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没处理汪文静,是因为他是以前用的老臣,朝堂上留着这些老臣,替自己掌管部分权力,好平稳安度晚年。
等太上皇驾鹤西去了,皇上再怎么收拾这些老臣,也就无所谓了。
今日早朝,太上皇相当满意,道:“翰林院这些文官,与庶吉士不错,查阅番邦属国朝贡与地方特产资料,应该是不容易吧?”
陈耀祖、林景行、庄水儿和身后十几位庶吉士纷纷点头。
的确不易,将翰林院和国子监的藏书阁,差不多被他们翻遍了,才找齐番邦属国的资料。
太上皇笑了,道:“行了,你们跟着贾侍读好好办差,将这差事给办妥,翰林院三年的考满与考察,酌情晋升一个等级吧。”
陈耀祖三人和十几位庶吉士大喜过望,一起跪下谢恩。
翰林院低级别文官与庶吉士,不仅要办差,还要考试的。
翰林院文官考试分四等,一等者,越级晋升(这是极少的)
二等者, 晋升半级官,如没有实缺,则记名候缺。
三等者,降级或罚俸。
四等者,革职或休致。
庶吉士考试分三等,大致与低级别的文官差不多。
太上皇的许诺,陈耀祖等人只要办好这差事,酌情晋升一个等级,等于三年后考级,如若他们考了二等者,可以晋升至一等。
翰林院的晋升,第一是主要看考试成绩的,第二才是办差的表现。
第三,是看皇帝的恩宠,这点其实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大变量。
历朝历代,皇帝的个人意志,可打破所有常规,只要皇帝愿意,官员随时可以破格晋升。
太上皇满怀深意的望了一眼贾环,这次本意是要警告一下这位年轻人,可没想到贾环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惊喜。
最后,太上皇丢下一句话,让贾环好好办差,就走了。
差事毕竟还没办,诸番邦属国朝贡改成贸易采购,仅仅是一个计划,等办好了,朝廷才会有赏赐。
朝中不少臣子,对方才庶吉士介绍的,十几个番邦属国的本地特产与矿产,很感兴趣。
朝廷只在乎进口番邦属国的粮食、蔗糖、铁矿等货物,以减轻国内压力,至于最终是哪一家得到大雍境内售卖权,就由商贾各自去竞争。
番邦属国朝贡特产事宜,是贾环做的规划,自然由他主持负责此事,臣子们,有心参与进去做买卖的,开始盘算找什么熟人,来攀关系。
…………
皇上与群臣商议完朝政,就散朝了。
翰林院陈耀祖三人,与十几位庶吉士,围着贾环,心情颇为激动,商量着,晚上找地方庆祝一番。
贾环也不扫兴,毕竟他们也忙了半个多月了,笑着道由自己做东。
忽然,听到小胖子韩王叫道:“贾师弟,贾师弟,你快些过来。”
唔?
大殿里面,小胖子韩王被燕王、楚王、蜀王、忠顺王爷还有北静王堵在一角,可怜巴巴的望向贾环。
贾环忙走过去。
“六皇弟,番邦属国稻米的售卖权,你可不能交给别人啊?”燕王道。
楚王也不客气,笑道:“六皇弟,你也知道为兄喜欢冶炼,安南的铁矿与铜矿…………”
蜀王则道:“六皇弟,你知道的,你嫂子陪嫁过来,有一座银楼,番邦属国朝贡的各种宝石矿,还有象牙,可不能给了外人去经营。”
小胖子终于等到贾环过了,道:“皇兄们,这事是由贾师弟负责的,你们找他商议吧?”
燕王、楚王、蜀王转过来,望着贾环,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旁边的忠顺王爷与北静王,也等着呢。
贾环已经知道是什么回事了,微笑的道:“三位王爷,番邦属国朝贡的各种特产,翰林院统计过了,大雍朝需要的,暂时总共有三十六种货物,每家只容许拥有两种货物的售卖权,不能再多。”
燕王、楚王、蜀王笑了,本来只需一种,现在能挑两种货物,自然更好了。
三人没能笑太久,贾环继续道:“不过,有几种货物,例如粮食、铁矿、铜矿、蔗糖、宝石等重要的货物,为了防止垄断,囤货居奇,每种货物,我们打算拆分给三家去售卖。”
“什么?”
番邦属国朝贡特产,贾环的打算,五年内,要涨到五百万两银子的采购量。
王爷们是冲着这一大块肥肉去的,如果将一个重要货物,拆分成三家商贾做,利润必然会减少很多。
燕王脸上露出不瞒之色,刚要开口说什么?
贾环抢先道:“当然,王爷们,如果想一家垄断其中某个货物,也是可以的,只需要请示皇上,给我们传一道旨意,就行了。”
燕王被噎得说不出话来,他如果敢去找皇上请求垄断某种货物,哪里还会来堵小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