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武侠修真 > 西出虎狼山,江湖任我翻 > 第167章 蒋大人是个好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夜风微醺,热得让人有一些烦躁,沈一欢便是如此。

他刚从曹晶曹莹两姐妹的住处出来,身后还能看到院落主人那个胖大婶,远远地盯着他,面色不善。

沈一欢苦笑不已: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呀?

我煎药的时候,你怎么不赶我走呀?!

因为担心曹晶的伤势,所以在她败给关文远,几人人都没有再看第四场比试,急急地将曹莹送回了住处。

沈一欢开了药方,回到住处拿了青阳县买的药物,又去抓了其他的药,还零零散散地买了一堆食物,之后更是辛辛苦苦地煎好了药。

然后,药碗就被曹晶夺了过去。

而那胖大婶又及时出现,挥舞着扫把将他赶了出来,眼中尽是对负心汉的厌恨目光。

月九娘,则因为担心曹莹而留宿在那。

就这样,情绪阑珊的沈一欢,漫无目的地挤在人群中,晃荡在大街上。

此时的夜,还不算太晚,几条大街主路都是热闹非凡。

坐在路边摊上喝酒作乐的江湖人士,多的像夏天的蝗虫。

大发厥词,粗鲁的笑声,酒香汗臭,擦肩可闻。

路两边的摊子,是越来越多,生意看着也都极好,临时加的各种小桌椅,坐得满满当当。

沈一欢走着走着,便在人流的推动之下,来到了入城的正街。

一眼就瞥见了那卖冰镇酸藕片的摊子。

那摊主宋大娘,正在一盏摇曳纸灯的照耀下,忙得不亦乐乎。眉宇之间虽有些疲惫,但是脸上依旧是热情洋溢。

旁边依旧是那年轻书生的煎饼摊子,这会儿也是忙得手脚不停。

此时的他,煎饼的动作,熟练而麻利,俨然成了一个老手。

脸上还沾了一些面粉,但眼睛发亮,没有了那日的迷茫与颓唐,也没有了那日的胆怯。

殷勤的揽客声中,洋溢着对生活的自信与热情。

他煎饼的生意,肉眼可见地好了许多。

生活会给人不断带来浪花,有人被浪花冲垮,一蹶不振;而有人会踩着浪花,腾飞而起。

莫名欣慰的沈一欢,便走上前去。

宋大娘抬头一看,满脸惊喜,欢喜地笑道:“客官,是你呀!”

你就说钱有没有用吧?

一两银子,能让一个大姐,满脸欢喜地记住你!

额。

这话,怎么感觉怪怪的?!

沈一欢嘿嘿一笑,说道:“刚才忘吃晚饭了,麻烦大娘来一碗藕片。”

又朝那书生喊道:“小兄弟,麻烦做两块煎饼。”

宋大娘忙在围裙上擦了擦手,引着沈一欢,挤过几张坐满客人的小桌,来到最后面。

这张小桌,只坐着一个胖汉,宋大娘说道:“公子,你先坐会儿,我这就给你去调一碗。”

那胖汉,正就着一碟笋片拌豆腐、一碟卤肉片,啃着煎饼。

这生意好,拼桌而坐,是常有的事情。

沈一欢笑着坐下了。

那胖汉漫不经心地抬头看了他一眼,先是眼露迷惑,继而牛眼圆睁,射出惊喜之色,忙咽下口中的煎饼,起身行礼。

“恕俺老唐眼拙,你莫非就是,那会使“颠星倒月”的沈一欢沈公子?”

见对方恭敬有礼,沈一欢心中暗喜,忙起身回礼。

那自称唐大郎的胖汉,一通热情的吹捧之下,使得沈一欢情绪转好起来。

沈一欢也认出他来,笑道:“你不是那天因这书生手艺不熟练、训斥他的那位朋友吗?”

唐大郎既惊又惭,说道:“那天,沈公子也在?!”

“俺老唐德性不好,见笑了。”

“唐大哥,现在就暂住我家!”

那书生端着一碟煎饼,笑呵呵地走了过来。

唐大郎挠挠头说道:“那天夜里,找客栈投宿,不是客满,就是价格太贵。”

“俺老唐盘缠不多,住不起,正在路边发愁,就遇见文秀才和宋大娘收摊回家。”

那书生笑道:“正好我家里,还有两间空房,便让唐大哥住了下来。”

沈一欢瞧了他一眼,笑道:“小兄弟,你都不认识他,他还是一个带刀的江湖人物,你不怕他是个歹人?!”

那书生眼睛亮闪闪的,笑道:“我一个单身汉,,家徒四壁,有啥好怕的。”

“再者说,住之前,也都是去衙门登记的,我如果有什么事儿,衙门都会及时出头的。”

沈一欢奇怪道:“丹阳县的衙门,还管登记这事儿。”

那书生说道:“蒋大人特意安排管的。”

“《丹阳五剑会》期间,为防有些醉汉滋事儿,每天晚上至少会有三拨人,轮流巡夜。”

“衙门一拨人,奔雷门一波人,以及临时雇佣的本地壮丁一拨人。”

“前天晚上,就有一个不长眼的年轻人,喝醉了闹事儿,正好遇上了奔雷门门主杨玄。”

“杨门主使了几招《旋风奔雷掌》,并将那人打翻在地。”

《旋风奔雷掌》?!

那不是“十派盟”玉鼎派的掌法吗?

沈一欢问了出来,那书生答道:“杨门主,他原来就是在玉鼎派,学了几年功夫,回来后自创了奔雷门。”

“对了,听说这一次《丹阳五剑会》,他有个师侄也参加了,还进了静岳剑组的八强。”

沈一欢叫道:“陈文玉?!”

“我还以为是同名同姓呢!”

沈一欢叹道:“”这奔雷门门主够可以的,半夜还帮官府巡夜。”

那书生说道:“杨门主,为推动五剑会,可是四处奔走,大家都很承他的情。”

“杨门主无妻无儿,时间充裕,跟蒋大人是至交好友,没事便帮着蒋大人忙一些事。”

“这次,为推动五剑会,杨门主四处奔走,出了很大的力。”

“哼!”

在一旁的宋大娘似乎有意见了,怒道:“好一个,时间充裕!”

”没有萍姑那傻姑娘,在家里帮他悉照顾四个老人,他哪来的时间充裕?!”

那书生气势一弱,叹息道:“大娘,愿打愿挨的事,我们旁人何必议论呢。”

见场面有些僵,沈一欢满转移话题,夸道:“都听人们在夸奖那蒋大人,看来他很得人心啊。”

那书生笑道:“那是,谁不夸蒋大人呢?!”

“这样的好官,有几个?”

“挖掘的宝贝,若是自己变卖了,或是悄悄送给上司,升官发财不好吗?”

“可他偏偏组织这《丹阳五剑会》,趁势为丹阳县扬名。也让我们这的百姓,趁机做些生意,赚些银两。”

“我们这道路崎岖,穷得厉害,一些特产不好运输,商人也来得少。”

沈一欢微微一笑,那书生仍对丹阳县的父母官夸赞个不停。

“蒋大人还特地开放了新建的粮仓,允许县中男丁不在家的女眷,携带铺盖去住几天,好将房屋租赁给江湖人物,赚些银两,贴补家用。”

沈一欢奇怪道:“粮仓重地,一般不是闲人莫入吗?”

那书生叹息道:“去年遭灾,蒋大人以建新粮仓为名,给不少百姓找个生计。”

“如今,这新粮仓也没有交付使用。”

让人买来的烤鸡、酱鸭几样熟食放到桌上之后,便又殷勤地唐大郎客套了一番,两人尽情地饮了几杯。

唐大郎听到沈一欢还不知道今天的比赛结果,忙从怀中掏出一张折叠好的红纸。

沈一欢展开一看,《丹阳五剑会》各组四强,已全部产生。

第一组飞景剑组,四强:孙荣、袁广、秦明、田子昂。

第二组霁月剑组,四强:吴子兰、淳行、关文远、董昌。

第三组八服剑组,四强:杨月明、崔风云、陆元俭、孔修。

第四组映澜剑组,四强:刘白、姚理、沈一欢、练达。

第五组静岳剑组,四强:孟江南、杨秋、张堪、陈文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