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贾家算盘打得啪啪响,一门心思要整垮易中海。

而此时的易中海,却浑然不知危机将至,还沉浸在与何雨柱重归于好的喜悦中。

人心隔肚皮,谁又能料到,曾经的恩怨纠葛,会因为一个女人而峰回路转呢?

天道好轮回,善恶终有报。

只是在这五光十色的人世间,黑白颠倒,是非难辨。

而在另一边的厂区内,李阳正带领着技改先锋队,日夜兼程地制造连轧机所需的各种零部件。

新机器,代表着新的希望。

对于这支年轻的队伍而言,他们肩负的,不仅仅是一台机器的诞生,更是时代的使命。

为了尽快实现这个目标,李阳事必躬亲,亲力亲为。

尤其是连轧机中最关键的电气系统和液压系统,更是由他独自设计加工。

要知道,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想要搞到先进的电气元件,无异于大海捞针。

没有自动化的生产线,没有精密的加工设备,李阳只能依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一点一滴地搭建起这个系统。

每一块电路板,每一根导线,甚至每一颗螺丝钉,都是李阳手工焊接,亲手布线。

先是电机。

大功率,变频调速,这在当时可都是尖端技术。

为了实现理想的效果,李阳决定从最基础的部件做起。

他先是用小世界加工出定子和转子的硅钢片,然后再一圈一圈地缠绕上漆包线,做成线圈。

一块块拼接,一层层绕制,渐渐地,一台崭新的电机,在李阳手中成型。

紧接着,是变压器。

这可是电气系统的心脏,容不得半点马虎。

李阳同样是选用优质的硅钢片,精心裁剪,仔细叠装,再缠绕上一匝匝整齐的铜线。

一个个步骤,李阳丝毫不敢懈怠。

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背,双手也被铜线磨得生疼,但他却浑然不觉。

在昏黄的灯光下,李阳的脸庞无比专注,目光炯炯。

是的,在他眼中,这已经不仅仅是一堆材料,一个部件,而是他理想的结晶,事业的基石。

终于,经过三天三夜的连续奋战,一套完整的电气系统,被制造出来了。

黑色的外壳下,内里错综复杂,每一根线路,每一个元件,都闪耀着李阳智慧的光芒。

李阳小心翼翼地把它安放进连轧机的腹中,犹如呵护自己的孩子一般,充满了慈爱。

\"有了它,这台连轧机,就有了跳动的心脏。\"

李阳喃喃自语,嘴角泛起一丝欣慰的微笑。

而液压系统,则更是个难啃的硬骨头。

叶片泵,液压阀,液压缸,每一个都精密异常,对加工要求极高。

但李阳早有准备。

他利用小世界的神奇力量,凭借意念,将每一个零件的形状深深地印在脑海中。

然后,一边回想,一边操纵着自己的双手,一点点地将它们复刻出来。

那一个个崭新的部件,仿佛就是他大脑的三维投影,每一道弧线,每一个角度,都无比精准。

李阳不敢有丝毫懈怠,全神贯注,如临大敌。

额头上的汗水不停地淌下,晶莹剔透,折射出他眼中的决心和火焰。

功夫不负有心人。

仅仅两天,一套完整的液压系统,就被李阳组装完成。

银色的金属外壳,闪耀着璀璨的光泽。

一排排整齐的管线和接头,如同人体的经络和毛细血管,纵横交错,井然有序。

李阳轻轻抚摸着每一寸金属,感受着掌心传来的冰冷质感,心中涌动着说不出的自豪。

是的,这就是他的杰作,他和时代共同的结晶。

在李阳的感召和鼓舞下,技改先锋队的其他成员,也以十二分的热情投入到了各种零部件的制造中。

铸工们废寝忘食,用最精湛的技艺,浇铸出一个个形状完美的铸件。

钳工们挥汗如雨,用最娴熟的手法,加工出一件件精度惊人的零部件。

工人们齐心协力,通力配合,犹如一台高效运转的机器,昼夜不息。

短短几天时间,在李阳的指导下,所有零部件都被飞速制造出来。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自豪。

是的,这一刻,他们不再是普通的工人,而是创造奇迹的工匠。

终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李阳率领全体技改队员,来到连轧机组装的车间。

空旷的大厅内,一地的零部件,静静地躺在那里,等待着李阳的召唤。

李阳环视一周,深吸一口气,大声下达了组装的命令。

\"同志们,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将革命的理想化为现实!\"

\"让我们用汗水和智慧,铸就新时代的辉煌!\"

话音刚落,掌声如雷,口号响彻云霄。

每一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激动和喜悦的光芒。

组装开始了。

在李阳的指挥下,大家各就各位,开始了紧张有序的工作。

有的搬运零件,有的给机架打眼。

有的装配传动,有的穿线布管。

李阳就像一名指挥家,在零件的海洋中来回穿梭,指点着每一处细节。

他时而亲自操刀,时而叮嘱提点,始终紧绷着每一根神经。

机架在搭建,骨骼在生长。

随着一个个部件的就位,一台崭新的连轧机,渐渐拔地而起。

每一次零件的吻合,每一声齿轮的咬合,都像是一首激昂的乐章,奏响在每个人的心间。

在李阳的指挥下,组装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每个人都各司其职,默契配合。

有的在焊接机架,有的在安装传动系统。

有的在连接电气线路,有的在调试液压阀门。

李阳就像一名指挥家,在工地上来回穿梭,指点着每一个细节。

\"这里的螺栓要再紧一点,确保牢固!\"

\"传动皮带要注意对齐,不能有偏差!\"

\"液压管线要坚持不漏,压力要适中!\"

李阳的声音时而洪亮,时而温和,但每一句话,都透着一股令人信服的力量。

在他的带领下,大家的干劲更足了,动作也更加麻利。

渐渐地,一台崭新的连轧机,在众人面前拔地而起。

高大的机架,如同一个钢铁巨人,傲然挺立。

错综复杂的管线和电缆,如同它的血管和神经,纵横交错。

那一排排整齐的轧辊,犹如巨人的手臂,蓄势待发。

每一个零部件,每一个细节,都完美地组合在一起,彼此协调,浑然一体。

大家围在连轧机前,激动地睁大了眼睛,欣赏着自己的杰作。

是的,这就是他们共同的结晶,集体智慧的象征。

从图纸到现实,从梦想到实践,他们只用了短短几天,就创造了一个奇迹。

没有人不为之动容,没有人不为之自豪。

就在这时,张书记和杨厂长风尘仆仆地赶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