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杀尽倭寇 > 第1037章 一网打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胡天佑心中一沉,厉声问道:“什么东西?送到哪里了?”

“哈哈……,我是不会告诉你的!”金一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

“金一胖,你主动交待,我可以算你立功,如果你负隅顽抗,等待你的将是严惩!”

金一胖闭上眼睛,闭口不言,摆出一副任凭处置的姿态。

在另一处行动中,战士们抓获了多名国民党特务,缴获了电台、密码本和大量文件。

从这些文件中,胡天佑找到了关键情报:一批生物样本确实已经被转移,接收方是国民党沈阳特务站,计划经沈阳转运至南京。

更可怕的是,文件中提到这批样本包括“高致病性微生物”,如果使用不当,可能造成大规模疫情。

胡天佑立即将这一情况上报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和中共中央社会部。

总部命令胡天佑不惜一切代价拦截这批危险物品,防止其落入国民党反动派手中。

一场跨越数百里的追截行动开始了。

根据文件中的线索,生物样本很可能被伪装成医疗物资,通过铁路运输。

胡天佑带领一支精干小队,搭乘军用卡车抄近路赶往可能拦截的地点。

雨夜路滑,山路崎岖,卡车多次陷入泥泞中。

胡天佑心急如焚,知道每耽误一分钟,危险样本就可能离目的地更近一步。

终于,在天亮时分,他们赶到了预定拦截点——一个名叫清河的小火车站。

据情报,运输生物样本的列车将在这里临时停靠,加煤上水。

胡天佑立即与车站工作人员取得联系,秘密控制了整个车站。

他们伪装成铁路工人和乘客,布下天罗地网,只等目标列车的到来。

上午九时二十分,一列货运列车缓缓驶入清河站。

胡天佑通过观察,确认这就是目标列车。

行动小组迅速而安静地控制了列车车头和重要位置。

胡天佑带人直奔第三节车厢——根据情报,生物样本就藏在这里。

车厢内堆满了各种木箱和麻袋。

他们仔细搜查,终于发现几个标有“医疗器械”的特殊木箱,但打开后,里面只有普通医疗用品。

胡天佑心中一沉:难道情报有误?还是对方已经察觉,中途转移了货物?

他冷静下来,重新检查车厢内的所有物品。

突然,他注意到车厢地板有一块区域的灰尘分布不太自然,似乎最近被移动过。

仔细检查后,他们发现了一个隐蔽的夹层!

打开夹层,里面是几个特制的金属容器,外面标有生物危险标志,还有日文标注的“极秘”字样。

“就是这些!”胡天佑松了一口气,立即命令专业人员小心处理这些危险物品。

经随行专家初步检查,这些容器内确实装有高致病性微生物样本,如果泄露或被恶意使用,可能造成严重危害。

任务圆满完成,危险样本被安全转移至专门设施封存。

胡天佑和他的小队受到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的通令嘉奖。

回到通化,后续清理工作仍在进行。

这次行动,共抓获国民党特务分子27人,前伪满官员15人,日本战俘中的顽固分子43人,彻底摧毁了这一危害极大的特务网络。

战俘营也进行了彻底整顿,清除了所有日方自治组织,由中国管理人员直接负责日常管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一个月后,通化的局势已经完全稳定。

胡天佑站在支队司令部窗前,望着外面熙熙攘攘的街道。

通化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人们脸上洋溢着和平带来的安宁与希望。

“天佑同志,总部来了命令。”李云龙支队长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你的任务完成了,总部要求你尽快返回社会部报到。”

胡天佑接过命令,心中涌起复杂的情感。

在通化的这些日子,他与这里的同志和百姓建立了深厚的情谊,特别是与林梅等战友在生死考验中结下的革命友谊,让他难以割舍。

“支队长,通化的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我认为隐患尚未完全消除。”胡天佑说道,“国民党特务网络虽然被摧毁,但其根基未除,很可能死灰复燃,我建议支队继续保持警惕,加强反特工作。”

李云龙点头道:“天佑同志,放心吧,我们已经吸取了教训,会建立长效机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告别仪式简单而隆重。

支队领导和同志们纷纷前来送行,表达对胡天佑的感谢和不舍。

林梅递给胡天佑一个小包裹:“胡科长,这是通化的一些特产,带给太行山的同志们尝尝,还有……”她拿出一把精致的匕首,“这是我父亲留下的猎刀,送给你作纪念。”

胡天佑郑重接过匕首,目光温柔:“林梅,谢谢你送我这么珍贵的礼物,请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珍藏,你在这次任务中表现出色,我会向组织汇报你的贡献。”

林梅摇摇头说道:“我只是尽了一个战士的责任,倒是您,胡科长,您的勇敢和智慧值得我们学习,我……”

胡天佑微笑说道:“林梅同志,革命工作不分高低,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螺丝钉,保重,希望以后我们还有机会并肩作战。”

两个人紧紧握住彼此的手,林梅眼中闪烁着晶莹的泪花。

开往沈阳的列车缓缓驶出通化站。

胡天佑靠在车窗旁,望着逐渐远去的城市轮廓,心中感慨万千。

这次通化之行,他不仅阻止了一场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暴动,还揭穿了一个更大的阴谋,阻止了生物武器资料和样本落入敌人手中。更重要的是,他深刻认识到革命胜利后斗争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列车加速,驶向初春的原野。

远方的太行山在召唤着他,新的任务在等待着他。

胡天佑闭上眼睛,养精蓄锐,准备迎接下一个挑战。

他知道,保卫新生革命政权的斗争才刚刚开始,前方的路还很长,但他坚信,只要坚守信念,勇往直前,革命事业必将取得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