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霄境,登凌霄。
李讲写出《长恨歌》,半步合道,触动了天地之力,让光阴钟显圣。
钟波悠扬,振聋发聩,不仅仅让紫微城无数修士一朝顿悟,更是让闭关的白院长成为了教主。
紫微城上上下下,一片欢庆,没有人不激动的,全都在欢呼。
这是紫微书院第二位教主了,整个紫微城都与有荣焉。
飘转的华彩慢慢收敛下去,宫殿中的白龟低头见礼,很快就消散了。
刚刚突破,白院长需要先稳固自己的境界,还不便出来见人。
“可惜了,自古以来,唯有经文才能‘合道’,圣子的《长恨歌》虽然震古烁今,但却注定只能‘半步合道’……”
“‘半步合道’还不够吗?已经是人间绝巅!扶瑶败局已定!”
各方议论纷纷。
这一刻,紫微书院全体成员,无一不是信心满满的样子,无比笃定。
而反观华山书院的脸色,则像是吃了十吨香菜一般,绿得让人发慌。
“圣子,公子羲写出这等绝世诗词,我们该如何是好?”一位学生绝望透顶。
半步合道啊……
放眼人间,最高的诗词文章也就不过如此了,连教主穷极一生也不一定能够写出来。
而李讲虽然年纪轻轻,却一力完成。
不得不说,华山书院的师生全都感受到莫大的压力,这还怎么比?
投了算了!
而令人错愕的是,到了这一刻,石黛雨的脸色只是阴沉了些,居然还能控制心绪。
“没到最后一刻,谁知道谁胜谁负?”石黛雨咬牙道。
高台上,李恩呆呆的看着手中的竹简,过了片刻,慢慢收起,仍是一副怅然若失的表情,无法从诗境中走出。
而另一边,沈妍缓缓睁开了眼睛,美目中尽是兴奋与激动。
“恭喜圣女。”萧策、曹钦等人纷纷道喜。
沈妍距离凝结道花,本就差临门一脚。
本来,她还有些忧愁。
因为,虽然仅差一步之遥,但就是这一步,往往会拦住千万好汉。
若没有机缘,或许穷极一生都无法迈出。
万万没想到,这一天这么快就到了,光阴钟居然被李讲唤醒。
作为初代院长的隔代传人,沈妍得到的好处可以说仅次于白院长,当即便产生了顿悟,自然顺理成章凝结出了第一朵道花。
“扶瑶仙子,还要继续下去吗?”林晏嘿嘿笑道。
许多人目光集中过去,坐在其身边的赤千古脸色一沉,目光锐利,像是要杀人一般落在林晏的身上。
显然,在众人看来,这场文斗,伴随着《长恨歌》的出现,其实已经没有继续下去的必要了。
结局已定!
“也算是一位惊为天人,才貌双全的姑娘,可惜,偏偏碰上了公子羲……”
有人叹息一声,摇摇头说道。
今日,扶瑶已经展现出不俗的才华,换作一般人,哪怕是圣子圣女,恐怕也是碾压的结果。
但很可惜的是,她遇见的是李讲。
一个堪称不世出的妖孽。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长恨歌》一出,谁与争锋?
世人甚至已经能够想象到,在不久的将来,这首诗一定会传播出去,成为人间脍炙人口,人尽皆知的作品故事。
“若《春江花月夜》还在的话……”
一些千里迢迢而来,只为支持扶瑶的男女攥紧了拳头,心怀不甘。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位不可一世,清冷若仙子般的少女,要黯然离场的时候。
她云淡风轻的开口,声音若清泉般动听。
“为何不继续?”
这下,反倒是众人错愕了。
一群人面面相觑,甚至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
这还有文斗的必要吗?
难道是想垂死挣扎?
人们不明所以,狐疑的看着扶瑶。
如果质疑能化作一把刀的话,那这一刻,扶瑶的头上,必定是一座刀山。
没人相信,扶瑶能写出一篇比《长恨歌》还要好的作品。
然而,她还是从衣袖中,取出了一只木盒,打开后展开,那竟然是一幅画卷。
画卷之上,是一片琼楼玉宇,一位乐姬抱着琵琶,在满座的目光中,含羞而奏。
“可否请赤兄为我诵读?”扶瑶冷艳美丽,却如月亮般高高在上,带着疏离,可望而不可即。
“荣幸之至。”
赤千古从座位上起身,走到扶瑶的身边,将那幅画卷拿起。
上面除了栩栩如生的图画之上,下方还写着密密麻麻的行书,飘逸若云,大气磅礴。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赤千古不识这种文字,但上面有才气,能够让他明悟文意,融会贯通,自然而然的朗读出来。
这一段是序言,说的是这篇作品的由来。
众人听闻后吃惊的看向扶瑶。
在人间,一些国家要比阴间开放不少,很早以前便允许女子参政。
不过没人想到,扶瑶居然也有这么一段经历,还被贬谪过。
仔细想想,这么一位石破天惊,横空出世的奇女子,身上若没有一段荡气回肠的故事,恐怕那才是咄咄怪事……
人们迅速接受并消化了这段信息。
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生来不凡的,一些天骄在开窍之前,别说是入朝当官的了,干什么的都有。
就比如北斗七圣地如今的那位传人。
在崛起之前,甚至只是藏书阁里,一位默默无闻的杂役罢了。
现在,却如日中天,展现出难以想象的潜力,横扫一群天骄。
或许,扶瑶便是得到了归真斋的传承,所以才一飞冲天,从此不可收拾……
人们心中暗想。
赤千古几乎没有停顿,便诵读出开篇。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扶瑶的这首作品,同样没有空堆词藻,用一些虚无空洞的字眼,来粉饰表面的华丽。
除了一些学龄前的孩童,可能听得有些困难,绝大多数人都听懂了。
于是,人们露出吃惊之色,看向李讲。
“没想到……这两位的思路竟然出奇的一致……”
虽然现在只是开篇,但人们已经听出。
扶瑶的这首作品,同样是长篇叙事诗。
这样一来,人们就更加容易,下意识的比较两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