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1代?这是陈总接手红星以来,划时代的手机,从这个手机开始我们红星才开始迈向世界,现在我们拿出了碳基芯片,再次复刻红星1意味着我们又迈向新的起点,我觉得可行。”
周博士摇摇头,“这台机非常重要,意义也非常大,在陈总心里的地位也非常高,不过陈总已经做过了复刻版,一次就够了,我们没必要再复刻一次。”
其实答案是肯定的,也早在他的心中,听周博士这么说,崔毅晨双手一摊,“那就只能请出我们的红星x老祖咯。”
调出红星x的所有数据资料,崔毅晨和周博士当场在列车上就商讨起来。
既然做,那就做得更好。
当年因为供应商,因为技术的原因,这台手机并不算完美,比如后盖的榫卯结构,好听点叫榫卯,实际上就是在塑料制品上经常见到的卡扣式,无非红星x的材质是陶瓷。
“我们现在有更好的封装技术,更好的屏幕技术,这次我们完全可以做四边等宽的极窄边框。”
“防水也要加上,当年的机械结构无法做防水,现在我们可以做到了。”
“有更轻的星尘陶瓷,能量密度更高的电池,更快的充电,更好的扬声器,马达。”
随着崔毅晨手中的触控笔在面前的平板上移动,周博士也在一旁补充,不多时一幅3d结构图就在二人的面前出现。
点按。
转动。
完美。
突然崔毅晨又想到了什么,将图纸转到顶部位置,“周博士,陈总当年拿出全面屏的设计,之所以用弹出式摄像头的机械结构,是因为我们没有屏下。”
“那现在我们有屏下镜头,完全可以取消掉这个机械摄像头了,也算是给十年前红星x一个完美的结局。”
到这里周博士沉思了一番,最后摇头说:“既然要复刻,那就尽量一比一的复刻。”
“电动弹出式前置摄像头,是我们当年的一个创举,引领那么久的弹出机械结构,也算是红星x的特色之一。”
“拥有不完美的遗憾,才是真正的完美。”
人还没有回到帝都,一些需求就提前发了回去。
当他们两个人到的时候,很多东西也都已经准备妥当。
周博士领着部门的数人一股脑都钻进了实验室里。
“驱动准备好了没有?”
“好了!马上就会传过来。”声音是从门禁处传来的,回答他的是一脸兴奋的李云华,“陆博士昨天把数据传到我那,我让小伙子们加了整整一夜的班才搞定。”
“哈哈,加一夜班?你这个月奖金怕不是全泡汤了吧?”崔毅晨哈哈笑了一声,陈总不止一次的强调过加班问题,哪个部门加班多就扣部门经理的工资,这李云华作为系统工程的部门老大,让手下的人加一夜班,奖金百分之一百要被全部扣掉。
“扣就扣吧,我认!”李云华大手一挥,毫不在意,“别说扣我一个月奖金,就算把我今年工资全扣了我都不在乎。”
说几句玩笑后,一群人就开始忙碌起来,虽然他们开发是红星x复刻版,但实际上除了外观已经和原本的红星x没有任何的关系,所有的东西都需要重新进行设计。
“红星x比现在的旗舰机要厚一些,我看可以直接采用三层主板结构。”
“三层主板?那散热怕不好做啊。”
“傻啊,我们这是碳基,碳基!哪还有以前那么多的发热量,三层绝对没问题。”
“嘿嘿,忘了,忘了。”一名工程师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他们在做设计的时候都习惯首先要考虑散热问题,热量传导不出去,再牛逼的手机都是白搭。
“扬子江4.0不是可以做异形电池吗?多层主板这里腾出来的部分空间,也可以继续加上电池,L型电池又能增加几百毫安时容量,反正厚度足够,一口气堆到一万岂不是美滋滋?”
“不行,这部分要留给影像模组,你加上电池相机怎么搞?”
“别忘了就两枚镜头,需要同时兼顾长焦,广角还有不同焦段,镜头模组尺寸比原来更大的。”
“屏幕就用roc13那块,不然用新屏幕驱动和调试又需要好久,对了,白色陶瓷我们也可以做白面板,1.12mm的极致边框,这才是真正的红星x。”
所有人都在尽情的投入设计与堆叠,反倒是周博士和李云华,崔毅晨三人在电脑前看着芯片的测试数据有些沉默。
当然,他们沉默不是因为这枚芯片的测试数据不好,反而是太好了。
“这才是10nm,就能做到1.02瓦的功耗,我简直不敢想象随着制程的升级,功耗会降低到什么地步。”
周博士看着最新出炉的数据念念有词,在刚刚的测试中,这枚芯片表现可以说是完美,多核低频功耗仅1.02瓦,平均0.83瓦。
中频为2.7瓦,高频也仅为6.3瓦。
这个功耗表现可以说是恐怖级别的,绝影9低频1.86瓦,中频4.9瓦,高频10.8瓦已经傲视群雄。
而这仅仅第二代,还是10nm的碳基绝影10,就直接爆杀了2nm的绝影9。
果然,这根本就不是一个时代的东西,也根本无法对比。
“浮点运算和AI能力继续测试一下,陆博士表示这枚芯片性能提升不大,但是在AI能力上会有质的飞跃。”
红星手机开发实验室的众人继续测试和做工程机的设计,而陈某人也在等待着他们的好消息,自己是做手机起家的,别说什么碳基芯片了,哪怕是现在来一个光子芯片,量子芯片,陈某人也会第一时间放在手机上。
必须手机首发。
什么其他更需要的地方。
靠边站。
周博士和崔毅晨去魔都陈尘早就知道,他们拿回来绝影他也知道,不过陈某人并没有催促什么,等他们做好工程机自然会摆在自己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