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官场之临海凭风 > 第419章 地方债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楚国斌坐在办公室里看着文件,他是临海市委副书记、市长。

两年前楚国斌从S省副省长的位置上调到临海市,接替朱建华担任了临海市的市长。

这两年楚国斌过得很憋屈,他这个市长被朱建华全方位压制。

职务上朱建华晋升了省委副书记,以副书记兼任临海市委书记,这就成了楚国斌的领导。临海市被朱建华经营得铁桶一般,所有的重要岗位上都是朱建华的人,常委会也被朱建华牢牢掌控着,所以楚国斌这个市长、二把手,在整个临海市都没什么存在感。

当然,市长就是市长,该有的体面还是有的。朱建华只不过需要楚国斌老实听话而已,市府方面的工作还是楚国斌说的算,只不过……不能和朱建华同志意见相左。

在体制内能升到副部级的领导,谁不是千军万马“厮杀”出来的?楚国斌也同样,他的家庭背景也不是一般人,只不过是他的母亲很厉害,这比较罕见。

楚国斌的母亲很传奇,六十年代的一名普通工人,但是工作努力而且很有头脑,在那个特殊年代发明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法名噪全国,是着名的全国劳动模范,风云人物!

后来那段特殊时间,楚国斌母亲这种身份价值千金,从普通工人坐火箭一般成为了大领导,负责妇女方面的工作,是妇女界的代表人物之一。

八十年代以后,楚国斌的母亲继续工作,最高做到全国Zx的副主席,也算是高层领导了。

别看楚家老太太只是妇女界代表,可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句话在华夏体制内可不是空话。华夏妇女组织里边的大领导都是什么人,大家仔细留意一下就能知道。

所以楚家虽然没什么实权,但是人脉还是很广泛的,要不然楚国斌也不能四十来岁就做到副省长。

当然,以楚家的资源,能把楚国斌扶到副省级也已经是最大的能力了,后边楚国斌怎么发展,家里的资源就帮不了多大忙了。

调到临海市来做市长,对楚国斌来说也是一个挑战,虽然都是副部级,但这个位置可是一把手,能不能以这个位置为跳板去谋求更大的发展,那就看楚国斌自己的造化了。

这几年临海市发展的不错,Gdp增速连续几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在省内和全国副省级城市排名中也是位居前列。

成绩这么好,楚国斌作为市长也跟着有面子,但是所有人都清楚,这并不是他的功劳,他一直活在朱建华的影子里,这也是楚市长作为揪心的事情。

作为市长,行政一把手,楚国斌当然也有自己的班底,朱建华再怎么强势,也不会公开打压他,这是规矩也是上头都看着的。所以在临海市政府体系内,楚市长的权力还是有保障的。

平山市在宋大为的推动下向上级申请筹备发行地方债券,还有就是东风大街商务区整体城市改造计划,这两个申请报告现在就摆在了楚市长的办公桌上。

按照组织规定,县级市的专项申请报告是先要提交到市政府办公厅(指定文电处),办公厅会按照分管分工把文件送到分管副市长那里审阅。若涉及重大事项,分管副市长签署意见后呈交市长审阅。如需再向上级提交,再由办公厅汇总提交上级部门。

平山市提交的这两份申请报告都是比较重大的,一个是申请发行地方债,这之前临海市没有先例,但是临海目前分管负责金融的副市长是从银行总行系统调过来的干部,他比较了解这块儿,思想也比较开放,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改革试点,于是就签署了意见提交给市长审阅。

东风大街商务区改造主要是投资规模比较大,按照平山市报告中提到的预算,最少也需要三十多亿人民币。

分管城建的副市长认为平山市的这个计划太冒进了,你一个县级市搞这么大工程能行吗?

但是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大力推动基建和房地产行业发展,分管副市长虽然有些不看好,也不能好直接驳回否定平山市的申请报告。

再说平山东风大街商务区这个项目,还牵扯到前期的案件以及已经拆迁的居民安置问题,比较复杂,所以思来想去,分管副市长签署了意见也提交到了楚市长这里审阅。

任命宋大为担任平山市委副书记兼代市长,是经过临海市委常委会同意的组织程序,楚国斌是知道这个任命的。

省里他也有一些关系,对宋大为的情况也有一点了解,不过只是知道他是从京城部委下来的干部,不是朱建华的人,当然,就凭这一点,楚市长就不会反对宋大为的任命。

平山市是什么情况楚国斌也是一清二楚的,宋大为到任之后做了什么,他这个市长自然也有人通风报信,内心里说,楚国斌市长对宋大为还是有些欣赏的。

首先是成立了城投公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搞来了两亿贷款,据说还是京城那边的关系直接戴着帽下来的。自己摆平了教职工和部分单位的工资拖欠,关键是并没有向上级请求帮助!接着就是提交上来这么两份申请报告,这就挺有点儿意思了!

两份申请报告楚市长全都看完了,两位分管副市长的想法他也大体上明白,现在就看他这位市长怎么考虑了。

发行地方债券这件事情楚市长是有些了解的,前段时间他在京城参加省部级干部培训班的时候,党校的教授们就给他们这些领导干部们讲了这个课题。

有消息是中枢有关部委正在酝酿出台一些相关的配套政策规定,据传闻说南方有几个发达地区也在进行小规模的试点,宋大为难道是在中枢决策层有人?要不然他怎么会提出这么领先的东西?这才是值得注意的东西。

至于东风大街商务区改造项目,楚市长并不放在心上,这种项目规模再大也没什么了不起,也不新鲜。

平山市是不是步子迈大了,楚市长也不担心,投资商都是傻瓜吗?无利可图的事情投资商是不会干的,市政府只要把控好规矩和尺度,平山那边翻不出多大浪花,先找到投资商再说!

地方债券?楚市长又看了看报告的封皮,这倒是一个有意思的东西。

楚市长站起来走到窗边,他的办公室有两扇巨大的玻璃窗,一眼望去就是美丽的大海。看文件累了的时候,楚市长经常走到窗边眺望近在咫尺的大海,思考问题的时候他也会这样。

现在各级地方政府其实没有不缺钱的,城市基建正在进入大规模更新阶段,到处都在大拆大建!机场、铁路、公路、码头,水、电、燃、热、通信网络等等这些基础设施的投资都是政府来承担,仅靠财政收入怎么可能够用?

发行地方专项建设债券却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