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三日,海港城。
购物节的热浪并未因首日疯狂而消退,反而在邵维鼎接连打出的王炸组合拳下,越烧越旺。
海港城内,人潮汹涌,摩肩接踵,空气中弥漫着金钱、香水、汗水和一种近乎亢奋的消费荷尔蒙。
奢侈品区,成为了这场盛宴的绝对焦点。
各大顶级品牌的旗舰店外,精心布置的展台如同微型t台,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模特身着当季最新、最昂贵的华服,在璀璨灯光下进行着近乎不间断的走秀表演。
每一个转身,每一次定点,都引来围观人群的惊叹与相机的疯狂闪烁。
橱窗里,价值连城的珠宝、限量版的手袋、最新款的腕表,在聚光灯下散发着令人无法抗拒的诱惑光芒。
这里是金钱的熔炉,欲望的秀场。
游客们,尤其是那些腰缠万贯的国际买家,眼睛发亮,刷卡的动作快得几乎带出残影。
店员们脸上挂着职业化的微笑,脚下生风,手里捧着包装精美的奢侈品礼盒穿梭不息,销售额像被按下了快进键的计数器,疯狂跳动。
人群中,一位身着剪裁得体的巴宝莉经典风衣、气质干练的金发女士正蹙眉观察着这一切。
她正是巴宝莉集团派来考察港岛市场的副总裁,艾米丽·索恩顿。
眼前的盛况远超艾米丽的预期。
香奈儿、爱马仕、迪奥这三家巨头的门店前,等候入场的队伍蜿蜒曲折,仿佛没有尽头。
透过巨大的落地玻璃窗,可以看到店内人头攒动,每一件商品的成交都迅速而高效。
“观察到哪家生意最好了吗?”艾米丽目光死死盯着那些疯狂吸金的店铺,问着身边的助理。
助理琼斯立刻拿出手里的本子,上面记录着很多数据。
她语速飞快地回答:“索恩顿女士,毫无疑问,香奈儿、爱马仕和迪奥牢牢占据前三。”
“它们的人流量和预估单店销售额都远超其他品牌。”
“迪奥?”艾米丽的眉头微不可察地一蹙,“我记得它在英国本土…似乎并未如此强势。”
“这里不一样,索恩顿女士。”琼斯语速很快地解释道,“您看,它占据了海港城一期位置最好的黄金铺位,人流量最大。”
“而且,它这一季推出的几款亚洲限定新品,融合了一些东方元素,非常受欢迎。”
“还有他们的代言明星都是第一时间出现在海港城的活动上。”
“更重要的是,迪奥是鼎峰集团完全控股的自有品牌,在港岛乃至整个亚洲的宣传投入和渠道优势得天独厚。”
“在这里,它的品牌认知度和热度,与其他市场相比,完全是另一个层级。”
“自有品牌……鼎峰集团……”艾米丽低声重复着,看着迪奥店里络绎不绝、出手阔绰的客人,眼神中的羡慕几乎要溢出来。
这样的资源倾斜,这样的主场优势,这样的销售盛况!
如果巴宝莉能早半年入驻,享受到鼎峰集团如此倾力的资源扶持和这个购物节带来的恐怖流量,那将带来多么惊人的增长?
她的目光落在迪奥门口拥挤的人群上,又扫过自家尚未开业的巴宝莉预留铺位,心中一阵刺痛。
错失海港城首批入驻的机会,尤其是在目睹了这短短两三天内爆发出的恐怖购买力后,她意识到这绝不仅仅是半年租金的问题。
那是错失了一个巨大的、正在狂飙突进的亚洲顶级消费入口!
巴宝莉必须立刻、马上!拿出最大的诚意和最具竞争力的条款,挤进海港城第二期,甚至是寻求现在入驻的可能性!
“琼斯,”艾米丽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立刻联系总部最高层,我需要授权。”
“另外,详细记录你看到的一切数据、人流量、顾客构成、购买行为……我要最详尽的报告。”
“告诉总部,如果不想被彻底甩出亚洲核心战场,那么海港城这个据点,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拿下!”
助理立刻应声:“明白,索恩顿女士!我马上整理,一小时内发送!”
就在艾米丽为错失良机而扼腕叹息,决心奋起直追时,鼎峰大厦顶层的邵维鼎,接到了方莉的电话。
“鼎少,查清楚了。”方莉的声音带着一丝轻松,“之前在南华早报上大放厥词,污蔑你‘操控舆论’、‘掏空港岛’的那个家伙,底细摸清了。”
“是《明报》出去的,叫陈启明。”
“去年在《明报》内部因为报道风格太偏激,跟主流不合,被查先生边缘化,踢出了核心编辑团队,后来就跳槽去了《南华早报》。”
她顿了顿,带着点讽刺,“这人吧,笔杆子倒是有几分歪才,可惜心思没用正道上,就喜欢搞些耸人听闻、博眼球的‘忧患’文章。”
“要不要我在《朝阳日报》上帮你回敬一篇?”
“澄清一下事实,或者……敲打敲打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
方莉问道。
邵维鼎刚听完助理关于奢侈品区销售再创新高的简报,心情正好。
他端起手边的咖啡,抿了一口,语气淡漠得如同在谈论窗外的天气:
“我父亲也问过同样的话。”他笑了笑,那笑容里没有丝毫温度,“不过不必了。”
“这种跳梁小丑,你越理他,他蹦跶得越欢。”
“他们巴不得你下场对骂,好证明他们那点自以为是的‘批判’引起了大人物的‘重视’,显得他们多重要似的。”
邵维鼎嘲讽道:“晾着他们,让他们对着空气唱独角戏,无人喝彩,无人问津,才是对他们这种靠‘唱衰’博存在感的人,最大的折磨和羞辱。”
电话那头的方莉沉默片刻,随即笑了起来:“鼎少,你这心态……真是豁达到让人佩服!”
“行,听你的,就让那帮酸腐文人自己折腾去吧!”
“我看他们能唱出什么花来!”
方莉话锋一转,语气里带上了一丝看好戏的促狭:“对了,还有个更有趣的消息,太古那边……尘埃落定了!”
“哦?”邵维鼎眉梢微挑,放下了咖啡杯,显然对这个话题更感兴趣。
太古这块肥肉的分割,他一直密切关注。
“施约翰拿到卖国太航空股份的那笔巨额现金后,可没闲着养伤。”方莉解释道,“他转头就把钱砸进了股市,集中火力狙击李家城!”
“那架势,摆明了就是:太古的资产我认栽可以卖,但你李家城想趁火打劫、浑水摸鱼捡便宜?门儿都没有!必须让你付出惨痛代价,出够血!”
“结果呢?”邵维鼎对这还真有一点兴趣。
“李家城……怂了!”方莉的声音带着毫不掩饰的幸灾乐祸,“在施约翰的疯狂反扑和市场压力下,他最后选择了……太古船坞!”
“放弃了……太古饮料!也就是可口可乐在港岛和东南亚的装瓶业务!”
“船坞?”邵维鼎听完,忍不住轻笑出声,那笑声里充满了毫不掩饰的轻蔑,“李家城啊李家城……”
“他这步棋……是彻底怕了,根本不敢在快消领域跟我正面交锋了。”邵维鼎心中了然,洞若观火。
如果李家城选择了太古饮料(可口可乐装瓶业务),邵维鼎或许还会对他高看一眼,认为他尚有胆魄在快消品这个自己深耕的领域挑战鼎峰。
可口可乐在内地虽然被“非常可乐”强力狙击,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尤其在吕宋等美国传统势力范围,根基深厚。
更关键的是,内地市场潜力无限,“可乐战争”远未结束,可口可乐的全球品牌和渠道优势,绝对是一张有分量的牌。
选择太古饮料,意味着李家城有勇气在邵维鼎最强大的零售和饮料阵地,打一场长期的消耗战和品牌战!
可惜……
“他没这个胆子!”邵维鼎的声音带着一丝不屑的笃定,“他骨子里,还是那个精于算计每一寸土地价值的地产商。”
“选择了船坞……”邵维鼎的目光扫过窗外那片繁忙的维多利亚港,以及港口旁正在如火如荼建设、规模更为宏大的海港城二期轮廓。
和记黄埔的港口、鼎峰物流的货轮,以及寰亚航空的航线,共同编织了一张覆盖全球的运输巨网。
“无论是船运、码头物流,还是他心心念念想依托太古船坞地皮搞的房地产开发。”
邵维鼎淡然一笑:“这些领域都已经被我鼎峰的触角,牢牢锁死!他李家城这辈子,都别想跳出我的五指山了!”
放下方莉的电话,邵维鼎脸上的轻蔑笑意尚未完全敛去。
他随手拿起办公桌上另一份厚厚的文件。
封面上印着“港台艺人答谢歌会参演申请名单(初审)”。
翻开扉页,里面密密麻麻罗列着来自港台各大唱片公司、经纪公司力推的歌手名字、代表作、演出风格简介,以及他们希望演唱的曲目。
名单之长,涵盖了当下几乎所有叫得上名字的一二线歌手,甚至一些颇具潜力的新人也赫然在列。
这些公司打的什么算盘,邵维鼎门清。
一月七号红磡体育馆,迈克尔·杰克逊的专属答谢歌会!
这将是史无前例的曝光舞台,全球媒体瞩目!
哪怕只是作为暖场嘉宾或者同台合唱一小段,都意味着巨大的国际曝光度和身价飙升的机会。
谁不想搭上这趟通往全球的火箭?
邵维鼎的目光在名单上快速扫过。
谭永林、张国容、梅艳芳、林子祥、陈百强、徐小凤、许冠杰……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
台湾方面,邓丽筠、罗大佑、叶倩文……实力唱将云集。
甚至日本方面,中森明菜、近藤真彦等当红偶像的名字也出现在了合作公司的推荐名单里。
他的手指在几个名字上点了点。
梅艳芳不用说,自己旗下艺人。
百变舞台女王,气场强大,风格多变,极具国际舞台潜力。
中森明菜,日本顶尖偶像,在东亚影响力巨大,让她上台有助于巩固日本市场。
而且暑期,还有一部她的电影要上映,另外这也是自己旗下的艺人
邓丽筠,华人世界永恒的甜歌皇后,其温婉形象和天籁之音是绝佳的文化名片……这些名字被重点圈出。
而像叶倩文这样风格偏柔、国际辨识度稍逊的,则被轻轻划掉。
一些纯粹靠包装、缺乏硬实力的偶像派新人,更是直接略过。
突然他看到张明敏这个名字,邵维鼎停住了。
随后圈了起来。
因为在这个名字之后,有一首歌曲,叫做《我的中国心》
(两章加起来七千字了,应该能算加更吧?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