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也是在路上,姜岁和萧兰兰第一次认识到梁翠翠,梁翠翠虽然看着胖胖的,但是不难看出,人家是有底子的,她的五官端正,皮肤细腻,要是瘦下来也是个美人。

都说胖子大都是潜力股,这话一点没错。

路上,还和梁翠翠攀谈了几句,她人也很开朗,爱笑爱说。

一路上,她都会把这附近好看的地方和她们说,哪里的风景好,离她们家不远有一整片花场,都是花农种的,济州城那些胭脂水粉铺子,还有大户人家每天的鲜花供应,女学,都是从这边的花场订购的。

她说,她们平日里要是无聊的话就可以过去看看风景,她自己也经常去,那边花农经常送她一些品相不怎么好的花,那些花瓣全部掰下来,还可以用来泡花茶呢。

说的姜岁都想去看看,放眼望去,一整片一望无际的花田到底是什么样的盛景了。

只是,梁翠翠边走边说话,她还边擦汗。

起初以为,她这是因为胖的原因,说话走路一起来容易大喘气,所以出虚汗。

但是走着走着,发现她的脸色越来越不好看了,额头上的汗水也是越来越多,有种低血糖的症状。

姜岁的小包里面带了一些糕点,就是怕这一趟一来一回又是大半天,然后会肚子饿,可以拿来垫垫肚子。

正准备问她是不是饿了要不要吃糕点,结果梁翠翠一个腿软就直接倒下了。

这把老梁头吓的,当即就手忙脚乱的把牛车停下来,不止是他,萧毅和萧兰兰也是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搞得不知所措。

只有姜岁还算是淡定,她知道她一定是低血糖了。

“先别扶她起来,掐人中,醒了再说。”

她边说,干脆自己上手,在梁翠翠的人中上面一按,她才悠悠转醒,只是虚弱的很。

姜岁和萧兰兰把她扶起来,从小包里面拿出糕点给她:

“你是不是早起没吃东西?所以饿的晕倒了?”

“她哪止是早上没吃东西啊?这些天她就没好好吃过饭,还天天抢着干活,说什么自己太肥了,要瘦下来,劝她也不听呐,又说什么,因为自己太肥了,都没人愿意娶她,她都十九了,再不嫁就是老姑娘了,这事闹的,现在知道难受了吧?

好在是今天姜娘子你们在,不然老头我真是要在这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老梁头愁的啊,倒豆子似的一阵抱怨。

原来如此,梁翠翠是为了减肥啊,倒也可以理解她的这些焦虑,一般来说,女孩子都有这种焦虑,尤其是对自身身材要求严格的。

说到减肥,她很有发言权,自己在现代就经常轻断食来保持身材。

但是,梁翠翠还是坚持不吃,她怕吃了又长肉,一吃就停不下来,回去得暴饮暴食了。

“我不吃,我现在好多了,还能走!”她说着挣扎起身,看得出来,减肥的决心很大。

“就算是想瘦下来,也得讲究方式方法,光靠纯饿是没用的,先把糕点吃了,一会儿我给你一个食谱,你按照我的食谱吃,健康还能少挨饿,比你这么纯饿着管用多了,还不会伤根本。”

姜岁也是无奈,她能共情,但是又心疼这姑娘的执着。

“真的吗?”梁翠翠听姜岁这么说,眼里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真的,你先把糕点吃了,恢复一下气力再说。”

梁翠翠得到了肯定的答案,这才吃了两块糕点下去,绿豆糕是甜的,低血糖就是因为身体缺少糖分,效果也是立竿见影,吃完脸色很快就恢复了。

她也不敢吃多了,就吃了两块,喝了两口水,原地休息了一会,一行人才接着继续赶路。

很快来到她们所在的村子,说是村子,其实这里房屋也不多,而且分布很稀疏,放眼望去大片的农田,整整齐齐的种着各类瓜果蔬菜,这里的农户都是靠着给城里送菜维持生活,济州那么大,他们靠这个养家糊口,赚的也不少,一个个过得还挺富足充实。

老梁头把他们带回家里,一个很漂亮的农家小院,院子里种着很多漂亮的鲜花,篱笆上面还爬满了月季和蔷薇藤,到了盛开的季节,都不敢想,从外面看得有多好看。

家里就老梁头的妻子,也就是梁翠翠的奶奶,他的孙子梁明在城里的私塾念书,也正准备考个书院呢。

梁奶奶也是胖乎乎的,很圆润慈祥的老太太,笑起来可喜庆了,家里要来客人她早就知道,一大早就准备好了中午要招待客人的菜了。

她热情的招呼姜岁她们,给她们泡好自己晒得豆子茶,萧兰兰现在看见花就想着插瓶,眼睛一直盯着院子里的花看,脑海中有了构思。

梁奶奶见她喜欢,就很是得意的说:

“这些花啊,都是我孙女翠翠捯饬的,是不是还挺像回事?这村子里,就属我们家最漂亮了,一到花开的季节,那蝴蝶蜜蜂啊,一个劲的往我们家飞。”

“确实好看,这样的生活也太惬意了。”

萧兰兰倒是喜欢这种田园生活,实话实说,不带一点水分。

梁翠翠还是有点虚弱,梁爷爷就让她回去躺着,可她惦记着姜岁说的减肥食谱。

但是姜岁她们是来办正事的,梁爷爷就说先带她们去看看自家的农田,她们去了以后,梁奶奶就开始烧火煮饭,菜都是备好的现成的,直接下锅炒就行。

姜岁她们去看了地,其实也没什么硬性要求,只要有地,然后确保她以后养鸡不会影响到村子里的人就行。

梁爷爷说保证影响不了,因为地离他们住的房子也有段距离,吵不着。

那既然如此,就可以直接谈价钱了,按照牙行的价格,现在济州一亩地还得看地方,看土地肥沃程度,那种很多年荒着的地肯定就值不了多少银子,只有经常种的地才是好地,梁爷爷家的,也有两年没种了,他也不占便宜,就说二十两给姜岁,自己最多只赚她二两银子,毕竟刚刚自己的孙女还多亏了她帮忙呢。

这个价格倒是很美丽,完全在姜岁预算中,她事先了解过,知道梁爷爷没占便宜,所以就一口气答应了下来。

她们是边回院子的路上边聊的,结果一到梁家院子,梁奶奶已经做好了一桌丰盛的午饭了,锅里还有没出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