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察琅嬅挥了挥手,示意水仙退下。
看着水仙离去的背影,她的心中却并不轻松。
那只藏有零陵香的镯子,一直以来都是她的一块心病。
她担心如懿会发现其中的秘密,一旦被如懿知晓,那自己可就是有实打实的罪证在她的手中了。
如今如懿被打入冷宫,富察琅嬅觉得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可以趁机收回那只镯子,以绝后患。
贵妃手上的镯子她早已收回,如今再收回如懿的,从此她富察琅嬅便再没有什么把柄了。
六月初,阳光明媚,微风拂面,正是出游的好时节。
皇上率领着一群妃嫔和太后,浩浩荡荡地前往圆明园。
皇上如今后宫的妃嫔本就不算多,这次出行,大家几乎全部到齐,除了那些实在不得宠的妃子外,其他人都有幸一同前往。
圆明园果然名不虚传,这里比紫禁城中要凉爽许多,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而且,在这里,众人可以相对随意一些,不必像在宫中那样拘泥于众多的规矩。
富察琅嬅作为皇后,自然要展现出她的大度和贤良。
她吩咐下去,让妃嫔们每隔五日来请安一次即可,这样大家就能在圆明园里好好放松一下。
皇上对富察琅嬅的这一举动非常满意,觉得她不愧是贤后贤妻,如此体贴入微,让他倍感欣慰。
妃嫔们都来到了圆明园,阿哥和公主们自然也不会缺席。
其中,璟瑟公主最为兴奋,她每日在圆明园里尽情玩耍,乐此不疲。
其实,先帝在世时,璟瑟也曾来过圆明园,但那时她年纪尚小,对这里的记忆早已模糊。
如今,璟瑟已经七岁了,对园子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对每一处景致都兴致勃勃。
永琏却与众人不同,即便身处圆明园这样的游乐之地,他也毫无玩乐之心,每日里只顾埋头读书写字,从不懈怠。
若不是富察琅嬅执意要带永琏出去游玩,恐怕他会整日都沉浸在书房之中,与书卷为伴。
时光荏苒,如今的永琏已然八岁,这个小小的少年已逐渐成长为一个风度翩翩的模样。
他谦逊有礼,举止大方,温润如玉,宛如谦谦君子,任谁见了都会夸赞一声好。
这一日,天空湛蓝,微风拂面,天气凉爽宜人。
皇上和富察琅嬅一同前往海岳开襟,去探望那些在此读书的皇子们。
这海岳开襟乃是圆明园内一座极为秀丽的宫殿,它坐落在湖水之上,四周碧波荡漾,风景如画,令人心旷神怡。
自从来到圆明园后,皇上便特意将皇子们安排在此处读书。
这样一来,皇子们既能远离紫禁城的繁文缛节,稍作放松,又能在这优美的景致中静心学习,不必像在宫中那般整日辛苦。
富察琅嬅与皇上手牵着手,缓缓步入海岳开襟。殿内,师傅和皇子们见到二人到来,纷纷起身,跪地行礼,齐声高呼:“
儿臣叩见皇阿玛,皇额娘。”
“都免礼吧。”皇上面带微笑,语气随和地说道。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眼前的两个儿子,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欣慰之情。
大阿哥是哲妃所生,如今已经十岁了,个头比同龄人稍高一些,眉眼间透露出一股沉稳之气,俨然已是个小大人的模样了。
而二阿哥则是皇上的嫡子,不仅天资聪颖,更是孝顺谦和,深得皇上的喜爱。
“皇子们读书可好?”皇上转头看向教导皇子的师傅,关切地问道。
师傅连忙躬身施礼,恭敬地回答道:“回皇上,大阿哥和二阿哥都非常勤奋好学,学业进展十分顺利,大阿哥性格沉稳,读书认真,而二阿哥更是天赋异禀,过目不忘,将来必定会有一番大作为。”
皇上听了师傅的回答,满意地点点头,目光不由自主地在二阿哥永琏身上多停留了片刻,眼中流露出满满的赞许之意。
其实,在此之前,这几位教导皇子读书的师傅就不止一次地夸赞过永琏。
他们都说永琏天资聪颖,记忆力超群,几乎可以做到过目不忘。
皇上对嫡子的重视程度远超常人,尤其是对永琏,更是视如珍宝。
永琏自幼便在皇上的亲自教导下成长,皇上对他的品性可谓是了如指掌。
自从大清建国以来,每一任皇帝都并非嫡出,这让皇上心中不禁产生了一个念头:若自己将来的万里江山能够由嫡子继承,那岂不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如此一来,不仅能彰显嫡长子继承制的正统性,更能让自己的皇位传承显得名正言顺。
而永琏的资质和才能,也足以担当起这份重任。
皇上凝视着永琏,心中的这个念头愈发坚定。
————————————————
夜幕悄然降临,华灯初上。
富察琅嬅静静地坐在软榻上,手中捧着一本书,正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
这时,连翘轻手轻脚地走过来,在富察琅嬅耳边轻声说道:“皇后娘娘,海官女子已经在远瀛观侯着了。”
富察琅嬅闻言,缓缓抬起头,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淡淡的讥讽笑容。
“这海兰,还真是能屈能伸啊,为了她的‘姐姐’,可真是不惜一切代价呢。”富察琅嬅心中暗自思忖道。
前几日,富察琅嬅便连翘禀报,说是海兰自从皇上来了圆明园之后,就每天都精心打扮自己,然后在圆明园里四处闲逛,似乎是想要偶遇皇上。
富察琅嬅微微一笑,心中立刻明白了海兰的算盘。
她自然一直都没忘了在圆明园的海兰,而且为了乌拉那拉氏,海兰可是不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