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武侠修真 > 少年江湖之童璟 > 第133章 冷静应对生活的突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3章 冷静应对生活的突变

凌了了继续道:“我家有酒,好多好多好酒。”

“嘿嘿,早说嘛”疯老道说完,伸出一只手来,开始掐着指头推算。

过了一会儿,他缓缓开口道:“此刻山中湿雾缭绕,火上面饼焦黄,这是坤卦与离卦之象,万物类像占得‘地火明夷’卦。”

“这......这是乃样意思嘞?”

“地火明夷’卦,上卦为坤代表地,下卦为离代表日。这卦象意味着太阳已经落山,天地被黑暗笼罩,前路难测啊。”

“你就说,阿爸到底在哪里?你能不能算出来?”

“地变天,离火变坎水,内卦三爻动,你阿爸运势不佳,可能有受人欺凌之难呢。”

凌了了心急如焚,站起身来就要往南方冲去。

疯老道见状连忙拉住她,“嘘!小声点!别吵醒了童璟!”

他指了指旁边睡得正香的童璟示意她冷静下来。

凌了了重新坐下,心中却是如乱麻一般纷乱。“老大也是这样子讲嘞,可是南方这么大,我咋个找嘛!”

“你放心吧丫头,卦象上还说你会得到贵人相助呢。只要你耐心等待时机成熟自然就能找到你阿爸了。”

“好吧,”她走到童璟身边的山石躺下,心中暗道:“这贵人从何而来?人又在哪点呢?”

这天夜里,童璟恍然入梦,梦中重回高峰山,澄心阁。

时值三伏,烈日当空,热浪滚滚。小元野急匆匆地穿过前庭,一路哒哒地小跑至后院,望着那干枯枯的一大片草地,他高声喊:“师父,璟哥哥,快来看看这草地,得赶紧洒些草籽才行。”

童璟被喊声引得向后院走去,心中却有些疑惑:“草籽不是应当在春天播种么?”

话音未落,妙真道长已然自小径徐步而来,他步履从容,神态自若,淡然微笑:“随时可种!”言罢,他招呼二人返回屋内,取出一袋草籽,交于小元野手中。

小元野接过草籽,眼中好奇,歪着头,望了望天空,稚嫩的声音问道:“师父,现在当真能够播种么?”

妙真道长微笑着颔首,再次肯定道:“随时!”

闻言,小元野顿时喜笑颜开,他紧握着草籽袋,兴冲冲地奔向后院。一边跑,一边口中欢呼:“撒下草籽,绿油油的小草很快就会长出来啦!”

然而,刚将一把草籽撒出,突有阵风吹来,将草籽吹得四散纷飞。

小元野一愣,嘟起小嘴,满脸不甘,转身便跑回妙真道长的屋内,气呼呼地嚷道:“师父,师父,草籽刚撒下就被风吹散了!”

妙真道长柔和地安慰:“无妨,被风吹走的草籽多半是空的,即便撒下也难以发芽。随性而为吧,徒儿。”

小元野听了师父的话,心情稍定,点了点头道:“是,师父!”然后,又哒哒跑回后院继续撒草籽。这次,他一边撒,一边用小手护着草籽,生怕被风吹走。

刚撒完草籽,还没来得及喘息,却见数只小鸟飞掠而来,争相啄食着刚撒下的草籽。

小元野大急,慌忙又跑回妙真道长的屋内,急切地喊道:“师父,师父,小鸟把草籽都吃了,这可如何是好?”

妙真道长轻抚着小元野的头顶,慈爱地说道:“草籽甚多,小鸟吃不完的。随遇而安吧,徒儿。”

小元野闻言,乖巧地应了声“是”,随即挨着童璟坐了下来,一同聆听着师父的授课。

夜晚,突然下起了暴雨,雨点噼里啪啦地敲打着屋顶和窗户。小元野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他拱在被子里撅起小屁股,忧心忡忡地说:“璟哥哥,如果大雨把我的草籽都冲走了,怎么办?”

童璟躺在他身旁,轻轻地将他从被子里提出来,为他整理好被子,温柔地安慰道:“随缘吧!草籽被冲到哪里,它都会发芽!”

没过多久,那些被小元野精心撒下的草籽,竟冒出了一片片青嫩的绿苗,它们顽强地钻出土层,将整个后院装点得生机盎然。

做早课的时候,小元野满脸洋溢着纯真的喜悦,他兴高采烈地跑到妙真道长跟前,大声嚷道:“师父,师父!我种的小草都发芽啦!”

妙真道长轻抚长须,微笑点头,赞道:“随喜你的善缘。”

他稍作停顿,目光在童璟和小元野身上流转,继续传授。

“随,非盲从,是顺其自然。在生活的洪流中,学会放下执念,无怨于命运的起伏,不躁于时间的流转,不过度追求完美,不强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顺应自然的节奏,找到内心的宁静。”

他的目光望向远方,继续娓娓道来。

“随,亦非放任,是伺机而动。在等待和忍耐中,不悲观失望,不因为困境,停滞不前;不僵化固执,愿意接纳新的可能性和机遇;不慌乱无措,能够冷静应对生活的突变。”

小元野种草籽的经历,与妙真道长的这五随教诲,让童璟铭记在心。

生活并非总是阳光明媚,一帆风顺。也有风雨交加,坎坷曲折的时候。只要能够顺应自然,把握时机,无论遭遇何种困境和挑战,都能够泰然处之、从容应对。

经过十余天的晓行夜宿,三人最终到达了凤鸣城下辖的五水镇。

这个古镇的名字源于其地理位置——它被五条江流环绕:玉带江、晶波江、故沙江、福泽江和淮韵江。这五条江流在此交汇,仿佛五仙相聚,共同赋予了这座古镇独特的魅力。

眼看古镇入口,耳畔却飘来一阵儿童笑声,那声音中充满了调皮。

“想来这就是闻名中原的小道长童璟吧。”

话语间,四道小小的身影从天而降,稳稳地落在三人面前。这是四个年纪不过八九岁的童子,身穿刺绣精美、色彩斑斓的苗服,每一处细节都显得极为考究。他们脚踏虎头鞋,鞋尖微微上翘,犹如即将捕食的猛虎。

阳光洒落,照耀在他们身上,颈间、手腕、脚踝所佩戴的银饰熠熠生辉,随着步伐的移动,发出悦耳的“叮铃”之声,宛如仙乐传耳。

这四个童子中,三个童子面庞上是孩童特有的稚嫩笑容,唯独一个显得与众不同。他举止间流露出的从容与老练,与他的年龄极不相称。

童璟看着这四个童子,神色好奇,拱手施礼道:“四位小朋友,不知找在下有何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