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旺眨眨眼:“主公,要不……咱给他升官?”
“升官?他再升就升到我头顶了!”
“那就升一半,有了,上次针对樊崇的计策失败,导致他们三人逃出长安,重新组织起赤眉军,陛下震怒,我们恰好一石二鸟,”阿旺凑近,“封他‘关东讨贼大使’,听着威风,实则把三十万兵扔出函谷关。赤眉凶,朱鲔胜,咱得实惠;朱鲔败,咱治他罪,兵权回笼。”
李松眼珠一转,被子一掀,甲胄“哗啦”掉出半只冻鸡——原来他白天把夜宵藏怀里保暖。李松一脚踹飞冻鸡:“就这么办!但要办得——”
“悄无声息?”
“不,要办得轰轰烈烈,让天下人觉得我李松大公无私,让朱鲔不好意思拒绝!”
说干就干,李松连夜加班写诏书。可写一遍,撕一遍:
第一遍写“奉天承运”,墨汁结冰,把“天”字冻裂,成“夫人承运”,不吉利,撕!
第二遍写“赤眉肆虐”,炭火爆响,火星把“赤”字烧穿,成“亦眉”,像唱戏的,撕!
第三遍刚写“朱将军忠勇”,窗外一声鸡叫,李松手抖,把“忠”字写出个“中心”,诏书秒变“朱将军中心”,还以为是钟表铺广告,再撕!
写到第七遍,鸡打鸣、狗跳墙、雪压塌屋檐,整张纸被雪水泡成黄汤。李松怒了,把黄汤倒掉,换上白酒——酒能防冻,还能醉人,醉里写诏,字字带胆。果然,半坛“五粮液”下肚,一篇“旷世阳谋”横空出世:
“制诏:前将军、行宰相、洛阳留守朱鲔,朕之爪牙,国之干城。今赤眉贼遁入弘农,焚我庙宇,夺我粟米,夜宿我祖坟,朝挖我祖坟。朕夙夜泣血,恨不能生啖其肉。特进卿为‘关东讨贼大使’、‘弘农郡熟食供应总指挥’,赐黄钺左纛,可越境击贼,便宜吃鸡。功成,封洛阳王,食邑三万户,赐铁券丹书,免死十次;功不成,封弘农锅,炖自己。钦此。更始二年腊月廿三。”
写罢,李松用朱砂按了个掌印,掌印缺根小指——当年赌钱输给朱鲔,小指被剁,如今正好借势:缺指为记,朱鲔一看便知诏书真出李松手,免得以往“假诏”借口推脱。
诏书有了,怎么送?李松又犯难。
公开送?朱鲔当堂宣读“谢主隆恩”,转身继续啃鸡腿,屁都不放一个。
秘密送?万一朱鲔装傻:“没收到,风大刮跑。”
李松想破头,终于想到“快递到床头”——让朱鲔在毫无防备时,诏书贴脸上,想赖都赖不掉。
于是,他召来“长安快递一哥”——瘸腿老兵薛十三。薛十三当年给王莽送过“加九锡”,给刘玄送过“天子玺”,业务熟练,唯一缺点是瘸,越瘸越稳,雪地里一步一个脚印,贼都不跟踪。
李松把诏书封进铜函,铜函外套锦盒,锦盒再套麻袋,麻袋外写“洛阳朱府亲启,李松顿首”。为防朱鲔翻脸,他又在麻袋里塞了五斤腊牛肉、三副护膝、一张“长安温泉贵宾年卡”——先给甜头,再塞刀子。
薛十三拄着拐杖,连夜出城。雪深没膝,他瘸腿反倒成优势——一条腿插进去,另一条腿随便拔,走得比两条腿还快。李松站在城头,望雪夜一点灯火,心里乐开花:“朱鲔啊朱鲔,明早你睁眼就看见升官发财,老子看你怎么谢我!”
可李松忘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老天爷却喜欢开玩笑。
薛十三走到华阴,忽遇赤眉游骑。游骑头子姓毛,外号“毛鸡蛋”,专抢年货。薛十三护着诏书,被毛鸡蛋一箭射穿麻袋,腊牛肉飞进沟里,护膝套在赤眉马脑袋上,温泉卡被当“飞钱”抢走。铜函滚进雪地,薛十三瘸腿追,一跤摔进冰窟窿,昏死过去。
次日,大雪封山,官道断绝。朱鲔派哨兵巡路,远远看见冰窟窿里伸只手,手心里攥个铜函,死死不放。哨兵以为捡到“赤眉密信”,赶紧呈给朱鲔。
朱鲔正蹲在炉边烤袜子,随手拆开铜函,诏书被冰水浸透,字迹糊成一片,只剩“洛阳王”“免死十次”“炖自己”几团墨影。朱鲔眯眼半晌,抬头问副将:“这啥?长安新出的菜谱?‘洛阳王炖自己’?李松要改行开酒楼?”
副将王麻子凑过来,把“免死十次”认成“兔死十次”,顿时大惊:“将军,李松骂你是兔崽子,要死十次!”
朱鲔“嗤”地一笑,把诏书拧干,擦了擦手:“老子三十万兵,他让我死十次?我先让他社死一次!”
于是,朱鲔将计就计,召开“新闻发布会”。
洛阳校场,三十万兵列阵,朱鲔登台,高举那张“菜谱”诏书,大声宣读:“兄弟们,李松说咱们是兔崽子,还要炖我们!怎么办?”
全军怒吼:“先下手为强,炖了他!”
朱鲔立刻下令:
1. 把“菜谱”裱起来,挂城头,标题:《李松请吃洛阳兔》。
2. 写信回长安,只写八个字:“诏书收到,兔已下锅。”
3. 派使者八百里加急,再捎回一份“回礼”——一只活兔子,兔脖子上挂小牌:“更始三年新春年兽,请李司隶亲炖。”
信使回到长安,李松正在府里摆“庆功宴”——烤玉米、煮雪水、唱《朱鲔东行》快板。一听“兔已下锅”,李松当场噎住,玉米棒子卡在喉咙,差点驾鹤。灌了三壶酒才缓过气,怒摔酒壶:“朱鲔敢反将!”
他连夜进宫,抱着兔子,哭奏皇帝刘玄:“朱鲔抗旨不尊,还辱骂朝廷,请陛下发兵讨之!”
刘玄正抱着铜炉取暖,听见“发兵”俩字,先打哆嗦:“发兵?得多少钱?朕连炭都买不起!”低头看见兔子,兔子倒懂事,立刻冲刘玄作揖。刘玄心软:“算了,大过年的,吃兔子多残忍。李松你呀,别折腾,再折腾,兔子都笑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