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皎皎少年华 > 第154章 留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主仆二人正在闲话,忽然门被猛然推开,只见燕靖一脸铁青地走了进来,青蓉姑姑面色一白,道:“殿下,你这是作甚?娘娘她刚才还跪了半天,为殿下祈福”。

“哦,是吗?姑姑确定母妃是在为儿臣祈福?而不是为了别的缘故?”,燕靖冷笑道。他从袖中取出一封书信,信封上很明显的位置,打着西山大营的火漆,梅太妃的眼中流露出一丝莫名的情绪。

燕靖定定地看着梅太妃,见她仍然镇定自若,不由满心失望,寒声道:“把人带进来”,门外的亲卫得令,立刻将一个捆得五花大绑之人扔了进来,“本来儿臣还觉得奇怪,就算当下正值休憩期,西山大营也不应该没有丝毫动静。母妃一定不知道,儿臣离营前,正在着手整顿军需调度,此乃军中至高机密,为防传递途中有变,儿臣曾交代过诸位将领必须以密信的方式,按照不同类别和科目进行汇报,且各人各异”。

顿了一顿,他继续说道:“可是,自从来到依云别院之后,别说军需调度的文书,就连日常军务也极少。偶尔收到几封,但打开的方式却与约定大不相同,定然是有人私自拆了这些书信,却又不知如何还原,故而露出马脚”。

“起初儿臣还担心军中有变,正想着赶回去,谁知竟被儿臣撞见,原来是这厮在搞鬼,故意截留和私拆了送给儿臣的文书”,说到这里,燕靖一脚正踢在那人腰上,只听他惨叫一声,便没了声息。

青蓉姑姑见状,浑身一颤,手脚微微发麻,没想到平日里待人和煦有礼的毅王殿下,下手竟如此狠厉,只是她忘记了,燕靖本就是征战沙场十余年的铁血宿将。

“若是儿臣记得不错,此人应该是你宫中的奴才,还是在您身边伺候了二十几年的老人了,不是吗?母妃”,燕靖冷冷地问道。

梅太妃面色如常地点了点头,道:“不错,这孙金栋的确是母妃宫中的老人,可是母妃对此事并不知情,没想到他竟是个吃里扒外的狗奴才,死了也好,免得伤了我们母子之间的情分”。

燕靖闻言,脸上的失望之色更重,在他的记忆里,母妃一直都是那般的温柔娴静,也许是礼佛多年,性子更是良善无欺,孰料一条人命在她眼里也不过尔尔,更何况这人还服侍她数十年。

想到这里,他面色萧索,虎目含泪,缓缓地摇了摇头,道:“母妃,儿臣自十五岁起便领兵出征,戍守边境近二十余年,时常出生入死,命悬一线。须知战场之上,除了兵贵神速之外,最重要的便是信息的畅通无阻。是以,儿臣总是将一些可以随时随地传递信息的信鸽带在身边,以防不测之需”,他惨笑一声,道:“当然,这次也不例外”。

梅太妃的脸色终于起了些变化,青蓉姑姑一脸不敢相信的神情,喃喃自语道:“这怎么可能?我明明派人搜过殿下的房间和行李,并没有发现信鸽的踪迹,不仅没有鸟食,也没有鸟叫声”。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燕靖慢慢地说道,“本王的信鸽并非凡品,而是一只可日行六百里的大彧血鸽,从来都是独来独往,野外觅食,召之即来”。

双手微颤,燕靖从怀中拿出信纸,只有薄薄的两张纸,他却觉得重逾千斤,一张是西山大营的守备军将写来的,大抵的意思是,皇后娘娘已经派了十几位传讯使,手持懿旨前来调兵,要求立刻出兵天都峰,因事关重大,他离开时曾亲下手令,非他亲笔朱批,绝不可擅自调动一兵一卒,否则军法处置,是以留守的军将实在拿不定主意,只得再写信前来请示。

而另外一张纸上却只写了寥寥几个字:谨慎防范,暂不出兵,非我手令而调动者,斩,梅太妃瞥了一眼,眉目微垂。

“儿臣怎么不记得,自个儿还曾经写过这样的手谕?若非副将谨慎,将此页诏令一并传讯过来,儿臣至今都还蒙在鼓里”,燕靖痛心地问道,梅太妃勉笑道:“此乃军机大事,母妃又如何能得知?”。

燕靖又狠狠地踢了孙金栋一脚,道:“方才这个狗奴才亲口招认,是青蓉姑姑命他暗地里截获儿臣的军信,凡是涉及西山大营请命出兵的文书,一律偷藏起来,或是销毁。可他因为对军务一窍不通,所以一看到军需调度二字,便以为是请命出兵的文书,故而一并截留,只将一些无关紧要的日常公文送到儿臣这里来,却对眼下最紧要的军需调度只字不提,这才引起了儿臣的怀疑”。

梅太妃闻言,微微地闭上了眼睛,百密一疏。孙金栋牢记要拦截出兵请命的文书,却殊不知西山大营正在整顿军务,修改军务调动的章程,是以便将所有兵力调动的书信通通销毁,这才引起了靖儿的怀疑,暗中派出血鸽与副将取得联络,知道了所有的真相,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青蓉姑姑眼见事情败露,面如死灰,她跪倒在地,向前爬了几步,低声道:“殿下,奴婢该死,是奴婢指使孙金栋的,跟太妃娘娘无关”。

燕靖的眼里闪过一丝痛色,他深吸了口气,道:“姑姑既然承认了,那你究竟是如何伪造了这张手令?若不是因为本王知道自己从未写过这样的东西,险些也会误认”。

“奴婢,奴婢是从殿下给太妃娘娘抄写的迦叶经中,将殿下的字迹临摹下来的”,青蓉姑姑冷静地说道。

燕靖冷哼几声,拿起其中一张纸,走到她面前,问道:“姑姑可看清楚了,是不是这封手令?”。

青蓉看了两眼,连连点头道:“正是这张,谨慎防范,暂不出兵,非我手令……青”,说到这里,她突然住了口,有些惴惴不安地看向燕靖,眼里浮现出一丝绝望。

“怎么?被姑姑发现了?怎么这里面居然有个青字”,燕靖冷冷地说道,梅太妃斜睨了一眼,一直在摩挲佛珠的手顿了顿。

方才青蓉所读的那封文书竟被靖儿掉了包,他用了一首西江月来试探青蓉。字体采用的是篆金体,青蓉虽为宫中女官,但自幼家贫,学识有限,再加上大显宫中常用馆阁体,是以篆金体她素日里用的也不多,所识有限,但认得自个儿的名字,所以读到最后,才发觉露了破绽。

梅太妃长叹了一口气,站起身来,轻轻地拍了拍青蓉的肩膀,道:“阿蓉,你先下去吧,本宫跟靖儿有些事情要谈谈”。

青蓉走后,母子俩都静静地站着不动,相望而立,偌大的房间中,只有案上的香炉升起袅袅轻烟。“咳咳咳”,梅太妃低咳了几声,燕靖想起母妃的身子一直不大好,心中有些许不忍,遂开口道:“母妃,这些真的是您做的?”。

梅太妃点点头,缓了口气,道:“不错,正是本宫吩咐的,金栋和阿蓉都是听命办事而已,你不要为难他们”。

“这是为何?母妃,您常年供奉佛祖,儿子一直以为您心如止水,淡泊方外,为何会突然插手朝廷军务之事?”,燕靖不甘心地问道。

梅太妃抬眼看向儿子,当年那个嗷嗷待哺的小婴儿,如今已经长成威震四海的一代名将,她突然笑了笑,道:“事到如今,告诉你也无妨,母妃这次只是想要拖住你,不让你领兵前往天都峰,这才派他们二人轮番拦截西山大营的军报”。

“天都峰?陛下不正在天都峰的冰晶硫磺泉疗养身体了么?”,说到这里,他脑中灵光一闪,脱口道:“莫非是陛下遇险了?”。

看着梅太妃沉默不语的样子,摇了摇头,道:“这不可能,天都峰在我大显境内,离帝都不过两百里,随驾亦有数百人,陛下又怎么会遭遇危险?”,燕靖失声问道。

霍然转身,眼眸微张,他有些颤抖地说道:“莫非是母妃一手策划的此事?难道,你是想挟天子以令诸侯?谋朝篡位不成?”。

梅太妃神色倦怠地摇了摇头,道:“母妃可没这么大的本事,母妃只是把你留在身边,不让你带兵去救燕同律而已。实话告诉你,这件事的幕后主使是沈月明的生父沈祺,是他谋划了这一切,他恨毒了大显皇室对沈家的打压和伤害,再加上爱妻惨亡,所以他发誓定要颠覆这燕氏的江山”。

沈祺,沈侯爷的生父,护国侯府的大少爷,燕靖当场愣住。

顿了一顿,只听梅太妃又说道:“否则,云天逸怎么会如此凑巧地云游回来?又是如何获取了燕同律的信任,而被其骗出帝都的?况且,这次不仅有定兴卫的临阵倒戈,还有西略人,燕同律带的护卫不多,看如今的情形,怕是早已凶多吉少了”。

燕靖这才吃惊地睁大了双眼,定兴卫哗变?还有西略人?

关于定兴卫的事情,他大概有所了解,自从耿怀忠随燕朝歌叛逃后,定兴卫作为其原属嫡系军队,当然要受到打压,甚至处置了不少有功的将领。再者树倒众人推,耿怀忠曾担任过兵部尚书,利用手中的职权为定兴卫谋得了不少军需物资和战略装备,也因此树下了不少政敌。

后来他获罪下狱,以假死骗过狱卒,随燕朝歌一同逃亡雍城,留下一地鸡毛,定兴卫瞬间从高高在上的王牌军队沦落为脚下之泥,军中之人本就粗鄙,如此惨境,若是加上有人刻意唆使,难保不哗变。

只是,定兴卫这样的状况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之前都安然无恙,为何突然哗变?“莫非是大晋有所图谋?”,燕靖吃惊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