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众倭寇,听到赏银一百两,顿时来了精神。
个个手提盾牌,手提倭刀,打着火把,吼叫着,冲上前去。
火光中,王辅臣终于看到了倭寇的大纛旗,以及大纛旗下,穿着金光闪闪甲胄的第五军团长堀田正盛。
真是踏破铁屑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连杀两阵的王辅臣,越战越勇。看见大纛旗,更是来了精神。
身后一万多三千营兄弟,也个个精神抖擞,以天朝上国的目光、睥睨眼前的倭寇。
万马奔腾,冲杀而进。
是明军的铁骑厉害,还是堀田正盛和一众倭寇的倭刀锋利。
顷刻之间,就见分晓。
冲在最前的一众明军骑兵,充分发挥战马的冲劲。
速度不减,不避倭刀。
在倭寇挥出倭刀的时候,也同时伸出手中的长枪、长槊。
咔嚓......马首被砍,战马摔倒!
噗嗤......长槊穿胸,甲胄破碎!
明军兄弟滚翻在地!
一众倭寇穿枪而亡!
第一波撞击之后,一众倭寇,不被明军捅死,就被摔倒的战马撞翻。
又被后面的战马碾压踏过,纷纷踩为肉泥。
堀田正盛看着眼前残暴一幕,想组织兄弟射箭,已来不及。
明军和倭军,已经完全搅乱作一团。
无数火把,也随着倭寇的倒下,而掉落地上。
一眼看去,只能分辨出:马上是明军,马下是倭军。
王辅臣一直盯着堀田正盛,手中豹纹枪,再次暴击。
眼前倭寇,在骑着高头大马、且高大魁梧的王辅臣面前,显得尤其矮小。
王辅臣豹纹枪,几乎都是对着倭寇的脑袋攻击。
巨大的枪尖,犹如重锤,一枪砸到,就爆裂开来,红色一片、白色一片,貌若樱花。
“倭酋,拿命来!”
王辅臣杀开一条血路,对着堀田正盛,一枪刺出。
堀田正盛大惊,急忙挥刀,一刀格挡。
“当.......”的一声炸响,堀田正盛手中倭刀,被王辅臣一枪磕飞。
堀田正盛大恐,立马转身,撒腿就跑。
一众亲兵,也跟着堀田正盛转身,逃离瘟神王辅臣。
王辅臣策马追杀,从倭寇背后,连捅十数人。
再抬头,火把早已熄灭。黑夜里,王辅臣再难寻到堀田正盛。不知是被刺死了,还是逃走了。
不过,那杆大纛旗,还在黑夜里矗立。
王辅臣大怒,咣当......一声,抽出腰间绣春刀,策马冲去,一刀劈下。
咔嚓......一声响,第五军团的大纛旗,立马倒了。
大纛旗一倒,倭寇更是胆气全无,纷纷溃散。
万幸,黑夜里,只要避开明军战马,就能得活。
王辅臣暴击杀穿三阵的时候,吴三桂、吴三辅、夏龙山正带着两万关宁铁骑,给扬州城西门的倭寇,最猛烈一击。
扬州城内,看援军杀到,得知使命完成。田虎、张能立马率领两万兄弟,也策马从西门杀出。
西门围堵倭寇,瞬间遭遇四万明军的前后夹击。
机敏些的,立马逃跑。
木讷些的,立即成了明军枪下鬼魂。
田虎的虎头錾金枪,张能的昆仑槊、夏龙山的铁背枪、吴三辅的长柄大刀,砍起倭寇,犹如砍瓜切菜。
一众明军,也个个忙着抢人头。
众人杀得兴起之际,叮叮叮.......黑夜里,突然一阵鸣镝之声响起。
吴三桂、吴三辅、夏龙山、田虎、张能、王辅臣一声叹息,只得收住刀枪。
“撤......”一众猛将,不敢违拗崇祯皇帝的旨意,极不情愿喊出撤退的命令,立马向临津江方向后撤。
看明军撤走,惊魂未定的堀田正盛,还以为是假的。
待派出哨探核实清楚,堀田正盛才长舒一口气,嘴里骂道:
“狗日,敢偷袭老子。”
“有种,你别跑啊?”
骂完一通,这才率领大军,连夜进驻扬州城。
一清点,一战竟然折损了两万多兄弟,实在让人心疼。
堀田正盛的记得,德川家光的命令,是让他围城,围而不攻。待德川家光大军前来,再聚而歼之。
可明军主动出击,内外夹击,他也没办法。
总不能,他攻下扬州,反败为胜,还被责罚吧?
惊忧之际,抓破头皮,堀田正盛终于想出一个绝妙主意。
那就是:尾随明军,追击明军,把明军赶下临津江去喂鱼,或者赶过临津江、赶出朝鲜,也算是大功一件。
打定主意,在天刚刚亮的时候、未等德川家光大军抵达,堀田正盛派人将捷报传给德川家光之后,立即带着八万倭军上路,向临津江追击前进。
既要跟明军保持一里的距离,又要追着明军的步伐,就像一群狗仔。
扬州府到临津江,也是八十里的距离。
德川家光最先接到捷报,一眼就看穿本质,看得一阵窝火,怒吼:“狗日的堀田正盛,把明军放跑了,还大言不惭,给老子报大捷?”
“等追上他,定叫他好看。”
尚可喜也叹息一声:“大将军,明军已经胆寒,个个想着逃命。”
“这次,估计是歪打正着。趁堀田正盛将军立足未稳,冲了出去。”
“奶奶的,不管怎么说,放走明军,就是不应该!”德川家光依然气愤不已。
“看来,只能期待堀田正盛将军,在临津江堵住明军了。”尚可喜也深觉惋惜。
“狗日的,坏老子大计!要是追不上、堵不住,老子叫他好看。”德川家光越说越气得快要吐血。
水原没围住,他忍了!
汉城没围住,他又忍了!
扬州没围住,他实在忍无可忍啊!
“大将军,现在,怎么办?”第一军团军团长松平信纲,急忙问道。
“还能怎么办,给我继续追!”
“老子还担心,堀田那狗日的,中明军埋伏呢。”
德川家光一声令下,第一军团、第三军团将近十九万大军,连扬州城都没进去歇歇脚,又迅速启程,直接向临津江追击而去。
追到半路,一直心情郁闷的德川家光,终于拨开云雾见青天、守得云开见月明,终于收到一个天大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