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昭华从锦华殿过来的路上,便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她脑子转得快,还真有了点头绪。
“表面上看来她们是病因,但仔细想来,七弟真正的病因其实是感情,他渴望得到亲情。”
“亲情么……”文宗帝微微眯了眯眼,这东西在皇室可真不常见,甚至还算得上是极为奢侈。
“是!”墨昭华颔首,“人非草木,都有感情需求,七弟自小经历那么多,更为需要。”
“那具体该如何做?”文宗帝刚“死”了长子,不想再失去,“只要能救老七,朕会尽力。”
墨昭华道:“说来倒是简单,能让七弟知道有人在意他,让他有了牵挂,不舍离去即可。”
文宗帝想了想,“那让他的兄弟姐妹们轮流去看他,与他说些好话哄着他,如此做可有效果?”
“这需要真情实感。”墨昭华郑重其事道,“只是说些好听的话,他未必能感受到真正的在意。”
文宗帝捋了捋胡须,“那朕让人放出消息去,便说他重伤难治,真对他有心之人,自会感情流露。”
墨昭华本也想这般做,只是还未说,闻言连连称赞,“父皇睿智,这是个极好的方法。”
楚玄迟也觉得此法不错,“确实,此前给大皇兄送行时,向来不喜他的嘉欢都哭成了泪人。”
“你们既说是好法子,便如此做吧。”文宗帝叹息,“希望朕也能为老七做件有用的事。”
楚玄迟央求道:“父皇要不再等上一日,儿臣刚与昭昭探病,七弟就病危,这对儿臣很不利。”
“好,如此朕也多些时间准备。”文宗帝应允,“这等事总得先与太医院知会,好让他们配合。”
若不先与知晓楚玄霖病情的院使与御医串通好,让他们管好自己的嘴,这戏便容易出岔子。
楚玄迟躬身作揖,“儿臣多谢父皇体谅。”
***
下午,冷宫。
淑妃殿门大关,与阿桑躲在里面。
殿门外,贤妃正在拍门大叫,“贱人,你给本宫出来。”
淑妃缩在床上瑟瑟发抖,“贤妃姐姐,我知道错了,请您饶了我吧。”
自从一起被打入冷宫之后,贤妃便日日来找事,好在这是殿门,她踹不开。
这要是房门,她定是一脚将门给踹开,再扬起巴掌,对着她左右开弓一顿猛抽。
“谁是你的姐姐?”贤妃用力的拍打着殿门,“你害本宫伤了霖儿,本宫岂能饶你?”
她的手掌都已拍红,却毫不在意,她只想见到淑妃,好好打一顿出气,若打死了便赔命。
“咱这都已入了冷宫,贤妃姐姐还不能冰释前嫌么?”淑妃提醒她,“再闹下去真要掉脑袋。”
贤妃丝毫不惧,“本宫无子无女又无宠,活着本也没什么意思,若可以拉你来陪葬,又有何不可?”
淑妃搬出了楚玄霖,“老七那般敬重你,你若死了他定会伤心难过,甚至还会自责,觉得是他害死你。”
“那孩子重孝道,你活着只会给他委屈受。”贤妃越说越气,“本宫与你共赴黄泉,也免得他为难。”
“不要。”淑妃不舍得死,“贤妃姐姐,若我们还有机会出冷宫,我绝不会嫉妒你,老七也给你。”
“你这是想要卖子保命?”贤妃直接被气笑了,她真没见过这么自私又狠心的母亲。
淑妃说的振振有词,“左右是他更喜欢你这个养母,我成全了他便是,对你们和我都好。”
“世上怎会有你这等残忍无情的母亲,本宫杀了你!”贤妃不再拍门,而是改用脚踹。
“主子,不可。”宫女青莲忙劝她,“您不为自己考虑,也该想想将军府,还请您三思啊。”
能跟着进冷宫的宫女,基本都是贴身且得信任的,大多都是陪嫁入宫,而青莲正是陪嫁。
她出自镇国将军府,自会为将军府考虑,劝解之时也能说到贤妃的心坎上,让其消停。
贤妃怕祸及母族,果然停下动作,冷哼一声离开,只要没犯病,她还是能听得进话。
***
第二天,十二月二十三。
楚玄迟夫妇又带着沐雪嫣去了辅国公府。
今日是容悦的生辰,又恰逢休沐,楚玄迟也能多待会儿。
容悦是小辈,便没那么多人来辅国公府送贺礼,他们也不曾发过请柬。
因此府里并没生辰宴,只有家宴,便连墨昭华与楚玄迟,都是自己上门来。
他们夫妻来的早,还不到午膳时间,一大家子便在花厅喝茶吃点心,闲话家常。
楚玄迟笑道:“过了今日,嘉敏又大了一岁,十七岁的大姑娘,年后可谈婚论嫁了。”
“不要。”容悦向辅国公撒娇,“祖父可是说过要多留嘉敏两年的,对吧,祖父?”
莫说她与杨争流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便是两情相悦,他也还不到谈婚论嫁的年纪。
辅国公笑的温和,“是是是,只要你不想嫁,莫说是多留两年,便是一辈子不嫁也没关系。”
容海也附和,“没错,为父虽没什么大本事,但养你一个姑娘的能力还是有,你安心在家待着。”
墨昭华听着他们的话语,心下极为喜悦,有他们的表态,容悦这一世便不会再被逼嫁。
“哎呀……”容悦面红耳赤,“今日是嘉敏生辰,怎都说婚嫁之事?那不是偏离主题了么?”
“好好好,不说这事儿了。”辅国公事事都依着她,“老夫对嘉敏别无所求,只求你平安顺遂。”
“嘉敏多谢祖父,还是祖父最好了。”容悦当着众人的面也好意思撒娇,“嘉敏最喜欢祖父。”
辅国公被哄的大笑,“你这丫头,别的本事没有,就是嘴甜,老夫日日被你哄得心花怒放。”
容悦双手合十,表情虔诚,“嘉敏也无所求,只求祖父健康长寿,全家人都幸福快乐。”
墨昭华看着他们笑闹也开心,“还是人多热闹,一大家子坐在一起,吃糠咽菜都能津津有味。”
“那可不是。”楚玄迟表示赞同,“所以我最喜欢来外祖父家,享受这种温馨热闹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