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浪回道:“不用,缺什么少什么,到了长安再买就好了。”
“呃……好,那就劳烦妹妹、妹婿,照拂好家母和元儿啦!”高南福多少有些不放心,但又不好表现出来。
平壤公主微笑着回道:“哥,有我呢,你就放心好了。”
李氏看着高南福说道:“夫君,妾身不在家的这些日子,你照拂好自己和父亲大人,少让父亲大人饮酒伤身。”
高南福深情地看着李氏,温柔地说道:“放心吧,到了长安逛集市游玩时,一定要牵着元儿的手,人生地不熟的别把孩子弄丢了。”
崔氏把双手搭在孙子的肩膀上,笑着说道:“这么多大人还能看不住一个孩子,放心好了,住几天我们就回来。”
平壤公主听后,立马说道:“不行,阿妈和嫂嫂最少也要在长安住上半月才行,我要带着你们吃遍长安所有的好吃的,给你们定做漂亮的衣裳,玩遍长安,嘻嘻……”
高南福看着性格单纯善良的妹妹,还像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温柔地笑道:“好好好,那就让阿妈和你大嫂在长宁多住些日子,享享清福。”
高宝元把手中的两只灰鸽,递到了爷爷高宝藏的手中,“阿翁,你帮我先养着它们,等我从长安回来,再和它们玩。”
高宝藏接过灰鸽,满脸堆笑地回道:“好,孙儿放心,阿翁一定会替你把它们养的胖胖的。你到了长安要听话,不许淘气给姑姑惹祸,懂吗?”
“嗯,我懂。”高宝元应声点头。
平壤公主牵着侄子的手说道:“小孩子哪有不淘气的?没事,有姑姑护着你,到了长安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高宝藏站在廊下,依依不舍地看着平壤公主,声音比寻常低了几分,带着压不住的牵挂:“妍儿,想家了派人往回递信便是。”
平壤公主看向父亲高宝藏,眼底泛着软光,轻轻点头:“阿爸放心,女儿会常给父兄寄信报平安的。”
林浪拱手道:“岳丈大人,小婿告辞!”
高宝藏笑面虎一般回道:“往后常来,送别贤婿。”
“兄长别过,再会!”林浪冲着高南福拱了拱手。
高南福似笑非笑地拱手回礼:“送别妹婿,一路顺风。”
林浪看向平壤公主说道:“爱妃,你抱紧丈母大人、嫂嫂和元儿,我们现在就动身了。”
平壤公主立刻张开双臂,先将母亲崔氏揽进怀里,又伸手拽过嫂子李氏,最后把侄子高宝元搂在两人中间。
“阿妈、嫂嫂,咱们到了长安就先去吃煎饼果子、胡辣汤和小笼包、还有螺蛳粉,嘻嘻……”平壤公主开心不已。
崔氏被女儿抱得紧实,手还下意识攥紧孙子的小手,声音里带着几分发紧的期待:“妍儿,这……这仙术赶路,真能眨眼就到长安?”
平壤公主笑着回道:“嗯,陛下一念可行万里,‘嗖’地一下就到长安了。”
李氏抱紧了儿子,眼底藏着紧张,却更多是对陌生远方的向往。
唯有高宝元在妈妈怀里挣了挣,小脑袋转着看林浪,小手还挥着:“姑父快用仙术!我想看看飞到长安的样子!”
这时孙艺贞走到林浪身旁,自然地环住他的腰,下巴抵在他肩头轻笑:“陛下,我很期待看到长安街头的热闹景象。”
林浪抬手拍了拍孙艺贞的背,掌心随即亮起暖金色的光,那光芒缓缓散开,像一层薄纱似的将崔氏、李氏、平壤公主和高宝元都笼在其中。
“大家站稳些,出发喽!”
林浪话音刚落,金色光团骤然收紧,下一秒“咻”地一声,几人的身影瞬间凭空消失,庭院里只余下半空中还未散尽的淡淡金光。
只剩下高宝藏和高南福站在原地,眼睛瞪得溜圆,嘴巴半天没合上。
高南福伸手揉了揉眼睛,又往前凑了两步,看着空荡荡的庭院,声音都发颤:“嚯!这、这难道真的就是仙术赶路,一念万里?”
高宝藏喉结动了动,好半天才找回声音,语气里满是难以置信的震惊:“我的天!他们这就从安东到长安了?”
“这等天方夜谭的奇事说出去,谁能信啊?”
“若不是咱们父子亲眼看见,就算有人说出花来,我也不敢信世上真有这般仙术!”
高宝藏又往刚才光团消失的地方看了看,伸手比划了一下,还是忍不住感叹:“嚯!怪不得林浪可以带唐兵一统潮鲜半岛,原来他会仙术,并非凡人。”
高南福惊叹道:“是啊!”
“如此说来,咱们高家败在林浪手里也不屈,毕竟我们一介凡人,怎能与仙贤术士抗衡呢?”高南福似乎是彻底服气了。
高宝藏看到女儿的身影瞬间消失,脸上落寞的神情有些藏不住,他深深地叹了口气,喉间的涩意半天才压下去。
或许只有女儿远嫁的父亲,才能体会到这一刻送别女儿的不舍。
与此同时,长安西市旁的小吃街上,一阵雾气在街角散去。
林浪牵着孙艺贞的手率先落地。
崔氏、李氏和被平壤公主护在怀里的高宝元紧随其后。
脚刚沾到青石板路,一股混杂着油香、面香、酱香的热气便裹着人声扑面而来,瞬间冲散了穿越的虚幻感。
高宝元先是愣了愣,随即小鼻子用力吸了吸,眼睛“唰”地亮了起来。
小家伙挣脱开平壤公主的手就往前凑了两步,又猛地回头拽住平壤公主的衣袖,声音里满是雀跃。
“姑姑,好香啊!这些都是什么好吃的?”
平壤公主被侄子拽得笑出声,伸手点了点他的鼻尖:“别急,元儿想吃什么随便点,姑姑今天都给你买,管够!”
高宝元的目光很快被不远处的煎饼摊勾住,那铁板上滋滋作响的面糊被竹蜻蜓推得又薄又圆,金黄的蛋液一浇,瞬间腾起带着焦香的热气。
他踮着脚凑到摊前,小手指着那薄如蝉翼的煎饼,惊叹得直拍手。
“姑姑你看!这个圆圆的、像纸一样薄的是什么呀?它还会冒热气!”
平壤公主笑着回道:“这叫煎饼果子,整条街的美食小吃,都是你姑父从沪上国带来的厨艺配方,除了长安整个大唐哪里也吃不到哦。”
“姑姑,我要吃煎饼果子。”高宝元急得直跺脚。
平壤公主笑着抬手招来摊主,“老板,来一套,多放脆片,再加根油条,劳烦切成四小份。”
“好嘞!”摊主动作麻利地摊着煎饼果子。
崔氏和李氏婆媳二人,早已被眼前的景象惊得挪不开脚。
只见青石板路两侧摆满了摊位,有的支着红漆木架,挂着油亮亮的卤味;有的架着铁锅,煮着滚沸的羊汤。
还有摊主正在烤冷面。
卖土家饼的摊位。
卖小笼包的摊位。
大锅现炸的油条、甜饼圈,芝麻团,连空气里都飘着甜香的油香。
总之是各种各样的现代美食和小吃,都被林浪引进到了大唐长安,大大丰富了古代的饮食种类和餐饮文化。
崔氏抬手捂住嘴,眼底满是惊叹,“天呐!我们居然真的一下子,就从千里之外的安东来到了长安!”
李氏拉着婆婆的胳膊轻声说:“阿妈你看,这长安的小吃竟有这么多种,咱们安东哪见过这样的热闹?”
崔氏也不住地点头,目光扫过一个卖奶茶的摊位,看着摊主往竹筒杯里舀着雪白的奶霜,又撒上红色的果干,语气里满是感慨。
“以前只听人说长安繁华,却没想到连街边的吃食都这么讲究,小吃种类这般丰富。”崔氏有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
林浪从旁边摊位买了两杯温热的奶茶递过去:“丈母大人、大嫂,你们尝尝这个,叫珍珠奶茶,甜而不腻,很好喝的。”
“谢谢妹婿。”李氏接过插着吸管的竹筒杯,尝了一口珍珠奶茶,立马称赞道:“哇,此饮品味道甚好!”
崔氏接过瓷杯,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又低头闻了闻杯里飘出的奶香,尝了尝珍珠奶茶的味道,啧啧称奇:“好喝,只是这奶茶里的珍珠能吃,似乎不是普通的珍珠?”
孙艺贞笑着说道:“这里面的‘珍珠’是用糯米做的,吃起来滑溜溜的,味道好极了。”
林浪看向孙艺贞问道:“爱妃,你喝珍珠奶茶吗?”
孙艺贞凑近林浪耳语,眉眼弯弯地回道:“我没吃过你们夏国风味的蒸饺和小笼包,我想尝一尝是什么味道。”
“好啊!”林浪带着孙艺贞,往十米处的小笼包摊位走去。
平壤公主已经把摊好后,切成四小份的煎饼果子,分给了侄子、大嫂和母亲。
高宝元接过煎饼果子咬了一大口,脆皮的咔嚓声混着面香在嘴里散开,他含着食物含糊地喊:“好吃!比阿娘做的米糕还好吃!”
很明显,小家伙因为是第一次吃来自现代的津门特产饮食,一口就被征服了味蕾。
热腾腾的煎饼果子外皮酥脆可口,咬上一口爽口十足,李氏尝了一口,也觉得好吃极了。
看到母亲崔氏也觉得煎饼果子好吃,平壤公主笑盈盈地说道:“今天我们把这一整条街的美食吃个遍,嘻嘻……”
“姑姑,你给我这一小份煎饼果子太少了,也不够吃呀!”
平壤公主温柔地回道:“元儿,你不能一样小吃就吃饱了,你得留着点肚子,每一样小吃都吃一点,才能尝遍美食街的味道哦。”
“嗯,我知道了姑姑。”高宝元像是像小馋猫一样,吃得那叫一个香。
平壤公主开心甜笑道:“走,我们也去和陛下一起吃小笼包,有小葱猪肉馅的、牛肉馅、还有韭菜鸡蛋馅的,可好吃啦!”
崔氏跟在女儿的身旁,看着长安小吃街热闹繁华的景象,对高句丽故国灭亡有些惆怅若失。
但看到孙子和儿媳李氏都很开心,崔氏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不为别的,只因她看到女儿平壤公主生活的很好,不禁感到很欣慰。
就在这个时候,李氏看到两名长安的女子,居然穿着丝袜和牛仔背带短裙,脚上穿着高跟鞋,整个人都看傻了。
她急忙一把用手捂住了儿子的眼睛,震惊道:“长安的风尘女子穿的这是什么呀?这…穿成这样就出门,这也太有伤风化啦?”
崔氏看到长安街头,有女人穿丝袜短裙,同样像是看见外星人一样,替对方感到脸红。
平壤公主见势,忍不住笑道:“嫂嫂你误会了,那些穿丝袜短裙的不是风尘女子,是大唐时兴的时尚新穿搭。”
“陛下从沪上国进货,在长安开了很多家‘杀马特’品牌服装店,这些你们眼中那些穿着奇装异服的女子,都是现在大唐最潮流的杀马特少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