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万里之外的东阳山。
此山并不高,也无巍峨之势,从山脚抬头往上看,这就是一座平平无奇的山峰。
此山随处在三国的交界处,却不属于任何一座王朝。
甚至为了表示尊敬,方圆百里都被统一划成了无国界地带。
原因无他,只是因为那座传说中的文庙就坐落在这里,这一座东阳山上。
山脚下是各种的村落集市,虽没有城,但房屋连绵不断,只因为这里都是那些大儒圣人们的家眷居多。
从山脚往上,就是各种各样的茅草屋。
那都是大儒们研习治经的地方。
意示着各位大儒虽然身居高位,修行有成还是不忘寒窗苦读的艰辛,不畏艰辛困苦。
将研习治经视为一辈子的事情,也视为风骨。
茅草屋看似破旧,却在读书人的心中已经算是一件不错的成就。
能够在东阳山的山腰占据一座茅草屋,就是在儒家王朝的历史之中留下了一个名。
到了山中间,有一条小溪,溪水淙淙潺潺,清澈见底,游鱼清晰可见。
溪水在中间落成一座泉,泉上有几座亭子,便是大儒们平时辩经讨论之所。
在往上就是一个宫殿群,儒家众人再低调也要有一个身份的象征。
这里便是文庙所在,有事之时便会召集天下大儒在此开会商讨,无事时就是儒家魁首的居住教学之所。
平日里会汇聚天下英才,勤学好义的学子在此地学习。
但自从仙剑恶蛟伤了儒家魁首之后,文庙的课业就停了一段时间。
一方面是因为魁首的情况不容乐观,另外一方面是人心思动。
哪怕被称作是圣人的家伙们,也有各自的想法。
他们或许为的不是所谓的自己的利益,而是为了证道,为了明白心中的疑惑时往往更加的偏执。
以往魁首在的时候,还能压制住各种各样的想法,各种各样的偏执。
当魁首身受重伤,据说很有可能不治身亡的时候,连文庙也有了变化。
特别是,魁首的伤是因为帮助某个道人开天而去受的伤,才导致压制不住恶蛟。
被恶蛟伤了,还让恶蛟逃了的时候。
文庙之中,就有些人对道庭产生了更大的恶意。
今日的文庙空荡荡,只有几位老书生在不停的辩论。
“我早就说了,道庭之人非我儒家之人,其心可诛。”
“他们就是这天底下最大的变数。”
“否则,为何还有开天而去的举动,为何他道家之人离开了,伤的死的是我儒家之人。”
“那太平道人实在可恶,伤了我们众多大儒,没有赔礼就扬长而去。”
“若是一忍再忍,道庭岂不是要打上我文庙来了?”
几位老书生就是文庙之中有名的大儒,魁首不在的时候,文庙和儒家王朝的天下大事都有几位老书生商量着来。
几人虽然意见不一,但在魁首受伤这件事情上,都选择归罪到了道庭的身上。
“铛,铛铛,铛铛铛……”
“有人暗杀魁首了……有人暗杀魁首了……”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阵敲钟的声音,将这一座枯寂的文庙点燃。
“轰!”
各位大儒纷纷不顾一切爆发出修为,朝着魁首所在之处飞去。
魁首居住的前殿,守护的书生已经有三名死在地上,还剩下一人在大喊的“保护魁首……”
“文书,是谁偷袭魁首?”
最先赶来的大儒大声询问,同时用力打开大门。
只见房中,一名穿着道袍的道人正站在房中,举剑要杀魁首。
“大胆!”
“耳敢!”
众人纷纷大喊,修为朝着那道人涌去。
出手的人数很多,一人一招下,竟然将那道人碾压成肉饼。
“魁首如何了?”
没有人去质疑要不要留活口,情急之下众人一起出手,失手很正常。
魁首白凤躺在床上,脸色惨白,嘴唇乌青,出气比进气少。
“魁首……”
众人都能感觉到魁首的情形,一个个纷纷痛哭起来。
“哈哈哈……”
“今日我囚牛不但要杀掉儒家魁首,还要灭你儒家几位大儒,再过几日我囚牛定要将整个儒家拔根而起!”
屋外,突然传来一阵笑声,声音的主人自称囚牛,在如今只有一位叫囚牛的。
就是那位道庭总领,囚牛真人!
“还敢挑衅!”
“找死!”
有人怒斥,身形飞速而出,却未曾找到人影。
就在这时,一位儒家书生快步走了过来。
“见过各位先生,大儒,出大事了!”
那书生一脸焦急,因为赶路太急,气息都不稳定。
“说!”
“禀告各位先生,大儒,道庭的无为观,白骨观,连和刚刚自立的落叶宗沈林,一同围杀我儒家两位大儒,一位曾有功于儒家的书生。”
“道庭!”
“道庭真要和我们不死不休?”
几位大儒相互看了一眼,三人点了点头,身形消失在殿中,自东阳山而下时,沿途还招呼了好几位大儒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