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病娇女总裁爱上我 > 第624章 孙可望降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西军与大乾联合抗清后,原属大西军的将军李定国,身份转为大乾的将军,他所统领的部队,也随之成为大乾的军队。

永历六年初,清廷下令孔有德从广西、吴三桂从四川出兵,两路夹击,大举进攻贵州。

同年三月,李定国在云南昆明誓师出征。大军经贵州进入清军占领的湖南后,连战连捷,先后攻克沅州、靖州、武冈等州县,直至宝庆府。镇守宝庆的清将沈永忠难以抵挡李定国大军,弃城而逃,李定国顺利攻占宝庆府。进攻贵州的孔有德得知消息,急忙回师守卫桂林。

六月,李定国率军攻克全州,不久便兵临桂林城下并将其围困。七月初四,桂林被收复,镇守桂林的孔有德走投无路,自焚而死。李定国入城后,诛杀孔有德全家,除年仅十八岁的女儿孔四贞侥幸逃出桂林外,其余一百二十余口不论男女老幼皆未能幸免。此后,孔四贞一路颠沛流离,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来到了大清的国都北京。

昭圣皇太后听闻她的悲惨遭遇后,心生怜悯,于是将其收为养女,并且封为和硕格格。

当时,秦良玉正率部在广西深山中与清军周旋。因清军实力强盛,秦良玉数次作战失利,甚至几度阵亡。

但每一次她都能奇迹般地复活过来,继续领导她的部队与清军作战。

这种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让秦良玉的士兵们对她充满了敬畏和钦佩。他们坚信只要有秦良玉在,他们就一定能够战胜敌人。

就在秦良玉与清军苦苦周旋之际,一个好消息传来——李定国率大军进入了广西。秦良玉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顿时燃起了希望的火焰。她知道,援军终于来了!

于是,秦良玉毫不犹豫地领兵出山,与李定国的大军会合。两支队伍合兵一处,士气大振,开始对清军展开大规模的反攻。

永历六年六月,清军接连攻占高州府、廉州府、雷州府与琼州府。

面对这股攻势,身处海南岛的大乾将军杜永和决定降清,一同在当地的吴文献、江槱等一众大乾官员也随其投降。

四府沦陷后,巡抚张孝起逃往龙门岛,清军旋即攻陷该岛并将其擒杀。

此外,时年九十八岁、早已退休的前任廉州知府凌云翼,在廉州城破后遭清军杀害。凌云翼身为大乾昭熙帝龙小羽后妃凌麦穗的父亲,虽年事已高,仍心怀家国,愿为大乾抵御清军、守卫疆土,最终以身殉国。

永历六年六月初六,苏清雪为林翔诞下一子,取名林瑞祥。

李定国与秦良玉合兵后,战力大增,先是收复广西全境,继而挥师北上,攻入湖南,一路上,军队锐不可当,连克数座城池。

永历六年十一月,李定国和秦良玉在衡州之战中重创清军主力,阵斩敬瑾亲王尼堪,顺势收复了湖南大部分地区。

永历七年,二人率军出征广东。大军初期进展顺利,成功收复了部分失地,然而在后续进攻新会时,却遭遇了清军的顽强抵抗,先后三次围攻新会均未能攻克。

大乾军队不仅损失惨重,而且士气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面对如此艰难的局面,李定国和秦良玉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决定退兵,前往南宁进行休整。

永历九年八月,永历帝龙邦济不堪忍受孙可望的骄横跋扈,授意朝臣吴贞毓联合其他对孙可望不满的大臣,暗中召李定国前来护驾。不料此事泄露,孙可望震怒之下,将吴贞毓等参与其中的十八位朝臣全部凌迟处死。

永历九年十二月初五,李定国率军从南宁启程,北上安龙府救驾,秦良玉则留镇南宁,稳固后方;十年正月二十二日,大军抵达安龙府。

随后,李定国亲自护送永历帝前往云南昆明,同年三月初六,永历帝安全抵达昆明。

另一边,因李定国大军北上,清军趁机反扑,大举进犯广西。一时间,广西各地接连沦陷,唯有秦良玉镇守的南宁,没有被清军攻破。

永历十一年九月,孙可望率大军进攻昆明,李定国率军迎敌,双方在曲靖展开激战。关键时刻,孙可望的部将白文选临阵倒戈,紧接着,其他士兵也纷纷效仿他,倒向了李定国的阵营。孙可望眼见大势已去,只得率领着仅存的十余骑仓皇逃走。

十月,孙可望降清。

同年十二月,清军攻占南宁。

秦良玉坚守南宁已有两年之久,但最终还是无法抵挡清军的猛烈攻势,城池沦陷。至此,广西全境再次被清军占领。

城破之际,秦良玉力战殉国,却如过往那般再度复活。醒来时,残城已被清军接管,她当即收拢散兵,退入周边山林,以游击之策继续对抗清军。

永历十二年二月,清军吴三桂部、瓜尔佳·卓布泰部、爱新觉罗·洛讬部三路大军攻贵州,一路推进顺利,四月占贵阳、六月取遵义,逐步控制贵州各地。十月,爱新觉罗·多尼率军来援,四路清军于贵阳会合。

十一月,洛讬部清军留守贵阳,其余三路清军入攻云南。

十二月十五日,李定国率领军队,护送永历帝龙邦济从昆明撤离。

昆明的百姓们听闻清军即将兵临城下,联想到此前清军屠城的暴行,恐惧万分,纷纷决定跟随永历帝一同出逃。

苗寨的长老得知消息后,也打算带领族人与昆明百姓一道行动。

林翔与苏清雪,也带着父母二老随队撤离。这一天,夫妇二人牵着七岁的儿子林瑞祥,身后跟着年迈的父母,与苗寨众人及众多昆明百姓一道,跟随着永历帝的队伍,缓缓离开了昆明城。

队伍刚走出不远,林瑞祥就忍不住回头,望向身后的昆明城门。

“阿爹,”林瑞祥扯了扯林翔的衣角,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我们还能回来吗?”

林翔低下头,看着林瑞祥那满是纯真与忐忑的脸庞,嘴唇动了动,刚想说“会的”,可话到嘴边,却又像被什么哽住,缓缓咽了回去。这些年,他们从江阴逃到福州,从桂林逃到昆明,每一次离开一座城,都以为是暂时的,却再也没回去过。

苏清雪蹲下身,轻轻将林瑞祥拢入怀中,柔声道:“瑞祥乖,等咱们找到安稳的地方,以后总有机会回来的。”

她的声音有些发虚,似乎连她自己都不相信这句话。

林瑞祥心里清楚母亲是在安慰自己,可他没像大人那样被绝望裹住——小小的心里反倒憋着一股劲,暗暗想着:总会回去的,总有一天,我要重新站在这座城门前。

永历十三年正月初三日,清军攻占云南昆明。

永历帝一行人自昆明撤离后一路西行,途中,李定国与永历帝不幸失散,双方在混乱局势下失去联络。最终,李定国率部撤退至勐腊继续抗清,而永历帝则进入缅甸境内避难。

林翔一行五人随着永历帝的队伍行至中缅边境。

这时,林翔停下脚步,对身旁的苏清雪说道:“清雪,要不我们就到这儿吧。再往前,可就踏入缅甸境内了。”

苏清雪闻言也停住脚,语气坚定地说:“再走就是异国他乡,这一步,不能迈。”

林瑞祥攥紧衣角,仰着小脸看向父母:“阿爹阿娘,我们不去缅甸!就留在这儿,总有一天能回家的!”

苏阳重重颔首,声音里满是执拗:“对!咱绝不走!守在边境,脚下好歹还是大乾的土地;踏出这步,就成了无根的人。这异国他乡,咱不去!”

李百合也连连点头,眼中透着对故土的眷恋:“是啊,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土窝。就算在边境苦守,也比寄人篱下、看旁人脸色强!”

紧接着,林翔一家找到苗寨长老,说明他们想留在边境、不随皇帝进入缅甸的想法,同时也希望苗寨族人能和他们一起留下。

苗寨长老听后,心里十分赞同这个提议。他随后将此事告知族人,大多数人当即表示赞成;少部分人虽心存犹豫,但在众人的劝说下,也不再反对。

就这样,苗寨众人决定和林翔一家一起留在边境。

之后,他们离开永历帝的队伍,沿着边境一路前行。不知走了多久,前方出现了一个村落。上前询问后才知,这里是芒秀村,一座坐落于中缅边境的傣族村寨。寨民得知他们是逃难而来,热情地安排众人住下。

自此,林翔一家五口便在芒秀村安定下来,开始了新的生活。

永历十三年四月,郑成功率十七万大军自厦门北上,途中与张煌言、龙崇跃所部会合。三路大军合兵共二十万,以郑成功为主帅,正式誓师北伐南京。

七月初九日,联军进抵南京仪凤门外。南京守将郎廷佐决意诈降,派人向郑成功递交降书,声称愿献城投降,但需时日准备。郑成功应允了这一请求,随即对南京城采取围而不攻的策略。清廷趁此时机迅速调兵遣将,此后十多天里,清军援兵陆续抵达。待郑成功察觉中计,局势已无法挽回。

七月二十四日,郑成功率领联军与清军展开决战,最终联军大败,二十万大军溃不成军。郑成功、张煌言、龙崇跃被迫仓皇南逃,待撤回厦门时,军队仅余五万。北伐至此宣告失败。

李定国后来得知永历帝已进入缅甸,便决心将其迎回。

此后,李定国与白文选多次进兵攻缅,要求国王莽达交出永历帝,却始终未能如愿。

永历十五年正月初七,大清皇帝爱新觉罗·福临驾崩,享年二十三岁。

正月初九,爱新觉罗·福临时年八岁的儿子爱新觉罗·玄烨在太和殿即皇帝位。

皇太后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被尊为太皇太后。

赫舍里·索尼、纳喇·苏克萨哈、钮祜禄·遏必隆、瓜尔佳·鳌拜四位大臣受先帝遗命辅佐新帝。

永历十五年五月二十三日,缅甸国王莽达的弟弟莽白在廷臣支持下发动宫廷政变,处死莽达,自立为王。

七月十八日,莽白将永历帝身边的文武官员及随从骗至咒水河畔杀害。

永历十五年九月,清廷命吴三桂领兵入缅捉拿永历帝。

林翔一家得知此事后,决定离开芒秀村,前往勐腊避难。

芒秀村的傣族与苗族民众也跟随林翔一家一起撤离。

十月十三日,众人从芒秀村出发前往勐腊。

十二月初五日来到勐腊。

自此,林翔一家便与同行的傣族、苗族百姓一道,在勐腊定居下来。

永历十五年十一月,白文选降清。

永历十五年十二月,郑成功率军收复了被荷兰殖民者占据的台湾岛。

永历十五年十二月初一,吴三桂率清军兵临缅甸国都阿瓦城下,逼迫缅甸国王莽白交出永历帝。莽白迫于清军压力,遂将永历帝及其眷属一并交予吴三桂。

随后,吴三桂率军离开缅甸。

永历十六年四月十五日,吴三桂在篦子坡杀害了永历帝龙邦济及其眷属。

永历十六年五月初八,郑成功在台湾岛去世,享年三十九岁。其子郑经继续奉大乾为正朔,沿用永历年号,坚持抗清事业。

同年六月二十七日,李定国在勐腊病逝,享年四十二岁。到了九月,李定国之子李嗣兴献出勐腊之地降清,并将父亲麾下的部众全部交由清军接管。

十月初一,吴三桂率领清军进入勐腊。

清军踏入勐腊后,强令当地百姓剃发易服,留起辫子。林翔一家以及众多傣族、苗族民众,纷纷奋起抵抗,最终全被清军杀害。

这些遇害的人后来在台湾岛上的赤崁城复活,之后他们便在此地定居下来,开启了新的生活。

龙景铄、龙景逵、龙景厚三兄弟也因抵抗清军而惨遭杀害,他们死后在广西深山中的秦良玉军营里复活。

三兄弟醒来后,便与秦良玉相认,此后一同投身抗清斗争。

永历十六年十一月十三日,龙崇跃在金门病逝,享年四十五岁。

永历十七年十月,清军攻占金门与厦门;同年,清军大举进攻夔东一带的抗清势力,刘体纯、郝摇旗等人先后战死。

永历十八年五月二十四日,钱谦益在常熟去世,不久后,柳如是自缢殉节。七月十七日,张煌言在悬嶴岛被清军俘获,随后被押往杭州受审,九月初七在杭州遇害。同年八月初五,清军将李来亨率领的大顺军余部围困于茅麓山。李来亨突围不成,又不愿投降,最终率全家自焚而亡,大顺军余部至此被彻底剿灭。也是在这一年,夔东一带的地主武装、义军、摇黄武装等所有抗清势力,均被清军剿灭。

此时,全国范围内的抗清势力,除了在广西深山中的秦良玉与龙景铄、龙景逵、龙景厚三兄弟,以及在台湾岛的郑经外,其余皆被清军剿灭。

面对这两股残存势力,清军多次出兵进攻,却始终未能将其剿灭。

转眼间,四年过去了,到了永历二十二年。

这一年,林瑞祥十七岁,即将与苗族女孩灵溪悦成婚。

灵溪悦是苗寨长老的小女儿,年长林瑞祥三岁。二人可谓是青梅竹马,早在昆明时,他们便时常相伴玩耍;后来从昆明到勐腊,再到赤崁城,两人始终相伴在一起,感情十分深厚。

如今林瑞祥到了适婚年龄,灵溪悦决定和他成婚。双方父母对此非常赞同,于是定下婚期,就在永历二十二年五月初八。

成婚当日,林瑞祥和灵溪悦在双方父母的注视下,在苗族、傣族乡亲们的声声祝福里,拜堂成礼。待到暮色降临,婚礼仪式落幕,两人相携步入装点一新的洞房。

烛火摇曳中,林瑞祥坐在床沿,目光温柔地落在灵溪悦身上,语气满是郑重与深情:“溪悦,自我们儿时相伴,我便认定了你。往后岁月,无论风雨,我都与你一起面对。”

灵溪悦眼中闪着泪花,“瑞祥,我也愿与你生死相依,不离不弃。”

婚后,林瑞祥和灵溪悦夫妻二人琴瑟和鸣,相互扶持,日子过得甜蜜且安稳,令人心生艳羡。

时光悄然流转,一年后,灵溪悦欣喜地发现自己怀有身孕。怀胎十月,一朝分娩,在永历二十四年八月初十这一天,灵溪悦为林瑞祥诞下一名男婴,二人满心欢喜,为孩子取名为林靖安,祈愿孩子一生平安顺遂,也盼望着这乱世能早日安宁。

永历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李明睿去世,享年八十七岁。

永历二十七年十一月,清廷镇守云贵的平西王吴三桂在昆明城举兵反清,三藩之乱自此开始。

永历二十八年正月二十四日,白文选去世,享年六十岁。同年三月,清廷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州城反清。

永历三十年十月二十九日,清廷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在广州城病逝,其子尚之信接替其父镇守广东,不久起兵反清。

与此同时,镇守广西的孙延龄,镇守陕甘的王辅臣也起兵反清。

永历三十一年,孙延龄被吴三桂杀死。

永历三十二年三月,吴三桂在衡州称帝,同年八月十八日去世,其孙吴世璠继位。

永历三十四年,尚之信被清廷处死。

永历三十五年,王辅臣病逝,同年冬,清军占领昆明城,吴世璠自杀。

永历三十六年正月,清廷将耿精忠凌迟处死。

三藩之乱到此结束。

期间,秦良玉和龙景铄、龙景逵、龙景厚三兄弟趁乱出山,意图恢复大乾江山,可惜最终被清廷击败,只能再次退回深山当中。

台湾岛的郑经也趁机发动反攻,最终以失败收场。

郑经于永历三十五年去世,其子郑克塽嗣位。

永历三十六年八月,清廷入山攻打秦良玉及三兄弟。

四人率军反击,成功击败清军。

永历三十七年六月,大清皇帝爱新觉罗·玄烨任命施琅为将,调集大军,大举进攻台湾岛。

郑克塽闻讯,急命刘国轩统领台湾水师,在澎湖列岛布防。

六月二十二日,清军与台湾水师在澎湖列岛展开大战,刘国轩战败降清。七月十三日,施琅率军登陆台湾岛;十五日,郑克塽降清。

施琅随即进入赤崁城,颁布剃发易服令。林翔一家与苗族、傣族民众坚决抵制,纷纷拿起锄头反抗清军,最终全被清军杀害。不久后,清军占领了台湾岛上的所有土地。

至此,大清完成全国统一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