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最逍遥太子 > 第196章 仙缘妙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再次见到赵燧时,朱厚照发现这位昔日活泼可爱的小师弟显然不如上次见面时那般活力四溢了......

自幼便痛失双亲,对于一个刚刚踏入十年华诞的孩子而言,这无疑是重创之灾。

踏上前往京都的路途,赵燧已然知晓朱厚照的真实身份——那位身着褴褛却贵为当今仙宫储君之人。

目睹朱厚照真容后,赵燧骤然跪倒尘埃,涕泪纵横道:“储君殿下,请您替我那冤死的父母讨个公道,他们的离世太过凄惨。”

朱厚照见状心生怜悯,上前将赵燧扶起,言道:“孩子,你起来吧,我会替你申冤报仇的。朝廷已经派遣修士队伍去清缴那些魔贼了,只恨我当时未能将你们一家接至京都庇护。”

赵燧突然悲从中来,泣不成声道:“都是我的错,是我不好,我不该将家中藏有灵石之事泄露给他人的。”

朱厚照听闻此言,不禁一愕,忙向赵燧询问详情。

原来,在朱厚照离开后,赵燧与其他孩童嬉戏时,不慎透露了家中拥有稀世灵石的消息,引来了一批马匪的觊觎与袭扰。

霸州之地的马匪,朱厚照也曾深入了解,虽然名义上被称为马匪,但实际上大多为朝廷牧马的农户所变质,他们在朝廷养马政策的缝隙中,侵占官方牧场,将其变成自家敛财的宝地。

提及马政,又不得不追溯到明代开国之初,朱元璋这位先帝视马匹为至关重要的战略资源,马的数量直接影响着国家实力的强弱。故此,自他起始,明廷便推行了一项官民联袂养马的国策。

这项制度的初衷及起初的确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然而随着时间推移,马政体系逐渐腐朽崩坏。各类既得利益者如藩王、乡绅纷纷涌入其中,抢占原本属于官方的牧场,使其沦为他们聚敛财富的工具。

同时,对于养马户的要求严苛无比,就如同百姓缴纳赋税一般,养马成为了他们的一项重大义务。例如,官府交付给百姓一头母马,次年百姓必须回报一头小马驹。只要母马尚存,百姓就必须年复一年地上缴幼崽。

然而,哪能确保每匹母马皆可年年繁育,并顺利产仔?然而官府对此置若罔闻,若养马户未能如期交割,则必将遭受罚金处罚。

朝廷虽对养马户给予一定的补贴,即使一两年无法完成交割,尚可勉强度日。但当牧场被侵占后,养马户想尽办法也无法妥善养护马匹,常常无法按时交纳马驹,甚至导致母马死亡。

昔年新乐县有户马户,九年间因赔付六匹马驹导致家道中落,最终负债累累走向破产。许多养马户眼见生活无望,索性转换思路,做起无本万利的勾当。白日以平民身份示人,夜幕降临之际则蒙面结伙,骑马闯入周边村落行凶作恶。

各村均有马匪的眼线为其通风报信,哪家富庶早晚会被人摸清底细。赵燧家突获珍稀灵石之事,很可能就是被马匪的眼线所探知,以至于夜间遭其翻墙窃掠。

自此,养马户们尝到了这般恶行所带来的甜头,至明朝中叶,这些曾经的农户蜕变而成的马匪成为一方大患,在河北境内更是引发了大规模的动荡不安。此事也让朱厚照事后特意在锦衣卫中调查霸州马匪一事,内心深感棘手不已……

想要为赵杰夫妇报仇,在修真世界中并非易事,若这帮马贼仅仅是某个山脉中的邪修匪徒,尚且还容易对付,只需直接前往剿灭便是。

然而,却无人知晓他们究竟是哪个村落的牧马世家,自然也不可能将所有牧马人家屠戮殆尽。

朱厚照已下令暗卫中的锦衣卫秘密调查,只盼能找出杀害赵杰夫妇的真凶。

据赵燧所述,那一夜,马贼悄然潜入其家中,赵杰有所察觉,遂将幼子赵燧藏匿于柴草之中。

那群马贼得到金络子仍不甘心,竟强行逼问赵燧的双亲,追问其余金络子的下落。

赵杰无法拿出更多有价值的物品,那些马贼竟当着赵杰的面残忍地杀害了他的妻子。

见实在无从榨取利益,便又将赵杰杀害。

但赵燧透露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线索,那马贼首领共有两位,人称六长老与七长老。

朱厚照铭记于心,随即令钱宁追踪这条线索,彻查霸州及其周边地区的马贼势力。

安抚完毕赵燧之后,朱厚照将其安置于西山,并将他也收为了义子,与朱直相伴左右。

朱直自被朱厚照悉心照料以来,短短数月间体格健壮许多,不再像以往那般虚弱。

先前朱厚照提及欲成为海盗之王的生父,不过是戏言罢了。

既已正式认朱直为义子,便决定对其负起责任,倾力培养朱直的成长之路。

至于未来道路的选择,朱直可自行决定——

若是愿意步入仕途,只要具备相应的才华,朱厚照定会妥善安排;

如若对研究仙术科技有兴趣,也可投身其中;

如果偏好商贸经营,则可以放手去做生意。

然而,朱直显然对星河大海抱有极大兴趣,曾多次向朱厚照提及愿出海助其开拓对日仙域贸易,甚至表示即便去天津卫效力也在所不惜。

不过,朱厚照均予以坚决拒绝,毕竟朱直年仅十二岁,朱厚照并不急于让他充当童工。

而是让朱直安心在西山研读仙籍,待其长大后再谈创业之事。

朱厚照引领赵燧至朱直面前,告知朱直这是他的新弟弟,年纪比他小一岁,希望他能好好照顾赵燧。

朱直得此同龄弟异常欣喜,将自己的宝物分予赵燧玩耍。

朱厚照将朱直拉至一旁,告诉他赵燧刚痛失双亲,处境悲惨,需对其倍加关怀。

朱直爽快应允,并询问为何赵燧未改姓朱,岂不是改姓朱更为威风?

朱厚照解释道:“赵燧的父母曾对我有救命之恩,将来他是要为赵家延续香火的,而你自小就姓朱。”

朱厚照又继续提醒朱直:“我听说你时常去找工坊里的东瀛女工挑逗嬉闹,你是本宫的义子,举止应端庄些,莫再这般轻浮随意。”

朱直曾在东瀛为人奴仆,内心对东瀛人怀有一定抵触情绪,依仗着自己身为太子义子的身份,屡屡对工坊内的东瀛女工恶作剧。

朱直困惑地反问:“何谓轻浮随意?”

朱照泓怒斥道:“你整日这般吊儿郎当,毫无修炼之态,罢了,好好照料你的胞弟赵炎,并引领他熟悉西岭的仙脉地境。待到太子宫建成后,自会将尔等一同召入其中,严加修身炼道。”

朱定渊遵命行事,立刻带着赵炎步入西岭,探寻那修炼宝地的种种奥秘。

朱照泓陡然心有所感,“流里流气”这四字似乎乃是大明王朝独有的称谓。相传此词汇源于明代刘六、刘七两人掀起的一场浩荡叛乱,二人恶名昭彰,久而久之,“流里流气”便成为了贬低他人品行的俚语。

难以置信,这其中竟会如此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