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世界只能待在监护仓里,动都不能动,智能空间里倒是能上蹿下跳。
现在知道怎么回事了,心里总是有一种异样的感觉。
顾瞻甚至异想天开,琢磨着能不能把小伙伴们的数据复制一份。
每个伙伴都在现实中制作一个躯体,俗称AI智能机器人。
智能空间里,一些伙伴被万魔宗的老家伙给杀了,是否找到数据。
问小七,没有得到想要答案,就是三个字“不知道”
“难道要找开发组吗?”
“不知道”
其实应该是问题不大,要不然小七是怎么能一起伴随着出入智能空间。
小七不知道答案应该是正常,有这么一句话,叫做训练智能大模型。
设计之初,不管是大到智能空间本身的运行,小到里面角色的一举一动,比如顾瞻所遇到的一切有思维的角色,都是赋予了一定程度的智能。
这种所谓的智能就是开发的时候所赋予,但是人类本身行为和思维就是复杂多变特点。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也是很复杂。
人类和人类之间,因为各种原因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别,从而产生各种纷杂的结果。
正所谓人类制造的产物,都会带有人类和社会特性。
人工智能的起始,可以理解为冰冷数据是运行,需要和真实的人类,各种不同思维差别的人类之间进行交互。
这种训练更类似于人类从出生,见识到了眼前的世界,会进入学习状态。
不管是主动或者被动的学习,其实一直是处于一种学习状态。
作为人类制造产物的人工智,同样处于这种状态,只不过比人类婴儿的起点高太多了。
同样需要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才能无限接近人类理想中的人工智能。
只不过人类称呼的人工智能,有些方面的学习速度太恐怖,远远不是人类所能够企及。
这就是顾瞻出事前,对人工智能的浅显理解,还是有一定帮助和好处,知道这些结论了,自己不至于因为不知道原因,造成情绪剧烈波动。
俗称发疯。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事情着急不得,顾瞻自己还都是这个熊样。
顾瞻猜测,对于智能空间和背后数据大模型的训练,其速度要大于自己身体的恢复速度。
随着开发程度越来越高,逐渐的开放智能空间,会有更多的其他人加入其中。
进入智能空间的人越多,训练数据大模型的程度就越高。
从此顾瞻想要跑跑跳跳,飞天遁地的时候就进入正空间之中,想要安静的休息的时候就退出来,美其名曰闭关修炼。
小七说,在智能空间里的各种活动,同样有助于顾瞻自身的恢复,通过思维产生的脑电波,刺激现实世界身体的运动神经。
如果顾瞻在现实世界里恢复如初,也是医学界的一个奇迹。
遗憾和区别在于,顾瞻在智能空间里的一身本事,无法带到现实世界里。
频繁的出入智能空间里,导致伙伴们也都习以为常了,包括经常偷偷摸摸前来的魔地法则意志。
一开始的魔地法则意志,会被周一给暴力赶走,后来也慢慢混迹于大树桩了。
这就是其中的一个小小变化。
现实世界里的顾瞻也在慢慢恢复,能睁开眼睛了,再次遭受了一次精神上的雷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