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隆庆中兴 > 第2249章 卷甲用兵安西极(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49章 卷甲用兵安西极(八)

皇太孙毕竟也已经接受了这么多年的储君教育了,对于朝堂之事并不陌生,在朱载坖的一番解释之下,他也算是明白了朱载坖对于朝廷的安排,但是他也是有些疑问的,按照朱载坖所设计的这套制度,皇帝在决策和行政过程中的作用是在降低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怎么保证皇帝的权柄不丢呢?这确实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朱载坖看着皇太孙,老怀大慰,说道:“记得朕刚刚说过的天子最重要的是什么吗?”

这点皇太孙自然是很清楚,朱载坖认为,天子最重要的就是要控制官军和钱粮,这点确实是最重要的事情,这是天子最后的手段,天子六军和内承运库是天子最后的保障,是皇帝掀桌子的底牌,朱载坖看着静静放在朱载坖案头的成祖宝剑和金令箭,幽幽的说道:“若是真的国有奸邪,你能持此剑斩之否?”

皇太孙向着朱载坖叩头说道:“皇爷爷,孙儿不孝,愿持成祖之剑,断佞臣之头!”

朱载坖高兴的说道:“如此便好!”

虽然官军和内承运库的钱粮是皇帝最后的保障,但是皇帝也不能老掀桌子啊,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够这么做的,所以除了这种压箱底的手段之外,皇帝也需要有其他的手段在制衡内阁和部院。

朱载坖向皇太孙的仔细介绍了应该怎么处理这些事情,第一个手段就是密疏,密疏是从世宗皇帝起就开始使用的制度,最开始只是亲近臣子,但是朱载坖将密疏制度予以扩大,不仅仅是内阁辅臣,还有信重的部院大臣,地方督抚、提督、总兵甚至是重要府州的知府等,都有密疏上陈的权力。

密疏是臣下向皇帝进言奏事的机密文书,撰写后不经任何机构直达御前,由皇帝亲阅亲批。保密性极强,也是皇帝离间群臣的重要手段,这点是非常之重要的,通过密疏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皇帝对密疏的重视程度高,有着优先御览的特权,真正实现了及时的下情上达。

而同时,密疏也是皇帝控制臣子的一个重要手段,实行密疏制,等同于广开言路,群臣可以直言进谏,使大臣们相互牵制,加强了皇权。密疏起到了使官员、尤其是同僚,相互告密的作用。比如一省之内,督抚、布政使、按察使都可以独自上疏密奏,那么谁还有胆量背着皇帝做不臣之事?密疏制度使得同僚变成了“特务”,谁都有打小报告的可能,自然是防不胜防,于是只好老老实实。

当然,朱载坖也要向皇太孙说明白密疏的危害以及应对的办法,密疏是皇帝离间群臣的一个工具,但是臣子们也通过密疏,有可能把皇帝当枪使,这点是绝对要加以防范的,对于这些科举卷王搞事情的能力,朱载坖是很清楚的,众多臣僚用密疏言事 , 所言内容彼此都不得而知 , 某人即使被诬陷也无处申诉 , 再加上皇帝与众臣僚的关系亲疏不一 , 有人自恃与皇帝关系较亲密 , 借以挟持上司或他人。这种事情是极有可能存在的。

所以朱载坖认为密疏所言之事,不可不信,亦不可全信,要多方查证属实之后再予以处理,密疏是皇帝的耳目,但是不能偏听偏信,这点是朱载坖警告皇太孙的,密疏只是皇帝控制朝廷和臣下的一种工具,不是搞特务政治和告密政治的工具,相反,要对于在密疏中搬弄是非的人予以严惩才行。

除了密疏之后,第二个武器就是科道,一直以来,科道和皇帝的关系都十分紧张,似乎科道官员和官员对着干已经是常态了,尤其是朱载坖即位之后,其实对于科道的打击是很重的,朱载坖对于利用科道,干涉朝廷大政,结党乱政,扇惑人心的言官,都予以了严惩,似乎朱载坖对于科道是和世宗皇帝一样的态度,就是极为讨厌。

但是实际上,朱载坖很明确的告诉皇太孙,科道是皇帝手中的利剑,之前为什么朱载坖严惩科道,就是因为科道已经成为党争的工具,权臣的走狗,所以朱载坖对于这些人予以严厉打击,但是对于科道的作用,朱载坖还是极为重视的,之前的六科已经扩充为诸科了,由翰林院官员轮流前往诸科担任给事中。

朱载坖将科道分流,诸科回归近侍衙门的职责之中,成为皇帝的近臣,真正做到天子耳目,而都察院则是朝廷重要的监察机关和法司之一,之前这些重臣们经常利用科道互相攻讦,这是朱载坖所知道,所以朱载坖对于可到动辄严惩,多次大规模的外放御史,就是为了更换新鲜血液,保证御史是朝廷的御史,而不是权门走狗。

都察院作为部院之一,负责监察内阁和各部以及地方各级官府的行政,而诸科作为专门监察机关,直接受皇帝的指挥,对于专门的领域或者是事项进行监察,完全按照皇帝的旨意办事,同时负责文书审核甚至是封驳等事项,是皇帝在近侍机构中对于内阁进行制约的部门。

经过朱载坖改革之后的诸科,无专官,无专事,奉圣谕纠劾,是皇帝的耳目,同时也是对于翰林官员们进行选拔的一种途径。通过科道的监察,对于朝廷的各级衙门加强控制,防止出现贪墨等事项。

其三就是国务会议,这也是朱载坖想出的一个办法,在朱载坖对于内阁制度化了之后,看似内阁从品级上权压各部院,但是朱载坖还是为各部院流出了一条道路,就是国务会议,是由皇帝主持的对于朝廷重大事项予以讨论的会议,看起来类似于之前的廷议,但是实则完全不同。

国务会议最大的特点是权威性,在国务会议上所作出的决定,是要被当即御批明发实施的,这样就使得内阁的决策权力收到限制,平衡内阁和部院之间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