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让吴王恼怒的是,蒙天鸿在信件中特别强调,一定要尽量活捉梁策,哪怕是死了,也要见到尸体。这无疑给吴王增加了巨大的压力,因为他不仅要面对梁策的逃脱,还要承担无法完成蒙天鸿交代任务的后果。
此时此刻,梁策如惊弓之鸟般逃离,吴王深知自己已无力追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梁策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视线之中。这一错失,意味着吴王彻底失去了将梁策绳之以法的机会。
要知道,蒙天鸿向来不会轻易指名道姓地去抓捕某个人,而此次他却如此特别地要求捉拿梁策,足见此事的重要性非同一般。吴王心中暗自懊恼,自觉辜负了蒙天鸿对他的信任,一时之间,情绪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令他几乎气晕过去。
然而,事已至此,再多的懊悔也无济于事。吴王强压下内心的波澜,决定写一封告罪信,向蒙天鸿如实禀报这一情况。
就在这一夜之间,皇城的天空仿佛也随着梁策的叛逃而变色。原本应该高高在上、受万人敬仰的梁策,竟然在夜幕的掩护下,仓皇出逃,成为了联合盟国的通缉要犯。
正所谓“树倒猢狲散”,梁策这一逃,那些曾经追随他的势力顿时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境地。面对如此变故,他们惶恐不安,根本不敢有丝毫的抵抗之心,纷纷绞尽脑汁地想要摆脱与梁策的关系。有的甚至不惜亲自前往吴王那里,告发梁策的罪行,以换取自身的安全。
由于梁策的不战而逃,皇城幸运地避免了战火的洗礼。原本可能会被打乱的皇城秩序和法规,也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了正常。皇权重新回到了吴王的手中,他也再次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一切都在蒙天鸿的掌控之中,他的计划如同天衣无缝的蛛网,将所有的人和事都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然而,这张网并非完美无缺,其中唯一的瑕疵便是梁策未能被成功抓捕。
尽管如此,蒙天鸿在梁杠杠的领地却进展得异常顺利。他轻而易举地掌控了这片土地,梁杠杠的属下们眼见大势已去,纷纷做出了各自的选择。一部分人选择离开,远离这场权力的风暴;而另一部分人则明智地向蒙天鸿投诚,希望能在新的统治下保住自己的地位和生命。
蒙天鸿并没有对这些人赶尽杀绝,他只是将一些首要的罪犯逮捕归案,对于其他从犯则暂时放过一马。这种宽容的态度使得梁杠杠的领地迅速恢复了平静,人们开始逐渐接受新的统治者。
在将梁杠杠的领地安排妥当之后,蒙天鸿马不停蹄地继续他的南疆之行。他的目的地是边关的城池,那里是越国与联合盟国的交界地带,也是局势最为紧张的地方。
当蒙天鸿抵达边关城池时,他立刻展开了行动。他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力,将那些混入土匪中的越国士兵一个一个地揪了出来,让他们无所遁形。这些越国士兵原本企图在混乱中浑水摸鱼,但蒙天鸿的出现让他们的阴谋彻底败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