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斜织过建康的朱雀航,风裹着秦淮河的水汽,往陈天兴粗布短衫的破洞里钻。他缩着肩站在粮栈前,身上那件葛布短襦洗得发灰,领口的布纽断了一根,用草绳胡乱系着,露出的脖颈细瘦,还沾着点米糠。下裳更短,吊在膝弯上方,露出两截冻得发紫的小腿,脚下草鞋的草绳磨断了好几股,大脚趾顶着破洞,沾着码头的湿泥,像块没洗干净的陶土。
他头发用根麻绳松松束在脑后,额前碎发黏在脑门上,沾着片没拂掉的稻壳——那是方才卸粮时蹭的,他自己没察觉,只偶尔抬手挠挠头皮。
“陈天兴!你磨蹭什么?”粮栈主谭石手里的竹筹,往粮袋上一敲,“这船禄米要送进台城,误了时辰,你我都担待不起!”
陈天兴赶紧应了声“晓得了”,小跑着过去。他仰着头,眼睛亮得像浸了雨的琉璃珠,只是下巴上还覆着层细软的绒毛,透着股没长开的稚气:“郎君,这袋米比昨日的沉些,我……我能不能分两次扛?我这葛衫单薄,风一吹就没力气了。”
“分两次?”谭石把竹筹往腰间布囊里一塞,冷笑一声,“台城的官差等着验粮,你倒要跟我讨价还价?再磨蹭,今日的口食钱便扣了!”
陈天兴的脸一下子红了,从脸颊红到耳尖,他攥着短襦的破衣角,手指把发皱的葛布捏得发白:“郎君恕罪,我不是偷懒……今早只啃了半块麦饼,现在肚子里空得发慌。”
谭石往地上啐了一口,抬脚踢了踢粮袋:“宁州来的乡巴佬,还想吃饱饭?要么现在扛,要么滚回你的山里去!这朱雀航的粮栈,有的是想干活的人!”
陈天兴低下头,看着草鞋上的破洞,眼泪差点涌上来。可在这建康,没人问他累不累,更没人给蜜渍栗子吃。
他偷偷抹了把眼睛,把湿意蹭在破襦袖上,然后深吸一口气,蹲下身去抱粮袋。葛布短襦的后襟往上缩,露出后腰一小块皮肤,被冷风一吹,他忍不住打了个哆嗦。粮袋压在肩上,粗麻布磨得锁骨生疼,他咬着牙往船边挪,脚步晃得像踩在摇摇晃晃的浮桥上。
扛完最后一袋禄米时,天色已擦黑。秦淮河面上飘着零星的河灯,朱雀航的灯笼次第亮起来,暖黄的光映在水面上,晃得人眼晕。陈天兴揉着发僵的肩膀往回走,草鞋踩过湿冷的青石板,每一步都带着寒气往脚底钻。
陈天兴揉着发僵的肩膀往回走,指尖按到锁骨处,还能摸到粗麻布留下的红印子。草鞋踩过湿冷的青石板,寒气顺着破洞往上钻,冻得脚趾发麻,他只好把脚往内蜷了蜷,尽量让鞋底多裹住些暖意。路过巷口那家卖汤饼的铺子时,热气裹着葱花味飘出来,他忍不住停了脚步——要是能买一碗,连汤带面喝下去,肯定能暖到心口。可他摸了摸怀里的布袋子,铜板硌着掌心,又默默挪开了步子。
“要是将来能在建康买个瓦房就好了。”他小声跟自己说,指尖摩挲着最亮的那枚铜板,好像能摸到瓦房的青砖。瓦房还要有个小院子,种上几棵栗子树,秋天的时候,他就能像小时候那样,帮娘捡落在地上的栗子。
巷口的灯笼照进来一点光,映着他单薄的影子。“建康再繁华,也不是我的。”他小声嘟囔着,把铜板一枚枚放回布袋子,系紧了揣进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