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山鸡紧接着追问:“那么,史密斯,如果我想要和勃泥岛取得联系,你是否知晓一些更为便捷且安全的途径呢?”

史密斯无奈地摇了摇头,回答道:“目前来说,我暂时没有想到其他更好的办法。”

“我与你联系时,都是通过发电报的方式,这已经是我目前所能想到的最为快捷和便捷的方法了。”

山鸡听闻后,脸上露出些许失望的神色,他轻轻摇了摇头,叹息道:“我原本还以为阿美莉卡作为全球科技最为先进的国家,会有一些我所不知道的方法呢!”

史密斯见状,略感尴尬地解释道:“我们国家确实拥有许多先进的科技,但其中很多都仅仅应用于军事领域,尚未在民用方面得到广泛普及。”

山鸡敏锐地察觉到了史密斯的表情变化,他立刻意识到自己刚才说的话可能有些不太恰当,于是连忙补救道:“史密斯,你看这样如何?”

“你带我出去四处逛逛,顺便品尝一下你们国家的美食,也算是尽一下你作为地主的情谊嘛!”

史密斯听后,脸上的尴尬之色顿时消散,他欣然应允道:“当然没问题!”

“走吧,我这就带你出去享受美食,一定会让你充分领略我们国家的美食文化!”

山鸡在跟史密斯一起出门前,特意嘱咐一个小弟,让他前往电报局,给坤钿港发一份重要的电报。

电报的内容是告知对方自己已经安全抵达阿美莉卡,并询问是否有新的指示。

一切安排妥当后,山鸡和史密斯一同来到了一家餐厅。然而,当食物被端上桌时,山鸡的心情瞬间跌入谷底。

原来,史密斯带他来吃的竟然是西餐!而山鸡对西餐可谓是毫无兴趣,甚至可以说是厌恶至极。

尽管心中万般不情愿,但山鸡深知不能让史密斯察觉到他的真实想法,否则会伤害到对方的感情。

于是,他强颜欢笑,努力装出一副很享受的样子,将那块牛排艰难地送进了嘴里。

好不容易吃完这顿让人难以下咽的西餐,山鸡如释重负地回到了下榻酒店的房间。他刚刚踏进房门,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一名手下便匆匆赶来汇报。

“堂主,我已经成功与坤钿港那边取得联系了,这是那边传回来的电报。”手下毕恭毕敬地说道,随即将手中的电报递给了山鸡。

山鸡接过电报,迅速展开阅读。

只见电报上赫然写着:芳兰人民军已经顺利完成了对勃泥岛北部沙越劳和沙巴地区的占领,并俘虏了沙越劳和沙巴地区之间勃泥地区驻扎的约翰牛士兵。

看完电报的内容,山鸡不由感到一阵头大,他现在已经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白了,他可是研究过国际关系,约翰牛跟阿美莉卡可是铁杆盟友。

芳兰人民军竟然俘虏了约翰牛的士兵,这可真是个大新闻!

如果这个消息被阿美莉卡人知道了,那后果可不堪设想啊!他们肯定会在与自己谈判时,提出一些非常苛刻的条件,这对自己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然而,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山鸡也别无他法,只能硬着头皮去面对了。

毕竟,这已经是既成事实,再怎么懊悔也无济于事。

至于为什么关学宗没有提前跟山鸡沟通进攻沙越劳和沙巴这两个地区的事情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时间太紧迫了。

如果不能赶在山鸡跟阿美莉卡官方见面之前将这两个地区拿下,那么等获得阿美莉卡的支持后,再对北部的沙越劳和沙巴地区发动攻势,恐怕就会引发更多的麻烦和事端。

所以,在进攻北部沙越劳和沙巴地区之前,关学宗可是做足了功课的。

他仔细研究了何雨柱发给他的电报,经过深思熟虑后,他觉得反正都是要获得阿美莉卡的支持,就算真的攻打了北部沙越劳和沙巴地区,无非也就是多付出一点代价而已。

而芳兰人民军在向勃泥地区发动进攻时,其作战方式与攻打沙越劳和沙巴地区并无太大差异。

尽管勃泥地区驻扎着约翰牛士兵,但当他们与芳兰人民军交火后,约翰牛驻勃泥岛的指挥官却果断地选择了投降。

这并非因为他不想带领士兵抵抗,而是实在无法抵挡芳兰人民军凶猛的攻势。

他深知,一旦真正展开战斗,自己的生命随时都可能被一颗子弹或一发炮弹夺走。

在这种情况下,保命成为了他首要考虑的因素。

于是,在这位指挥官的带领下,约翰牛驻扎在勃泥地区、负责为该地区提供保护的 1200 名士兵毫不犹豫地向芳兰人民军投降了。

对于这些投降的约翰牛士兵,芳兰人民军并未加以刁难,而是按照正常对待战俘的方式进行管理。

当芳兰人民军开始对沙越劳和沙巴地区发起进攻时,马来联邦的首都瞬间陷入了紧张的氛围之中。

一封封紧急电报从这两个地区飞速传来,犹如一道道惊雷,震撼着马来联邦政府的每一个人。

然而,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马来联邦却显得束手无策。这个刚刚成立仅两年的国家,其军事实力异常孱弱,根本无法与芳兰人民军相抗衡。

据统计,整个马来联邦的军队数量加起来竟然还不到3万人!

而在其首都所在的区域,能够调集的陆军士兵更是少得可怜,总数加起来都不超过1万人。

如此微薄的兵力,又怎能抵挡得住芳兰人民军的猛烈进攻呢?

更为糟糕的是,马来联邦本土与沙越劳和沙巴地区之间横亘着一片辽阔的大海,两者之间的距离超过了600公里。

这意味着,即使马来联邦有足够的军队可以派遣,也没有足够的海军力量将这些军队安全地运送到勃泥岛。

在这种情况下,马来联邦的元首易卜拉欣心急如焚,他紧盯着对面的首相安瓦尔,满脸愁容地说道:“安瓦尔,我们绝对不能坐视不管啊!”

“敌人已经打到我们家门口了,我们必须采取行动,绝不能让他们轻易占领我们的沙越劳和沙巴地区!”

“元首,以我们自身的力量而言,恐怕难以有所作为。若要有所行动,恐怕只能求助于约翰牛人了。”首相安瓦尔面色凝重,满脸愁容地说道。

元首易卜拉欣眉头紧蹙,他深知约翰牛人的性格,不禁担忧地说道:“然而,以约翰牛人的脾气,我担心他们必然会借机提出诸多苛刻的条件。”

安瓦尔稍作思考,提议道:“我认为,我们可以先向约翰牛人提及沙越劳和沙巴地区被攻占之事,观察他们的态度如何。”

易卜拉欣点点头,表示认同这个想法,但随即又面露忧色,追问道:“若是约翰牛人愿意无条件援助我们,那自然再好不过。”

“可万一他们趁机狮子大开口,提出过分的要求,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面对元首的疑虑,安瓦尔思索片刻后回答道:“如果约翰牛人果真如此,我建议不妨直接与芳兰人民军展开谈判,看看是否能够通过谈判来解决沙越劳和沙巴地区的问题。”

元首易卜拉欣眉头皱得更紧了,追问道:“那么,倘若在谈判过程中,芳兰人民军坚决不肯放弃对沙越劳和沙巴地区的占领,你又有何打算呢?”

“如果对方执意不肯放弃对沙越劳和沙巴地区的占领,那么我们不妨索性放弃这两个地区。”

“毕竟,当初为了拉拢沙越劳和沙巴地区加入联邦,我们已经做出了诸多让步,尤其是中枢每年都要向他们提供巨额的补贴。

“然而,回顾这两个地区加入联邦的这两年,我们发现,如果当初没有将它们纳入联邦,我们的发展或许会更为顺利。”

“事实上,按照他们加入联邦时签署的协议,我们与他们之间原本就是相互隔绝、不能往来的。”

“如此一来,如果我们再为了他们而向约翰牛人让出更多的利益,恐怕只会让我们的处境变得更加不利。

“可是,就这样无缘无故地失去如此广袤的国土,我们又该如何向民众交代呢?万一引发民众的不满和抗议,后果恐怕不堪设想。”元首易卜拉欣一脸无奈的说道。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民间对于当初为了拉拢沙越劳和沙巴地区,中枢究竟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其实并不知情。”

“如果让民众知晓中枢当年所做出的让步,恐怕会引发轩然大波,民众可能会对吸纳沙越劳和沙巴加入联邦一事表示强烈反对。”

“毕竟,这些让步可是中枢付出巨大的利益,一旦曝光,必然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争议。”

“如今,沙越劳和沙巴已经被芳兰人民军彻底占领,要想收复这两个地区,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不仅需要付出巨大的人员伤亡代价,还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然而,以中枢目前的财政状况来看,根本无力承担如此高昂的成本。”

“更为棘手的是,芳兰人民军占领的区域并非仅仅局限于沙越劳和沙巴这两个地区,他们的势力范围还涵盖了爪洼国的大部分地区。”

“爪洼国作为一个拥有比咱们还强军事实力的国家,其核心区域爪洼岛与勃泥岛的距离相对较近。相比之下,我们与勃泥岛的距离则要远得多。”

“尽管如此,爪洼国却并未派遣军队前往勃泥岛对芳兰人民军发动进攻。”

“这其中的原因,我认为很可能是他们对芳兰人民军的真实战斗力有着清晰的认识。”

“或许,芳兰人民军的实力远超我们的想象,使得爪洼国不敢轻易与之正面交锋。”

“爪洼国军方高层也怕一旦派兵到勃泥岛就会出现重大伤亡,到时候总得有人会作战失败负责。”

说到这里,安瓦尔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是在思考接下来该怎么说。

他深吸一口气,接着说道:“所以,我的建议是,我们最好先等上一天或者两天,等我们收集到更多关于沙越劳和沙巴那边的情报之后,再跟约翰牛人进行交谈。毕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

安瓦尔的语气十分诚恳,他继续解释道:“而且,就算我们决定要对沙越劳和沙巴展开行动,这也绝对不是一件能够在短时间内就看到结果的事情。”

“这需要我们进行精心的策划和准备,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万无一失。”

元首易卜拉欣认真地听着安瓦尔的话,他的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过了一会儿,他缓缓地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安瓦尔的看法,“安瓦尔,你说得有道理。援助沙越劳和沙巴的事情确实不能操之过急。”

易卜拉欣稍稍沉默了一下,然后接着说:“我觉得我们可以先等明天看看有没有新的情报传回来。”

“如果到时候还是没有新的消息,那我建议我们召开一次统治者会议,大家一起坐下来,共同商议讨论如何解决沙越劳和沙巴的问题。”

安瓦尔对易卜拉欣的提议表示赞同,他说:“我完全赞成您的提议,元首。”

“说不定约翰牛人已经知道了沙越劳和沙巴那边发生的事情,如果他们真的在意我们,肯定会主动跟我们联系,来帮助我们解决沙越劳和沙巴发生的事。”

“到时候我们就可以化被动变主动了。”安瓦尔一脸自信的说道。

而就在易卜拉欣跟安瓦尔在元首官邸商讨如何解决沙越劳和沙巴的事前一周,马来联邦首都的街头巷尾却突然掀起了一阵热议。

人们纷纷议论着沙越劳和沙巴加入马来联邦时,联邦政府究竟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在一家热闹的茶馆里,一个好事者正故作神秘地对一同喝茶的同伴说道:“昨晚我听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幕消息。”

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足以引起周围同伴的注意。

说完,他还警惕地环顾了一下四周,似乎生怕有人偷听。

而一旁的同伴显然已经被他的话勾起了好奇心,迫不及待地追问道:“什么消息啊?你搞得这么神神秘秘的,大家都是多年的老朋友了,你有什么不能说的呢?”

那人见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然后压低声音继续说道:“你们知道前两年加入联邦的沙越劳和沙巴地区吧?”

“当初联邦政府为了拉拢这两个地区加入联邦,可是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呢。”

“哦?联邦政府都付出了什么代价啊?”同伴们的兴趣愈发浓厚,纷纷凑近他,想要一探究竟。

“当沙越劳和沙巴决定加入联邦时,联邦政府给予了他们一系列令人惊讶的特权。”

“这些特权不仅包括可以保留自己的法律和司法系统,还能自主控制移民政策,甚至连国旗和国歌都可以保留。”

“更重要的是,他们将获得更多的财政分配和税收回扣,这无疑会给这两个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听到这些条件,同伴们不禁惊呼起来:“什么?竟然有这么多条件!”

他们对这样的优厚待遇感到震惊,毕竟在其他州,这些特权是无法想象的。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财政分配和税收回扣的增加。这意味着沙越劳和沙巴地区的居民在缴纳相同税款的情况下,能够享受到更多的福利和资源。

相比之下,其他州的居民则无法享受到这样的好处,这无疑引发了一些不满和争议。

此外,除了沙越劳和沙巴两地的居民外,其他州的人如果想要去这两个地区工作,竟然还需要打申请。

而且,如果不打申请,最多只能在那边逗留短短 3 个月。

这种限制让人感到匪夷所思,毕竟在同一个国家内,人们通常可以自由流动,而不需要如此繁琐的手续。

这样的规定使得沙越劳和沙巴地区与其他州之间产生了明显的差异,让人不禁质疑这是否还是同一个国家。

这种情况在其他国家中是极为罕见的,因此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当越来越多的马来民众开始热议沙越劳和沙巴加入联邦这一话题时,联邦政府对这两地所做出的承诺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于是乎,各种观点如潮水般涌现,人们纷纷在这个话题中掺杂进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然而,这看似自然而然的讨论背后,实则隐藏着一只看不见的黑手——锦衣卫北镇抚司。

正是他们在幕后操纵,才使得这个话题在马来联邦迅速升温。

在锦衣卫北镇抚司密探的巧妙引导下,越来越多的马来民众开始将自己生活不如意的原因归咎于联邦政府对沙越劳和沙巴地区的过度补贴。

这种观点在人群中逐渐传播开来,形成了一种舆论导向。

一周之后,当这种舆论已经发酵到一定程度时,锦衣卫北镇抚司的密探们再次出手。

他们适时的在坊间散布一个惊人的消息:沙越劳和沙巴地区已经被芳兰人民军所占领!

这个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马来联邦引起了轩然大波。

锦衣卫北镇抚司密探则在坊间散播如果要重新夺回这两个地区,联邦政府至少需要派遣十万大军前往勃泥岛,而要训练这么多军队起码需要几亿甚至十几亿吉特。

据估算,如此庞大的军费开支,平均到每个马来人身上,恐怕就要高达数百吉特。

人们开始恐慌,担心联邦政府会因为收复这两个地区而耗费巨额军费。

这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而且在锦衣卫北镇抚司密探散播的消息中,即使有十万大军,也未必能够顺利地收复沙越劳和沙巴这两个地区。

毕竟,从马来联邦的中枢到沙越劳和沙巴地区,需要进行跨海作战,而且这一距离超过了 600 公里。

要知道,就连实力强大如阿美莉卡,在二战期间进行登陆作战时,都伤亡惨重,死伤人数高达数十万人。

相比之下,马来联邦的军事实力显然要逊色许多。因此,这十万大军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遭遇全军覆没的厄运。

更糟糕的是,马来联邦的本土人口仅有四五百万。这意味着,平均每 10 个家庭就需要派出一个人去打仗,而且这些人很可能一去不回。

这样的征兵比例无疑会给每个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和巨大的心理压力。

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锦衣卫北镇抚司密探散播的消息犹如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马来联邦的十三个州。

尽管马来联邦政府尚未公开宣布要征兵以收复沙越劳和沙巴,但这个消息已经在民间引起了轩然大波。

底层民众已经打心眼了彻底抗拒联邦政府收复沙越劳和沙巴的事。

甚至很多民众认为,既然沙越劳和沙巴已经被他人占领,那又何妨呢?

这样一来,他们正好可以趁机摆脱这两个沉重的包袱,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加轻松自在。

毕竟,这两个地方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并没有太多实际的利益可言。

马来联邦,尽管其名称中带有“联邦”二字,但实际上它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

在这个国家里,国家的元首并非通过选举产生,而是从九位世袭苏丹中挑选出来的。

更重要的是,这个选择范围仅限于这九位世袭苏丹,其他人根本没有机会参与其中。

而在那些拥有世袭苏丹的州里,最高的统治者便是这些世袭的苏丹们。

他们拥有绝对的权力和地位,对于州内的事务拥有最终决策权。

相比之下,联邦政府的职责主要集中在国家层面的管理上,对于地方州的具体事务则基本不会插手干预。

对于那些自出生起便高高在上的苏丹们来说,他们与底层民众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隔阂。

他们生活在奢华的宫殿中,享受着无尽的财富和特权,对于底层民众的生活状况和想法几乎一无所知,更别提关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