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明末:从土匪到列强 > 第678章 北方异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场会议之后美洲大陆空前团结,各阶层各种族的人都以徐承昊马首是瞻,大家都很清楚,只有北美王和藩王府存在,这些诺言才能兑现。

海量的物资和黄金被运往军需处,各工厂喷云吐雾加紧生产工作,为了提高效率,工坊内由原来的六个时辰两班倒变成四个时辰三班倒,一方面工厂主们发现这样可使生产效率提高,至于成本则由数量庞大的印第安义工承担,这些人都是各部落派出的,连工资都不需要发。

与此同时。

印度洋上的大夏远程军中,“青龙”级超级战列舰上,大夏太子徐承麟负手而立眺望着汪洋大海,在这艘旗舰周围皆是密密麻麻的各色舰船,其中有一些从马六甲基地赶来的补给船。

超级战列舰是远比一等战列舰更加庞大和拥有恐怖火力的存在,其体型堪比一座山峰,层层叠叠的大口径舰炮二百多门,额定载员六百余人,以六台大型蒸汽机为动力且外围覆有铁甲,是一艘船便可灭一小国的存在。

传统木材强度显然无法维持这么大的自重,故而大夏造船局依仗先进的冶炼和锻轧技术,于战舰的关键之处采用了金属结构,但建这么庞大的船绝非易事,整个帝国也只有南方造船局拥有足够大的船坞。

在海军的十年计划中,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超级战列舰将会陆续下水,不过至今为止只有青龙和朱雀两艘船服役,其余两艘仍在建造中,这是真正的帝国重器,而这次远征军便携带了一艘。

“郑帅,你说这次平叛能成功吗?”

郑元秋双鬓灰白,数十年的军伍生涯使他苍老了许多,挺拔的脊梁也变得有些佝偻,海上湿气很重,其膝盖时常会隐隐作痛,作为大夏开国元勋的他如今担任帝国海军元帅一职,并兼任参谋次长,是当之无愧的海军第一人。

闻听太子之言郑元秋笑了笑,声音有些沙哑,“我大夏战无不胜,此次亦当如此。”

“只是...”

“只是什么?”徐承麟回过头凝视着这位老将,他对此人非常尊敬,但郑元秋却摇了摇头没有说话,眉宇间流露出一丝忧愁。

此时的甲板上除了这二人和站岗的水兵之外,还有几个远征军中的中高层,例如南海舰队先锋将军施世纶,此人乃是海军世家,其父便是帝国海军上将.渤海舰队司令施琅,后者于多年前曾率军攻克澳洲,郑森兵败后自裁。

另有南海舰队陆战队总兵官杨熙虎.帝国西南方面军第五师师团长蓝武等,后者曾因抢炮事件犯下大错,曾被军部法办降职,现属于坚定的太子党一员。

这些年徐承麟也没少发展自己的人脉,他为人温良恭谦颇有君子之风,又是帝国储君,光凭借这层身份便拥有许多支持者,在朝廷里,南书房三大执政大臣中的颜昭和杜维宪都是他坚定的支持者,此外还有诸如左玉清.欧阳杰两位行走大臣,以及帝国商务部总务曹嘉文等等。

对于太子结党一事夏皇徐晋是心知肚明的,但并未说什么,帝国的储君需要拥有自己的班底这很正常,有着元老们的支持,徐承麟将来才更容易坐稳这个位子,甚至私下里他还会鼓励太子多与军内高层亲近。

但也只有太子有此殊荣,徐晋共拥有七子四女,除了尚未成年的公主皇子外,光就番的便有四子,而对于这些皇子皇女而言,结党却是触碰不得的高压线,识相点的都会尽量与大臣将军保持距离。

放在普通人家,徐晋此举便属于典型的偏袒,似乎对其它子女不公,但这毕竟是帝王家,是没有公平可言的,帝国的皇帝只能有一个,而这个人只能是太子,所有的一切都是在给他一个人铺路。

好在太子徐承麟性情温良,作为长子的他人缘很好,与兄弟姐妹的关系都不错,这让徐晋这个当父亲的很是欣慰,死后的事情他无法控制,但有生之年实在是不想看见子女自相残杀,然而他却没想到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而且来的如此突然。

茫茫大海中满是枯燥和乏味,偶有风暴和骇浪袭来,但凭借坚实的船体远征军亦能从容应对,即使损失几艘小船也不影响大局,数月时间一晃而过,距地目的地已走出一半的路程,而在远离舰队的帝国本土,此时却发生了一件紧急军情。

“陛下,刚刚得到消息,沙俄三十万大军已于前几日倾巢南下,意图不明。”

这日,正与南书房群臣讨论政务时,忽有军部高层传来一个意外的消息,闻听此讯南书房诸大臣一片哗然,而夏皇徐晋则在短暂的沉默后脸色铁青:

“意图不明?这帮杂毛都南下了还意图不明!”

“立刻召集诸参谋议事!”

沙俄的出兵非常突然,这些年其实夏国与其之间的关系并不恶劣,偶尔双方使团还忽有往来,徐晋不是不想征服这片土地,只是因为帝国如今的疆域实在太大,已经有些消化不良了,而向沙俄用兵的话意味着还需扩军,毕竟就算打下来还需要维稳,这对帝国财政是一个考验。

但没想到对方会趁着夏帝国内乱之际先动手,而今大夏虽然在辽东和蒙古驻有三个军团近四万人,但其中一半都是没打过仗的新军,要应付这三十万沙俄大军绝非易事,事关重大不容有疏忽,否则辽东将会沦陷,致使朝鲜也会变得异常危险。

对方的突袭很快,帝国西部的军团要扼守西域门户,徐晋不愿轻易动用,只能从东部调集兵力增援,而在确定此战之主将时参谋部中却吵得不可开交,自大夏立国之后建立功勋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少,因此谁也不愿意放弃这个难得的机会。

“别争了。”

徐晋被这帮家伙吵的头疼,目光扫过众人后沉声道:

“此战,朕要御驾亲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