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温柒也没拒绝,此时对面的龚自行也结束了修炼,听到他们的动静,也出来了,要跟他俩一起去放风。

每层楼舱的外围都有一圈大约五六米宽的甲板,可以观景,但温柒他们处于九层,往下看的时候,被下面的楼舱及最下面那层宽阔的甲板遮挡,视线不佳。

三人一致认为,还是去最下层的甲板比较好。

不过爬楼梯太慢,也不想御剑飞出去,御剑弄出的动静太大了,再打扰了其他同门就不太好了。

温柒直接让梵青藤伸出巨大的叶片,他们踩上去后,再叫梵青藤把他们缓缓放下去,跟坐升降梯似的。

显然有这种想法的不止他们仨,最下面的甲板上已经站了好些师兄弟,师姐妹,只不过飞舟太大,三三两两站在舷栏前,温柒几人能选的观景位置还很多,三人径直选了飞舟头部的位置。

他们倚在玄晶打造的舷栏上,晶石的冰凉触感恰好给因修炼时灵力一周周运行,而微微发烫的身体降了温。

虽然飞行速度极快,但上面的种种阵法隔绝了大部分飞行速度和高度带来的强风和寒气。

飞舟虽飞行极速,却仗着周身阵法隔绝了大半因速度与高度带来的强风与寒气 —— 即便在船头,温柒几人也只觉微风拂过,带着些许清爽凉意。伸手便能触到云团,那一团团浓郁的雾气触手轻柔,还带着几分湿润,触感着实不错。

因飞舟已升至云层之上,离地面不知几许。温柒扶着玄晶舷栏往下望,只见山川田畴都被月光揉成了朦胧的剪影 —— 原本巍峨的山峦化作黛青色的波浪,层层叠叠铺向天边,山脊线在月华下泛着银亮的光,像是谁用白玉簪轻轻划开了墨色绸缎。

有城卫及宗门的保护,无法修炼的普通百姓也可安心种田谋生,在山川城池之间的平原上,有大片规整的麦田、稻田。

在此时,成片的麦田稻田,虚化成了细密的绿纹,田埂则是绣在绿锦上的银线。

蜿蜒交错间,偶有几点昏黄的灯火从村落里漏出来,像被打翻的星子,在无边夜色里明明灭灭,映入温柒几人的眼帘。

感受着风从耳畔掠过,带着高空被阵法过滤大部分寒气,剩下的些许清冽,几人一时无言,沉浸在下方的景色中。

远处的河流成了一条发光的丝带,水流似乎被冻住了,连波纹都变得极淡,唯有月光落进去时,才漾开细碎的银鳞。近处的城镇缩成了一方方棋盘,城墙是灰黑色的边框,街巷里不见人语,隐约的炊烟气,似乎都被夜色滤过,万物都浸在这如水的月华里,只剩下一种干净的、带着凉意的安宁。

温柒望着这被缩小了十倍不止的人间,忽然觉得天地辽阔得像一幅没干透的水墨画,而他们,正乘着风,在画的留白处穿行。

“咱这是到哪儿了?”孙士宁道。

下面,不远处就是一座城池,只不过他们所处的位置看不清匾额,也就无从得知是哪座城池。

灵虚宗辖区面积比现实生活中温柒的祖国种花家的国土还要大,且飞舟的速度远比不上飞机的速度,故温柒觉得他们肯定没有飞出灵虚宗辖区范围。

至于他们现在所处哪所城池,就不好说了,温柒之前看过地图,从灵虚宗到佛宗大梵寺的位置,最短航线在他们宗门辖区范围内就要飞过大大小小十余座城池,包含宗门山脚下的小城——洛城,以及大城——五师兄郁家掌权的夏津城、温家掌权的涪城以及崔家掌权的江城。

前门的城池不小,温柒刚想说不知道,却在飞舟飞过城池的瞬间看到了即使缩小了十倍,也让她感到无比熟悉的街道布局,好像她在里面穿行了无数遍,脑子里自动反映出在那一条街道上有家点心铺卖的糕饼最好吃。

“涪城”两字不自觉脱口而出。

“涪城?温家当政的那个涪城?”

“咱辖区内还有第二个涪城不成?”

“老六我怎么不记得你什么时候去过涪城?”

虽然跟老六认识了十多年,两人又是亲师兄弟,却也不是时时都在一处,老六到底比自己出宗历练的次数要多些。

可弟子每次出门大概去哪儿都要上报的,老六上报时大多跟自己和师傅在一处,所以这些年老六去过哪儿历练自己大体也清楚。

“还是说你就是来自涪城温家?”虽然老六之前老是说他来自边陲小镇,但从未明确是那个小镇,且他觉得边陲小镇应该养不出老六这样的人物。

“请停止散发你的想象,我要是涪城温家的人我会穷成这个样儿吗?

即便我是旁支子嗣,且开始天赋不佳,得不到家族资源倾斜,但我入宗不过三年就成了内门弟子,还是药峰峰主的亲传弟子,得不到家族资源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吧?!”

孙士宁略思量,也觉得老六言之有理,且不说温柒现在的修为绝对是同期弟子的前五,就说目前老六目前五阶炼丹师的身份就是崔家也得捧着家里这样的孩子,何况是温家。

若老六真是涪城温家子,温家不可能对老六不闻不问的。

“再说了,我若是涪城温家人,咱总第一仙子能不认识我?!”温柒又为自己加了个码。

孙士宁点点头,的确,是他想多了。像温家这种宗门辖区内大家族,在宗门收徒的时候,都会把族中灵根精纯度中等及以上的弟子一同输送给宗门,即使在家族时温言与自己不熟,也应该认识对方。

龚自行则是不置可否,虽然温言没有表现出对老六的熟悉,但老六的种种言行,显然对温言了如指掌,但他也没有提出质疑。

他们仨数经生死,老六不说想必是有自己的难处,何必追问,老六能说时必定会说,且无论老六是出身涪城温家还是边陲小镇的温家,与他们的交情没有任何影响。

且之前他与温言交手过,此人处处诡异,让人不得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