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绑定慈母系统后,我摆烂了 > 第774章 西夏,我来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顾南夕知道,自己刚才想的,太过理想化。

不是人人都爱看话本子,例如李阁老,他基本上就不看。

但程成的加入,确实在掌控舆论方面,帮云州提升一大截实力。

顾南夕想让他,把云州新政的内容以话本子的形式,塞进百姓们的脑子里。

要求不高,只需要知道涉及到他们自身利益的基本内容就行,例如哪些事是犯法的,税要怎么交,遇到不平之事,该向谁反映。

别一个个傻不隆冬的,被骗了还帮人数钱。

《云州周报》反复刊登许多次云州新政的内容,就差手把手教了,但效果依旧不怎么好。

这些知识好像从百姓里面的耳朵进去,又从耳朵里出来,没有在脑海里留下一丝印象。

“此事简单。我写个系列小短文就行。”程成拍着胸脯,包揽下来。

安排好程成,顾南夕便召来小黑:“在雍州,有何重大发现?”

小黑从衣襟里掏出一封信:“我夜探谢府的时候,搜到他们和西夏的来信。”

信中,有提到大周。

顾南夕打开信,信里虽没明说,但行里字间的意思都是说,西夏和大周官家对云州的立场一致。

顾南夕皱紧眉,把王不喜喊过来:“看看这封信,你怎么想?”

王不喜摸了摸下巴,眼里精光闪闪:“无非是两种可能,一是大周确实和西夏达成合作,而且是非常深层次的秘密的合作,否则我们一定会收到消息。另一种,则是西夏主故意糊弄谢家。”

顾南夕也是这么想的:“你更倾向于哪一种?”

“第一种。在雍州谢家之事上,西夏的态度有些不对劲。他们若真这么有志气,有胆量,敢单挑我们云州,就该在我们和鞑子大战之后,趁虚而入,而不是选择现在。”

王不喜不自觉地踱步,眼里全是厌烦:“大周皇帝又不是没干过这种吃里扒外的事。昔年,他都敢勾结鞑子,陷害我们。如今,我们关系破裂,只糊上一层窗户纸,他更容不下咱们。”

顾南夕:“派人告诉梅棠,让他在西夏,先别急着回来,多关注此事。”

“遵令!”

……

在诸葛瑜包围雍州城的时候,梅棠秘密进入西夏境内。

“我们直接去兴庆府。大小姐就在那里。”

梅棠一行人是从银州入西夏。

在西夏二十二州中,隶属河南之州的银州,离云州最近。

这里在前朝时期是属于定难节度使辖地,因而对汉人的态度还算友好。

一行人刚入银州,就有胆子大的当地人过来打招呼,询问他们需不需要帮助。

这种帮助自然是有偿的。

至于如何区分是不是西夏本地人,那更简单了。

西夏男子都秃发,女子梳高髻或者戴毡帽。

汉人则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自然不可能随意剃头发。

梅棠是第一次来西夏,为了更好地获得消息,以十两银子的价格,雇了本地人,陪他们去兴庆府。

“包吃包住,外加两套衣服。干不干?”

这价格很高了。

银州今年遭了雪灾,家家损失巨大。

“二十两。你们是第一次来西夏吧?我在兴庆府有熟人,可以帮你们在兴庆府安顿好。”

梅棠瞅一眼眼前的汉子,身子不高,瘦小但精壮,会说汉话,但不甚熟练。

脸也小,身上穿着毛织短衣,看上去有些老旧,眼神却很精明。

“你叫什么名字?”

“大家都叫野利旺荣。”

梅棠神色一变:“你是哪个部落的?”

野利旺荣看到梅棠的神色变化,就知道梅棠对西夏并非一无所知。

旺荣,在西夏语里,是部落首领的意思。

野利旺荣神色黯淡:“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就算问,我也不会告诉你。”

行吧。

一个部落首领沦落到要给汉人当向导的地步,用脚趾头想也能想到,其中肯定有不能为外人道的经历。

梅棠很是爽快,直接给野利旺荣十两银子做定金:“先找个安全地方,让我们休息一晚。”

野利旺荣带他们去的,是银州最大的寺庙。

他跟小和尚嘀咕两句,小和尚就开了寺庙后门,放他们进去。

野利旺荣边带路,边解释:“我们西夏最多的就是佛寺庙,没人敢在这里捣乱。”

梅棠……

行吧,这确实很西夏。

除了不能吃肉,在寺庙里的夜晚是很安心的。

一大早,伴随着僧人的诵经声,梅棠幽幽转醒。

他没在寺庙乱转,谁知道西夏的佛教跟大周的佛教有没有区别?万一踩到别人的雷点,总归是件麻烦事。

野利旺荣和僧人们一起上完早课后,就来找梅棠:“您打算何时出发?”

“越快越好。”

“行,吃完早膳,咱们就走。”野利旺荣知道这群汉人肯定会吃不惯寺庙的素食,就在出寺庙后,找了家饭馆,给他们叫了份马奶酒,汤饼,和一盘子羊肉。

价格有些贵,大概要三十文。

梅棠掏兜:“没有你们的福盛宝钱,用汉钱,成不?”

西夏的交易方式很灵活,可以用当地铜钱,也可以用汉钱,可以用金银,也可以用丝绢,甚至能以物易物。

店老板伸出手:“最好是云州铜钱,若是大周铜钱,我们要多收五文钱。”

梅棠数出三十枚铜板,放到店老板掌心:“这是云州铜钱。为何用大周铜钱,要贵一些?”

店老板仔细看了看,确定是真的后,脸色缓和许多:“好多商人都不收大周铜钱。想在云州花大周铜钱,还得去云州钱庄兑换,麻烦的很。”

西夏不太愿意和云州进行贸易,怕云州吸走他们的人才。

但西夏毕竟是吃外贸中转站这口饭,大食人和诸多西域商人,非常喜欢和云州交易,他们当然不能拦着。

为了应对云州的威胁,去年,西夏主李继迁就在李元昊的建议下,开始筹备自己的文字,以及铜钱。

只是这么久以来,无论是外贸商还是西夏本地人,都不大认可新推出来的福盛宝钱,更愿意用汉钱进行交易,尤其是云州铜钱。

野利旺荣大口吃着汤饼,含糊不清道:“我兄弟告诉我,市面上的铜钱,九成九是汉钱,其中六成是云州铜钱。”

梅棠抿嘴笑,这正是云国公的策略之一,很早就实施了,终于见到些许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