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后面战斗,周山都没有跟去看,他预料到攻不破尚宗旅营寨。

所以坐在帐中,盯着舆图,苦思破敌之计,设计出多种方案,都被他自己否定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尚宗旅坚守不出,再向后拖,气温会越来越低,一旦大雪纷飞,大军不能常驻,只能退兵。

而此时,卫坚允水师战绩不错,已经攻下大青湾。

他按照周山之前的部署,驻扎在大青湾,没有向大青山推进。

事实上,也不能推进,深入山里,不是水师强项,而且是孤军。

单单独孤宝的狼群,他们就对付不了。

可是,长期驻扎在大青湾也不是事,独孤宝随时会率军从山上攻打大青湾,水师一定守不住。

卫坚允已经派人向周山请示好几次了,询问何时进攻红龙教总舵,周山只是命令他等待。

这段时间,秦中毅、孙二牛、王自强等人多次向周山请求,允许强攻,愿意不惜一切代价攻破尚宗旅营寨。

周山无一例外拒绝他们的请求,甚至给予严厉批评。

可是,他自己也没有想出好办法。

这天傍晚,周山心烦意躁,走出中军帐,到旷野中散心。

此时,夕阳余晖洒向大地,一片宁静。

周山望着前方,敌我两军扎营这条路大致呈东西走向,北安朝军队营寨在东边,西安朝军队的营寨在西边。

尚宗旅的连营,像一头头蛰伏的巨兽,挡在王师必经之路上,连日的对峙令人心焦,士卒锐气正在消磨。

周山站在微凉的旷野中,目光所及,营寨旌旗低垂,纹丝不动——此刻,并无一丝风。

他一筹莫展,不自觉抬起头,望向天际。

苍穹广袤,云层正在上演无声的变迁。

先前还是片片分散、边缘清晰的鱼鳞状高云,此刻竟已连缀成幕,仿佛有人用无形的笔将散絮勾勒融合。

云层的底色也从午后的洁白,逐渐浸染上灰白的调子。

而且自西向东,那灰白的色调愈加深沉,如同墨汁滴入清水,正缓慢地向着东边浸润。

周山心中一动,凝神细观。

发现天上云朵的走向并非杂乱无章,高层云似乎被一只看不见的手牵引,极细微地、却又坚定不移地向东方缓缓推移。

他眯起眼,注意到更低处,几片稀薄的碎云也改变了慵懒的姿态,开始显露出相似的取向。

他深吸一口气,空气的味道似乎也与前几天不同,原先的沉闷滞重被一股难以言喻的、微带凉意的清新所取代,这股气息正来自西面。

他伸出食指蘸了些许唾液,缓缓举起,手背敏感的皮肤立刻感知到一丝微弱的风带来持续的凉意,而微弱的风正是来自西边。

他又抬头看天,不知名的鸟雀飞得很低,浑然不知道这里是战场。

周山心中有点小激动,再次将目光投向营寨的旌旗,它们依旧低垂。

他扫了一眼水塘边生长的几丛芦苇,那长而细的叶片时而轻微颤抖,并不是全然静止。

看向远处的一片野草,草尖伏倒的方向,隐约指向东方。

他向前走了几步,低头观看地面,昆虫爬动,似乎有什么急事。

周山猛地转身,望向自己营寨中的旗帜,它们依旧软软地套在旗杆上。

然而,营中那面代表方向的大纛旗的旗角,偶尔卷动一下。

周山脑中闪过前世教官的教诲:

“我们在野外生存、埋伏,常需要通讯静默,所以必须会观天象,以便对天气变化了解。

......西风来临前,是有预兆的。

首先,高空常出现“鱼鳞云”、“毛玻璃云”,随后逐渐转为高层云、雨层云,云量从少到多,云层由高变低。

若云向偏东方向快速移动,可能预示西风气流加强。

其次,气压下降、气流紊乱会导致鸟类低飞或归巢,因湿度变化刺激,昆虫活动频繁。

第三,树叶、草叶向东方倾斜,预示西风将起。

对照以上三点,此时高云汇聚、色泽灰苍、气流微凉、草木指向、昆虫乱窜,这些迹象都符合西风将起的征兆。

周山断定,一场强大的西风即将来临!

他猛地攥紧了拳头,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一股巨大的、难以自抑的狂喜瞬间冲垮了连日积压的焦虑。

西风将来!西风一起,他的大军地处上风,便是天赐良机!

周山心中狂喜,转身快步回到中军帐。

一进帐内,他立刻坐在案前,细细推敲整个战局,设计作战方案。

他反复思考着各种可能的情况,不断对方案修改,到了子夜时分,终于确定了最终方案。

周山没有吃晚饭,但他一点不饿,可能是兴奋的缘故。

虽然已经是半夜,但他毫不犹豫命令传令兵去传唤秦中毅、陈昭、孙二牛等主要将领立刻前来开会。

没过多久,众将匆匆赶到了中军帐,个个神情紧张,不知道太子半夜召唤有何事。

这些日子以来,太子已经很久没有召集大家开会了,突然半夜召集,当然惊讶。

周山看着众将,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

“西风将起,破敌时机已到!”,他开门见山,声音洪亮。

众将面面相觑,一脸茫然,显然对太子的话都感到困惑不解。

陈昭作为军师,同样摸不着头脑,急切地问道:“微臣愚钝,太子是如何得知将会起西风?”

周山此时心情高兴,耐心地向众将讲解:

“要判断风向和风力并非难事,只需观察天空中的云层变化、虫、鸟、草木动向等,便可推断出来。”

随后,他毫不藏私,详细讲解各种征兆与风向的关系。

众将听后,纷纷点头钦佩,对太子的渊博知识赞叹不已。

秦中毅诚恳地问:“请教太子,起西风为何就能破敌呢?”

众将一起看着太子,这个问题也是他们想问的。

周山微微一笑,站起身来,走到舆图前,详细讲述他拟定的作战计划。

众将听了,个个大喜过望,赞叹不已。

随后,周山给众将一一分配任务,不仅确定每个人的职责,还对一些关键环节进行了特别强调。

众将领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