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再启风华 > 第132章 方案(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此时阮安轻轻的走了出来,说实话,好似太监都有那种跟鬼一样走路不带声音的技能。

阮安微微躬身道“万岁爷,奴婢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朱祁镇笑着道“阮公劳苦功高,莫说一言,就是千言万语有何不可说的?讲来!”

阮安得了命令,微微沉吟,然后道“卢沟河工程,奴婢有幸参与,具体情由奴婢还是知晓的。

卢沟河乃是漫流河,整条河流几乎都在平原之上。

如此一来泥沙淤积本就是应有之意。

然自前元定都于此后,直到如今,一直用的都是西山之木。

造成的恶果便是,一到雨季,便立刻泥沙俱下。可是卢沟河又是个漫流河。

这样不过数年就会因泥沙淤积而河床升高,一旦疏忽就是溃堤决口之祸。

而且京师之地,季节明显,一旦进入雨季,一下雨便是疾风骤雨,卢沟河水位便会猛涨,制无可制之下,只能保京师而泄洪。

哪怕朝廷多次修筑堤坝,也是扬汤止沸罢了,卢沟河河堤根本就难以常年支撑的。”

朱祁镇闻言看了看张辅等人,叫没人开口便道“既然有问题了,那就一个一个解决,这第一个就是控制水土,朕意,京师改用烧煤,严申西山禁伐。”

说罢看向杨士奇问道“杨师傅,您以为是否可行?”

杨士奇点头道“陛下所言极是。”

杨士奇心里很无奈,陛下天纵,有英主之姿。

可是这爱财的毛病却是不知道怎么的跟透进了骨子里一样。

若是没有门头沟矿监大规模采煤,杨士奇还真就觉得禁伐木,倡用煤是个好策略。

如今门头沟的煤,有一半已经在矿监的手里,也就是说有一半的煤在陛下手中。

加之这几年对煤炉和煤球的推广,很多中产之家已经不用柴了。

这几年如此大的利益杨士奇岂会不知?

不过杨士奇如今点头支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暗暗调查过。

矿监所产,好煤都被存了起来,其余的大部分都做成了煤球,以一文钱二十个售卖。

哪怕是那些家中穷困的,也会在入秋之时被矿监的人找上门去。

给他们一份工作也不给钱,只要去做工,一天十个煤球,再教授他们制作泥炉。

如此哪怕一般人家和穷苦人家,只要肯下力气也可以在入冬之时集赞下足够过冬的煤球。

而这些年来,杨士奇算过,仅仅是京畿地带,门头沟矿监就让近万户人家在冬季没有了寒冻之忧。

而且今岁内涝之后,陛下下令整个京师,所有民籍每家每户送煤球百个,以便取暖。

仅仅是这些措施,足可看到陛下虽爱财,却也不是个乱来的。

如今不管是为了大工,还是为了逼着那些吃了煤矿红利的吐些利益。

杨士奇都愿意点这个头。

阮安则是开口道“万岁爷,此策虽好,可缓不济急。”

朱祁镇直接问道“工部有何方案?”

杨溥起身道“陛下,工部还在商议,毕竟要想一劳永逸总要深思熟虑的。”

朱祁镇呵了一声道“既然工部没有,宫里到有一个。”

说着看向了阮安。

阮安再次行礼随后道“工部需要深思熟虑的确也是老成持重,不过还有一点奴婢刚才没讲,那就是卢沟河入海不畅。

本就是漫流河,再入海不畅,自然就难保不泥沙淤积。”

“还有就是,位于卢沟河下游的三角淀,三角淀方圆数百里,虽说储水量极大,可毕竟只是一片沼泽,看似源源不断的汇入河水,实则其容量有限的很。

刚开始的确可以储水,可是紧接着便是倒灌。

而且三角淀不是一条河流汇入,这就造成了直隶地区很多河流都会有此风险。”

这样的倒灌,河堤能够保得住?谁都知道,水往低处流。

一旦从下游就开始倒灌,什么样的河堤都保不住。

阮安看了看周围沉思的众人,继续道“所以,若要治理卢沟河,永定河,那么位于下游的三角淀便不得不治。

而要治理三角淀,就必须治理运河。”

“运河?”杨士奇闻言猛地一震。

陛下想要励精图治,杨士奇可以不管,甚至还会尽力支持。

陛下想要住的安稳,然后把整个北直隶的水系梳理一遍,虽说工程大了些,可是何尝不是旧时韩国送郑国于秦的疲秦之策?

只要陛下不天天想着建军功,比肩太宗。

他杨士奇就是拼了老命都能帮着处理手尾。

可是这个治理水系的方案是什么?要动运河?

你开刀治病,这还没上手术台呢,上来就一刀子开到大动脉上了?

运河是什么?帝国动脉啊,岂能轻动?

三角淀在哪?京师东南,离着天津卫河咫尺之遥。

天津卫河是啥?大运河北端!到了这里可以直接从通州进京了。

京师和北直隶重要不重要?当然重要,帝都啊,可是不能因为住的不安稳就要给帝国动脉喇一刀啊。

要知道天津卫河就是一条拱卫天津的河流,水流量,储水量和经流量完全比不过卢沟河的。

一旦卢沟河-三角淀-天津卫河连通,那庞大的水量能直接冲垮卫河,顺便把运河也给冲了。

这是要出大乱子的。

“此法断不可行!”杨士奇第一时间就在心里否决了这个方案。

他是绝不允许任何危害到帝国命脉的方案通过的。

于是杨士奇振奋精神,想要仔细听听所谓的“宫中方案。”

只见阮安继续道“故此,奴婢以为,若想朝廷长治久安,应当统一化治理整个北直隶的水系,将所有水系统合起来,由三角淀入天津卫河,随后开通入海。”

杨士奇紧接着道“如此一来运河是否会因此断流?”

阮安道“首辅所虑极是,奴婢请工部和宫里的都测绘过了,不但不会断流,反而会因此增大运河流量,使得运河流量提升,这也算一举数得了。”

杨士奇闻言微微嗯了一声,然后心里道“查其言,观其行;看尔等怎么做吧。”

大运河的作用究竟重要不重要?其实以后人的眼光来看,还真不算重要。

明代大运河最巅峰的时候,运漕粮六百多万担。搁后世,一条高速公路的运量就不止了。

可是呢,明清两代却花大力气在运河之上。

为什么?明明可以选别的选择的,比如说海运。

可是六百多年来的统治者偏偏选了运河。

他们傻吗?他们不傻。

运河还有一个作用,沟通南北。

这个作用是海运和其他运输方式所不能比拟的(明清两代)。

而大运河建造之初也不是隋炀帝想看扬州的琼花。

为的是有一条畅通无阻的能够沟通南北的运输线。

可以将中央直属军队快速直接的派往南方精华地带的运输线。

而古时候行路最快的莫过于水运。

这才是大运河的核心作用。

大运河从建立之初就是以军事目的为基础的而不是以经济目的为基础的。

只不过后来人们才发现,大运河的经济目的更大于军事目的。

可就是这样,隋唐,元明都是将军事目的,作为基础的。

直到后面的辫子,为了吸血江南,彻底的把运河变成了经济目的,并且以此为命脉。

结果人家英国军队一逼近南京,有掐断运河的苗头的时候,道光立刻就怂了,二话不说就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给签了。

而且,大运河还有一个不方便明言的作用。

那就是吸纳人口。运河沿岸是可以吸纳很多流动人口的,甚至运河本身都能吸纳很多的流动人口。

如此一来,只能够富裕港口的海运就比之不及了。

这也是运河能够被统治阶层喜欢的原因之一,不过却不方便说出来。

阮安见杨士奇没有再多说也是长舒了一口气,随后便将“海河计划”说了出来。

随后继续道“工程大抵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天津卫河段,首先连通三角淀和天津卫河,其次拓宽天津卫河到入海这段河流的河道,以保证天津卫河能够承载大量的河水流量。

二、卢沟河不入三角淀,以减轻三角淀水流之压力;

卢沟河直入运河北端,然后由运河北端入天津卫河直接入海。此截弯取直之意。

三、便是统合整个北直隶水系,以加大水流量,同时缩窄河堤,束水攻沙!”

束水攻沙之策并不是后世的方法,而是明中治水大师潘季训之策。

如此一来,整个北直隶的水系就会有一个条理明晰却又有极大的改变。

而这就需要一条新的运河,除了截弯取直之外,还可以直通通州,又能将整个水系统合。

最重要的是,从舆图上看,其效果的确可以有效的改变北直隶的水涝灾害,也算是不可多得方案了。

而这个方案可不是朱祁镇想的,而是明末清初几十上百年,直到康麻子才完全竣工的工程方案,朱祁镇也不过是仗着穿越者的福利拾人牙慧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