带了一批小鹅回来,数量不少,我爹想去看看,要不要买回来自己养。”
“现在村里还有地方养鹅吗!”
“放心,跟小常村的人一起去的,要是鹅种不错,大概放那边养着。”
“嗯,也好。”
.......
姜小豆最后又和姜达才商量了一下村里房子怎么建,自己家连着的路修到什么哪里了。
“放心,过年前肯定给你弄明白了,能住上新房子,都上新路。”
“好,那就交给六叔了,修路钱要是不够,您说,不过账你得要给我记好。”
姜小豆不缺钱,修路的钱需要多拿,她也可以拿出来,不过也不能坑她。
“放心,都是一个姓的,我要搞什么,我爹你爷肯定一巴掌拍扁我。”
“哈哈,我爷那力气可不小。”
......
小华虽然跟在姜小豆身边,全程都在听着,姜达才想和互动,小华也就点点头,表示他有礼貌,不怎么爱说话。
姜达才也知道小华平时就这样,也不会勉强人开口和他热情的聊天。
该说的说完,姜小豆就带着小华回去了。
“小华和小弟一起把这些东西送出去。”
“好。”
“小豆姐,东西交给我们就放心吧!”
两个大小伙背着竹篓就出发了,刚才姜小豆就带了知青的礼物,那也不少了。
这次是送村里要拜访的长辈,这些由小华小弟去就行了,一家一个代表,送点东西表示一下心意就行。
姜小豆本来就和家里亲戚,宗族关系不错,礼物自然要送。
小弟代表他和三妹赵延宗,自然也备上一份。
虽然他们现在不住在村里,可该有的礼数不能少,感情关系都是需要维系的。
“奶奶,我帮你做饭吧!”
“不用,三妹小米都做的差不多了,你走了几趟,累了吧,坐会吧!两个小姑娘教的真好,自己打扮的干净又漂亮,厨房里面的活也很利索,特别是三妹,菜做出来可真香。”
姜奶奶高兴的说着,当初赵家姐弟是什么样子,她可没有忘记,也就被自家孙女带走没多久,就变化这么大了。
“奶奶,我呢,我呢!”
小米不甘示弱的说道。
“大姐,喝水,温的没有加糖。 ”
“好,刚好渴了,谢谢小米。”
“当然我们家小米也特别好了,再长大一点,小米肯定更厉害啊!”
姜奶奶自然也愉快的端起水。
“嗯嗯,肯定的,奶奶,不过三妹姐姐确实手艺不错,大姐说她比较擅长做菜。”
小米开心逗着大家笑,三妹也擦擦手从厨房出来。
“汤也好了,等爷爷大伯他们回家就能吃饭了。”
“三妹真是能干!”
“哈哈哈!”
......
屋子里面的氛围温馨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