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隆庆中兴 > 第1990章 纷纷奏疏纷纷事(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90章 纷纷奏疏纷纷事(二)

朱载坖在南京,虽然有太子监国,但是内阁之间的斗争也是非常之激烈,张居正这个首辅的位置坐的太久,很多人都对他不满了,尤其是张四维的晋党,因为张居正独霸相位,有些过分了,虽然张四维一向表现的很恭顺,但是张居正很清楚,张四维是一直觊觎这个首辅的位置的。

现在朱载坖在南京,太子监国,张居正虽然是首辅,但是张四维这个次辅加上背后的晋党,实力还是不俗的,再加上张居正近年以来一直多病,所以已经多次向朱载坖乞休了,朱载坖的回复是等到南巡回来之后再说,张居正也只得坚守在岗位上。

不过张居正也请求朱载坖增加内阁成员,以应对后张居正时代,这点朱载坖也是认可的,现在内阁张居正、张四维、申时行、沈鲤、余有丁、罗万化六人,看似阁员不少,但是干活的人不够,朱载坖认为王锡爵在倭国也还干的不错,于是下旨兵部尚书、安东都护府都护王锡爵加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入阁预机务,通政使方逢时加兵部尚书出镇倭国,兼安东都护府都护。

同时吏部尚书杨巍乞休之后,吏部尚书的人选出缺,事关天官,自然是现在各方关注的对象了,张居正属意的是梁梦龙和王国光,而张四维属意的是王国光,申时行等人力推的是陆光祖,大家都是各有想法,朱载坖没有命令吏部廷推,而是从南京直接下达了命令,原南京兵部尚书梁梦龙升任户部尚书,原户部尚书王国光升吏部尚书,原南京礼部尚书陆光祖任通政使。

王国光是张居正的铁杆,同时被晋党视为自己人,但是朱载坖很清楚,王国光这个人很聪明的,一旦张居正去位,他就是朱载坖的人,因为王国光很清楚,他在晋党中的地位是不如王崇古和杨俊民的,有这两人在,他们肯定是要压制王国光,再加上他和张居正的关系,与其如在晋党中当配角,不如投靠朱载坖才是正道。

同时朱载坖还下达命令,原礼部左侍郎杨时乔调任吏部左侍郎署流外铨选院,吏部左侍郎陈经邦升任礼部尚书,这样的话对于部院重臣予以了一轮调整。

而在安南,得到朱载坖上谕之后的刘綎也率军南下,直取临安府,不过这次郑松也学聪明,以重兵驻防蓝江,不使官军南下,蓝江现在只能够通行小船,而且安南军队在各处渡口设防,还构筑了工事,已经了望台、烽火台等,用以防备官军的渡江行动,刘綎派人详细查探了蓝江的实际情况,发现其东坡地势陡峭紧逼海岸,西坡平缓向湄公河阶地倾斜,山脉沿线存在多处低矮隘口,构成东西向交通要道。天然将安南隔成南北两部分。

由于安南以重兵设防,官军几次小规模的渡河行动都没能够成功,尤其是在靠近临安府的渡口处,这里虽然水深不过六尺,但是由于安南军队再次重兵设防,官军多次渡河都被安南军队用弓弩等打回来了,刘綎于是和俞咨皋商量了之后,一方面请求沐昌祚调动官军的重炮前来,一方面调武功中卫,要求他们准备浮桥,帮助官军渡河。

安南人在渡口修建了工事,以阻挡官军渡河,但是蓝江本就不宽,尤其是临安府附近的蓝江,不到一里半的宽度,官军的三十斤重炮完全可以够到对岸安南人的工事,这也是现在官军陆地上最大的火炮了,除了三十斤火炮之外,还有就是一些臼炮和开花弹,也被沐昌祚调给了刘綎,原本这些火炮都是为了升龙府所准备的,没想到现在用上了。

这些火炮运输麻烦,所以往往不适合野战使用,但是对于这种工事的打击是很不错的,刘綎一方面命令武功中卫砍伐树木,准备制造浮桥,同时等待官军的重炮抵达,而郑松得知官军大军来到之后,也亲自前来查看,同时将自己麾下最精锐的黎朝御林军也带来了一万,这些所谓黎朝御林军,确实是安南军队中的精锐,他们装备有甲胄、弓弩和部分火绳枪,是安南军队中装备最好的,而且也都是老兵,在攻灭莫氏的战斗中都是立下过大功的,除此之外,还有陆续从北方逃来的散兵游勇,也被郑松加以收编,现在郑松麾下又有了十五万大军,而且阮氏也提供了一批武器,郑松认为守住蓝江不成问题。

而官军等到重炮运抵之后,就开始构筑炮兵阵地,对于安南军队在蓝江对岸所构筑的工事予以摧毁,逼迫安南人后退,郑松当然明白官军的意思,官军这是准备渡河了,直取临安府了,而郑松认为击其半渡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所以将他麾下的两万御林军全部调来了,还将他之前四处搜罗的火器都装备给自己的御林军,准备击其半渡。

刘綎对俞咨皋说道:“郑松是把我们当成燕军了?孙子有言,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

俞咨皋也是笑着说道:“郑松只知道击其半渡,不知道韩信之败龙且也!”

官军不断以重炮扫荡对岸的安南军队据点,就是想要为官军搭建浮桥提供条件,而且官军一直没有动用臼炮和开花弹,因为开花弹数量不多,而且主要针对密集人员才有杀伤力,要等到安南军队密集而来的时候才是官军臼炮和开花弹的用武之时。

刘綎下令招募敢死队,和武功中卫的工兵们一道去搭建浮桥,这确实一个九死一生的任务,安南军队绝对不会放任官军搭建浮桥从容渡河的,这些敢死队员要掩护武功中卫的工兵搭建浮桥,同时为大军渡河创造条件,刘綎和俞咨皋从全军中选拔了善于技击的千余勇士,披双层铁甲和刀牌,携带大量手榴弹,与工兵们一道渡河,搭建浮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