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人群中,既有为了联赛从千万里外奔赴而来的修士,也有从太初大陆各个角落涌来的小贩,挑着担子、推着小车,吆喝声此起彼伏,将各色新奇货物摆到街边,引得路人驻足围观。

太初大陆的面积虽然比温柒生活的地球的土地面积还要大,但这片大陆是完整的一块,并未像地球那般被海洋分割成几块。

如此一来,尽管大陆上分布着不同地域的人种,有红发如焰、金发似阳、白发若雪、蓝发像海的,瞳孔也带着琥珀、碧色、浅灰等各异色彩。

身上的服饰更是带着鲜明的地域特色,或绣着兽纹,或缀着贝壳,或用麻布裁成粗犷样式,但千万年来的频繁交流与融合,早已让整个大陆形成了统一的语言体系。

只是各地口音略有差异,像南方人说话带着水汽般的软糯,北方人则透着风沙淬炼的硬朗,却丝毫不妨碍彼此沟通。

此刻,这些带着不同发色、瞳色与口音的人们,都因这场联赛汇聚在佛城之中,让这座本就庄严的城池,平添了几分喧嚣而鲜活的生气。

更有不少本地居民,捧着铜钹、弹着琴,三五成群地在街角围拢。

有人披着绣满莲花纹的橙红华衣,踏着鼓点跳起祈福的旋舞,衣袂翩跹在风中展开如绽放的莲瓣;孩子们则举着彩色绸带穿梭其间,笑声清脆得像檐角的风铃,将这份属于佛城的热忱,揉进了八方来客的眉眼间。

除此之外,佛宗辖区的建筑风格也格外吸引温柒的目光。这里的城池虽富饶,植被也算丰茂,却终究比其他宗门辖区多了几分干燥之气,想来年降水量定是不多。

或许正因如此,城中房屋的屋顶设计与别处大不相同 —— 倾斜角度极小,有些甚至干脆是平的,见不到起翘的屋脊,只在边缘处微微翘起一道矮沿,想来是为了更好地承接雨水、减少蒸发。

建筑多采用土木结构,夯土筑成的墙壁厚实坚固,透着大地般的沉稳;窗户大多窄小,镶嵌在高耸的墙体上,既挡住了正午的烈日与风沙,又能让柔和的光线悄然渗入室内。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浅黄近白的墙面,其上绘制着大片色彩鲜艳的壁画,朱砂的红、石青的蓝、藤黄的金交织在一起,描绘着佛经中的故事与祥瑞的纹样,即便历经岁月侵蚀,依旧鲜活如新,在灯光下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将佛城的庄严与异域风情揉合得恰到好处。

听着耳畔的叫卖声,温柒的视线又被拉回到街道两旁的小谭上,尤其是席地而摆的摊位上,摊前的修士为了方便挑选,只能蹲下身子,他们身后的人也弯着腰看,倒是方便了站在人群后方的温柒几人,即使站直了腰也能看到摊位上的物品。

但温柒更关注的是本地人的摊位,尤其是那些卖各类灵植、矿石还有兽丹的,有好几样都是她绘制三阶符咒所用到的制作符液的材料。

上次她炼制三阶符咒没有材料,也没时间自己去收集或发布悬赏令,只能从康爷爷那儿卖,最终炼制一百多张各种三阶符咒,光买材料用了三百多万。

但刚才听本地商贩吆喝的价格要比她买到的价格低上三四成,也能理解,毕竟康爷爷的材料也是从旁人处收来的,旁人又从旁人处收购,只其中还不知道有多少中间商赚差价,价格自然就高。

看来他们师傅应该也是想来这里找些罕见的灵植的,温柒正要喊住几人,自己先买一波的时候,却发现师傅带着士宁他们不知何时已经挤到前面去了,即将消失在她视野的尽头,温柒只能暂时放弃买灵植,拼命往前挤,跟师傅们汇合。

几人在人潮中足足挤了一个时辰,才松了口气,不是因为太晚了,商贩收摊了,而是因为他们接近大梵寺了。

人潮自动避开大梵寺,佛寺前空旷无比。城内喧嚣声在这里接近于无,连路过此地人的脚步都变得轻缓,仿佛生怕惊扰了寺内的清宁。

那门足有十丈高,比周围的民房高出数倍,仰头望去竟有些眩晕 。

整座门庭以纯净的白玉为基,雪白墙体从地面拔起,线条利落如刀削,墙檐处圆弧收边,既保留了东方的肃穆,又添了几分异域的柔和。

大门主体是 “三间四柱” 的格局,却打破了传统牌坊的方正感,中间两柱的柱身雕满缠枝忍冬纹,柱头却用鎏金打造出中式莲花座,花瓣层层叠叠,托举着上方的门楣;

两侧的边柱则是盘龙柱,龙身鳞片用金漆勾勒,龙尾却缠绕着西式卷草纹,在雪白墙面上甩出流光般的弧线。

最引人注目的是门顶的圆穹,正中央是一座饱满的鎏金圆顶,如同一颗巨大的金珠嵌在门庭之上,穹顶表面用金线錾刻出放射状的梵文咒语,与穹顶的肋拱结构相融;

圆顶两侧各辅以一座稍小的半圆金顶,对称分布,顶端各立一尊鎏金护法神像,一手持中式降魔杵,一手握西式橄榄枝,姿态庄严又透着灵动。

门楣处是一道横跨三间的半圆拱券,拱券内侧镶嵌着十二块彩色琉璃,拼接成 “灵山法会” 的佛教图景,琉璃边缘用纯金包边,拱券下方悬挂着一块黑底金字的匾额,“大梵寺” 三字是苍劲的中式书法,匾额四角装饰着鎏金葡萄纹,与上方的金顶交相辉映。

气势磅礴、华丽且肃穆,让人不自觉地心生敬畏,不敢有半分轻慢。

门庭外,有两位手持法器的僧人守门。

只见他们师傅掏出一块佛牌递给守门的山门僧,本该谢客的二僧侧身将他们师徒四人请进门内。

随即又有两位僧人迎上前,“阿弥陀佛,天色已晚,贫僧先安排诸位施主下榻,明日再安排会见。”

边说边领着师徒往内走去,寺内佛光笼罩,虽不至于亮如白昼,但正常视物是无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