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书房里,只余台灯晕染出的暖黄。
光头摩挲着报纸上的字,抬头不经意间视线落在了墙上。
昏黄的灯光下,映照着墙上挂着的先生遗像,那目光似穿透时空,带着三分责备七分期许。
光头像做错了事的孩子般,慌忙转过头去不敢看了。
“或许,我真的……。”他对着虚空低语,陡然间不知想到了什么,他又猛地攥紧报纸丢到一旁,起身离开了书房。
次日,金陵
光头有了新动作
寒风裹着枯叶在街巷中肆虐,沿街都能听到报童的吆喝声:“号外!号外!快来看《致全花夏同胞书》啦!五文钱一份。”
一身长衫的陶家明驻足掏钱,喊道:“小兄弟,给我来一份。”
他倒要看看光头的告同胞书上是什么。
国内历经多次战争,军事上敌我力量悬殊?
国内灾荒不断,财政困难?
先积蓄力量、恢复民生?
陶家明冷哼一声,不耻道:“这些?就是光头面对窝瓜侵袭不积极对抗的原因?鬼子会等你慢慢积蓄力量吗?狗屁玩意!”
再看里面提到果党未忘守土卫国责任,呼吁同胞团结,等待合适时机与日寇决战。
他气就不打一处来,“它令堂的,鬼子都打到家门口了,还要等什么狗屁时机?”一木仓不放,把偌大个洞北拱手让出去,他一想起就一肚子窝囊气。
北平街头茶馆
一个面色枯黄的老汉,捧着粗瓷碗听着里面茶客的议论声,叹气道:“这说得在理啊!黄河决堤那年,俺们那冲走大半个县城,这会儿打仗,拿啥打?”
一个工人装扮的青年拍桌站起:“等!等!洞北都没了三年!俺爹就是被关洞军活活打死的,再等连骨头渣都不剩!”
书局的先生姜文昭推了推眼镜,慢条斯理道:“《孙子兵法》云‘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或许当局确有长远考量……”
茶博士往茶壶续水,撇嘴:“考量个啥?俺上个月亲眼见窝瓜军在城外进村子抢东西,等它们吃饱喝足,咱连跪的地儿都没了!”
山水市,林德礼府邸
林德礼放下茶盏,冷笑出声:“光头又想保存它御林军的实力!忠元大战时他怎么不‘慎重’?这会儿拿百姓当挡箭牌罢了。”
袭充柏摇摇头,脸上不置可否,补充道:“光头够精,他摆出了赈灾的账本,可是谁能去查他账本的真假呢?给了多少去赈灾,还不是他说了算,赈灾的钱粮又有几个是能到老百姓手里的,狗屁玩意。”
洞北军旧部
一个高大的汉子红着眼眶,攥紧拳头:“等?是不是等着等着就举起双手了?洞北上千万父老等到家破人亡!今天你说等,明天他说等,洞北人的心都凉透了!”
各地的百姓们
“什么恩什么怨,都要先放下,现在是时候拧成一股绳,共同抵抗窝瓜入侵了,什么名什么利?还有什么比花夏和民族的尊严更重要。”
奉天,窝瓜陆军指挥部
冈田侫刺、洞条软鸡等鬼子军官围坐,桌上放着翻译稿
冈田侫刺冷笑:“之拿*又在玩什么悲情戏?又是母亲?又是土地?还说什么花夏血脉和真英雄,可笑!”
动条软鸡阴森开口:“那几篇文章在华北的伪军里也有流传,甚至有人偷偷收藏……眼下光头又了一篇……”
冈田侫刺突然暴怒:“八嘎!洞北都拿下了,之拿*还敢反抗?加快花倍至治计划,要快点实行。”
谁也没想到,光头的致同胞书热度还没下去,又来了一波新热度。
翌日一大早,海市,达恭报社
总编何海林踏进办公室刚坐下,就被桌面上的一个信封吸引了。
一看没有署名,纳闷道:“谁送来的信件啊?”
他想了一下,还是拆开信封,抽出里面的信纸,细细读起来,刚看前面的内容,他就不禁倒吸了口气,瞪大眼睛不可置信:“这是真的?”
何海林不敢独自做决断,立即去找了社长李敬云,这是自己的同志。
李敬云拿着手上的信纸,又是欣赏又是皱眉:“……这是艾重华的投稿!!!”
这艾重华投的信件里面是说,她收到了很多匿名回复,整理了一下希望能够发表出来。
再一看这些匿名回复:
【玄女】:母亲,别哭,女儿一直在!111,5653,1356,666!
【核平爱炸鸡】:母亲,别哭,儿子正从三千里之外往回赶。111,5653,1356,666!
【飞鲨】:母亲,别哭,我回来了。111,5653,1356,666
【爱种田的猫】:母亲,别哭,我回来了,111,5653,1356,666
【核平吃鸡】:母亲,别哭,我一直自都在,111,5653,1356,666
【鲲龙】:母亲,别哭,我回来了……
后面还有一大串,像什么\/爱热舞的数字小姐\/且听龙吟\/爱种田的猫\/……除了这些曾经在报纸上的诨名,还有长长的一串未曾出现过的。
起码有上千个这些摸不着头脑的匿名人士单独或组队联名回复,都是“母亲,别哭”开头,一串数字结束。
文章末尾,艾重华提到需要各位需要物资赠的队伍出一份接收物资和物资使用方案,请各方在接收时在方案上签字,确保接收到的物资经过他们自己的验收是安全的,后期如果出现什么是他们自己的责任,更重要的是要确保真正做到把物资用到抗窝上。
艾重华甚至给出了一份大概的方案明细,各方根据那几个关键点去写方案即可。
何海林一脸不可思议:“社长,这里面说这些匿名人士现在的人数是一千五百多个。
他们筹集了一些钱财,并自发组了队,每一百多个人组成一组,现在有十二组,后续可能还会有人加入。
他们每一组轮流负责一个月的支援物资,委托了艾重华和钟爱钟意的团队,帮忙去筹集并派送物资。
“居然说是抗窝的都可以支援物资?如果是真的,那得多大的手笔!您觉得这里面有几分可信?”
尽管还没验证稿子上说的是真是假,也不妨碍何海林不住咋舌:“这艾重华和钟爱钟意是哪路神仙?发了一篇文章,这么多人出来响应,还每个月轮流支援?这个……我们能发吗?”
李敬云猛地将茶杯重重放在桌上,茶水溅出杯沿,他眉头拧成一个深深的“川”字,眼中满是焦虑与决然,对着何方超说道:
“不管是真是假,这稿子必须发!如今局势动荡,民众需要这样的希望!就算报社被查封,我也问心无愧!”
他眼神坚定,透着一股破釜沉舟的劲儿。
何海林还是满脸的不可置信,嘴唇微微颤抖:“社长,可这些匿名人士身份不明,万一是……而且那串数字,数月前在津市和奉天的报纸上出现过一次,但到现在都没人能破解,要是发出去,被那些……盯上,我们报社恐怕………!”
何海林双手紧紧攥着稿子,额头冒出细密的汗珠。
李敬云站起身,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脚步急促而沉重:“小何,你想想,现在同胞们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急需一丝曙光。
就算有风险,我们也得赌一把!我们做报纸的,不就是为了传递真相,给民众信心吗?更何况我们是……”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李敬云在窗帘站了一会儿,转身回到桌前,将钢笔重重拍在案头,墨水滴溅在稿纸上晕开深色痕迹:“小何,你脑子活,给想个好一点的标题,懂吗?”
何海林点点头,转身离去,意思是要轰动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