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评完黄昊的试卷后,各位考官便又重归安静,还时不时地看上稍远处的皇子们一眼。

最后,距离考试结束还有不到半个时辰时,三皇子刘勰却是突然举手示意。

主持人见状,便立马皱着眉头,来到他身边,问道:

“三殿下,您这是?”

闻言,刘勰却是往左右都瞥了两眼,然后才一脸傲娇地稍稍提高音量道:

“本殿下要交卷。”

刘勰想提前交卷也是受黄昊启发,他虽觉得黄昊不可能这么快就答完了,但这并不妨碍让他来装这个逼呀。

果然不出他所料,坐他身边的几位皇子一听他这么说,皆是对他投来了几分复杂的眼光,让他好不得意。

见刘勰竟是又想提前交卷,主持人便让他稍等,自己则是又去询问考官们的意见。

杜仲叶一听是刘勰这个废物想提前交卷,想也不想便怒斥了一声——

“不想考直接让他走人便是!”

杜仲叶这一声不可谓不大声,在场众人皆是听得清清楚楚。

就连正在专心答题的皇子们也被他这一声吸引了注意力。

听他这么一吼,原本还一脸得意的刘勰瞬间就满脸通红,尴尬得那叫一个坐立难安。

毕竟杜仲叶说这话的语气,怎么听也不像是允许他提前交卷,倒像是允许他不参加皇子考核。

最后,也不需要主持人再跟他说一遍了,他自觉就低着头,拿着手中的卷子,假意复查了起来。

然而,此时他心中却在盘旋,待他荣登大宝之时,就是杜仲叶九族尽灭之时。哦不,他要诛杜仲叶十族!

......

次日未时。

今日皇子们需在承天殿考核皇子处理时事的实操能力。

今日与昨日不同的是,除了考官们和主持人外,刘契也会到场。

待众人到齐后,主持人先是对各位行礼,然后也不废话,便开始念起了本轮考核的规则。

“今日考核的是各位殿下对时事的应变能力。我朝如今有三大困惑,一,税制改革虽已取得良效,阻碍之力渐弱,但仍有许多歹人偷税漏税。”

偷税漏税自古以来都是奸商“分内之事”,也是自古以来都难以根治的难题,这都是因为——

越是有钱的人,他就越是贪钱。

“二,我国如今日益强盛,已有隐隐远超姜、旻之势,但远远无法同时抵御两国的共同入侵。”

一听这第二点,黄昊便知道,这题是他父皇刘契亲自出的,毕竟刘契想一统天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三,随着科举取士规模扩大,官员冗余问题愈发凸显,部分州县甚至出现‘一县五丞’的乱象,不仅耗费巨额俸禄,还导致政令推行拖沓、推诿扯皮频发。”

官员冗余问题也是一个难题,因为官员大多都有派系。

“一县五丞”这种情况,甚至就有可能是五人分属不同派系。

他们相互掣肘,所以才会导致政令推行拖沓、推诿扯皮频发。

而这个问题的难点便是——人多的派系权势更高,自然更乐于出现这种官员冗余的现象。

而想提出“裁员”的一般都是寒门官员,他们势单力薄的,自然不是派系官员的对手。

“三个困惑,需各位殿下先手写解决思路,待一个时辰后,陛下会挑选提问,殿下们需以稿纸上所写作答。”

先手写再口述,制定这样的规则,一是刘契不可能每个皇子都问一遍,所以让他们手写答案。

二是为了让皇子们在答题时,可以看着自己的笔记作答,让他们答得更为顺畅。

三是为了防止有人投机取巧,将他人的答案稍作修改,然后拿来自己用。

“如无疑问,各位殿下便落座答题吧。”

闻言,各位皇子都不是傻子,自然早已将这简单的题目铭记在脑子里。

待他们落座之后,便看着桌上的稿纸深思熟虑了起来。

黄昊也看着桌上的稿纸,然而他的第一个念头却是——

“第一个困惑是啥来着?”

......

一个时辰过后,刘契坐在龙椅上,慢慢扫视着他的儿子们,最后将目光看向了刘焞。

“刘焞,你给朕说说,这第二个困惑,你是如何作答的?”

刘焞见他父皇第一个就点了他,心中也是有些欣喜。

他不敢怠慢,便立马回道:

“回父皇,儿臣以为,要想以一国之力压制姜、旻两国,实属困难,还不如从拆解他们的联合之心入手。”

刘焞这个答案算是不错,只要姜、旻不联合,以他大汉现在的实力,便无需担忧外患。

以他这个答案还可看出,刘焞只能做守成之君,而非开疆拓土之主。

黄昊也认为刘焞答得不错,但是他知道,这个答案并不是刘契想听的。

果然,刘契在听了他的回答后,只是随意点了点头,便追问道:

“那如何才能拆解他们的联合之心?”

听到这个问题,刘焞面上依旧沉静,抬手整了整朝服下摆,便不慌不忙地继续回道:

“回父皇,只要姜、旻二国不将我国视作心腹大患,其自然不会抱团结盟。因此儿臣以为,我国虽日益强盛,不妨暂收锋芒,行藏拙之策。”

藏拙之策,乃成大事者的隐忍之智。古往今来不知多少枭雄豪杰擅长行此策略。

刘焞此策虽好,但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要隐忍到何时?

隐忍到大汉能以一国之力压制两国?那得等到什么时候?

如果不想一统天下,就算大汉国力强盛,被姜、旻视作心腹大患,那大汉完全可以发个不会攻打他国的声明,又何必行这藏拙之策?

刘契当然也明白这点,若是藏拙期间,无法寻得“以一敌二”之法,那对他来说,便是无用。

不过他也知道,刘焞有此想法只是因为刘焞并没有一统天下的想法,所以这回答也算不上是错。

于是,他便对着刘焞点了点头,说了一声——

“嗯,不错。”

随口夸了一句后,刘契便将目光对准了刘勰。

“刘勰,你也说说这第二个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