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状元的锦鲤妻 > 第717章 担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恍惚之间,他的眼前似乎浮现出了那个如白玉般纯洁、如雪团般可爱的小女儿。

她身着一袭粉色的罗裙,轻盈地踮起脚尖,努力地伸手去够那高高放在御案上的葡萄。那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宛如一颗颗紫宝石,散发着诱人的光泽。

然而,如今这串葡萄却已不再属于皇宫内的御案,而是结在了千里之外的北疆城头。那里,寒风凛冽,雪花纷飞,与京城的繁华喧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独孤帝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如潮水般汹涌澎湃。

这其中,有对小女儿深深的思念,有对她身处北疆安危的牵挂,还有一丝淡淡的失落,仿佛那串葡萄的离去,也带走了他心中的一部分温暖。

\"传旨……\"老皇帝忽然撑起那略显疲惫的身子,他的声音略微有些沙哑,却带着一种决然和坚定。

他的目光穿越重重宫墙,落在遥远的北疆,仿佛能够看到那里的风雪交加,以及他那可爱的小女儿。

“把新贡的雪貂裘给远在北狄的宇文琼送去。”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仿佛这只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然而,就在他的话语刚刚落下的瞬间,他却突然自嘲地摇了摇头,嘴角露出了一丝苦涩的笑容。

他的目光缓缓落在那碗汤药上,却浑然不觉那汤药已经浸透了他袖口的龙纹。

那龙纹本应是威严而庄重的,但此刻却被那汤药染成了一片斑驳,仿佛也在诉说着他内心的无奈和自嘲。

他的小鹰,如今已经翱翔在九天之上,自由自在地追逐着自己的梦想。

而他,却只能困守在这深宫内苑,被无尽的规矩和礼仪所束缚。那锦缎包裹的雪貂裘,对于已经展翅高飞的小鹰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

或许,这只是他一厢情愿的牵挂和关怀吧。他苦笑着想道,自己终究还是放不下那个曾经在他身边叽叽喳喳、天真无邪的小鹰。

芯爆开的灯花惊醒了怔忡的独孤明,信笺上\"琼\"字朱印在掌心烙出微汗。

他忽将薄纸按在胸前疾走三步,玄色蟒袍扫翻案头青瓷笔洗也浑不在意。

\"琼妹会煮醒酒汤了!\"脱口而出的雀跃惊得檐下白鹇扑棱棱飞起,月光透过雕花窗在他眉间跃动成塞外篝火——那丫头去年此刻还因烤焦黄羊哭湿他半边战袍。

独孤明站在一旁,看着宇文琼的来信,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喜悦。他知道宇文琼一直都在努力恢复,而现在,他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当看到宇文琼能慢慢地从椅子上站起来时,独孤明的心跳似乎都停止了一瞬间。

他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幕。仿佛看到宇文琼的双腿微微颤抖着,但她依然坚定地站着,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

独孤明的嘴角也不由自主地上扬,他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为宇文琼感到骄傲,为她的坚持和努力而感动。这个时刻,独孤明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这一刻,独孤明和宇文琼之间的情谊变得更加深厚,他们共同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而现在,他们终于迎来了这个令人欣喜若狂的时刻。

同时,独孤明心中充满了忧虑,他知道北狄王宫绝不是一个普通的地方。那里的权力斗争和阴谋诡计如同暗流涌动的海洋,稍有不慎便会被卷入其中,难以脱身。

琼儿,他的妹妹,已经踏入这个充满危险的地方。他担心她会受到伤害,担心她会被卷入那些复杂的政治旋涡中。

北狄王宫的权力斗争激烈而残酷,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别人的棋子,被利用、被牺牲。

独孤明深知琼儿的善良和纯真,她在这样的环境中可能会显得有些无助。

他害怕她会被那些心怀不轨的人所欺骗,害怕她会因为自己的天真而遭受不幸。

然而,他也明白,琼儿有着坚强的内心和独立的个性。她或许能够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中生存下来,但他的担忧依然无法消散。

他默默地祈祷着,希望琼儿能够平安无事,希望她能够在北狄王宫的暗流涌动中保持清醒和警惕。

琼儿如晤:

展信如见故人,心中感慨万千。犹记得前年银杏纷飞的时节,琼儿快马加鞭传递捷报的情景,仿佛还历历在目。

如今听闻弟弟伤势痊愈,重新披上那明光铠,婆婆特别准备了新酿的茱萸酒,遥遥祝福。

而那小英子,竟然将御赐的甲片数了一遍又一遍,口中还念念有词:“这金钉可抵得上三亩上好的田地呢!”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我见她如此痴迷,忍不住用绣绷轻轻敲了一下她的脑门,这才让她回过神来,不再继续数那甲片了。

另外还有两件令人高兴的事情要告诉您:英子和谨烨的婚事已经确定下来了,定在春节之后举行。

公公说,既然我们要在永州开设慧养堂的分号,那么不如就在老宅举办婚礼,这样也可以省去叔公他们长途跋涉的辛苦。

您可不知道,谨烨送聘书的那一天,场面可真是热闹非凡啊!足足有八担缠红漆盒,堆满了整个中庭,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其中最有趣的是那对活雁,它们竟然把账房先生的算盘给啄了个窟窿,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婆婆他们计划在年前启程返回故乡。自从上元节祖父不慎摔伤了腿,两位老人就一直念叨着“七十不远游”这句话,意思是人到了七十岁就不应该再长途跋涉、四处游历了。

今后永州的医馆有英子夫妇负责打理,他们也可以放心地回家去照顾祖父,为他煎汤喂药了。

昨晚,婆婆在整理行李时,无意间摸到了您从外地带回来的那把犀角药秤,不禁潸然泪下。

她喃喃地说道:“这么好的东西,应该留给永州的分号使用才对啊。”那把药秤显然是您精心挑选的,不仅材质上乘,而且工艺精湛,婆婆对它爱不释手。

然而,出于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对祖父的关心,她还是决定将这把药秤留给永州的医馆,以便更好地服务当地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