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盛唐华章 > 第1322章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22章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东市刑场。

看热闹的百姓人山人海,万人空巷。

在安禄山的身后,还跪着一长串昔日燕国的逆贼。为首的,便是他的三子安庆佑,以及另外三个已经成年的儿子,安庆和、安庆则、安庆余三人。

兄弟四人俱都面如死灰,身体抖得如同筛糠。

再往后,则是伪燕的谋主高尚、张通儒,以及大将武令珣、何千年等三十余名核心骨干。

这些人曾经都幻想着跟随安禄山改朝换代,享受无尽的荣华富贵,却没想到,最终等来的却是身首异处的下场。

在喧嚣沸腾的人群之中,有几道身影显得格外不同。

一个身着四品官服的中年人,正站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神情复杂地望着刑场上的一切。

此人正是严庄,安禄山昔日最信任的谋士之一。

在南京被唐军攻破之后,严庄立马选择投降,并主动配合李瑛劝降了安守忠、牛廷玠、田承嗣三人,不仅保住了性命,还被授予了光禄少卿的职位。

看着昔日的同僚一个个被推上断头台,尤其是那个曾经让他畏惧又崇拜的主公,如今像一条死狗一样任人宰割,严庄的心中五味杂陈。

有劫后余生的庆幸,也有兔死狐悲的恐惧。

他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暗自庆幸自己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

在这场改朝换代的残酷游戏中,站错队的下场,便是万劫不复。

在人群的另一侧,一个穿着粗布麻衣,头戴斗笠的魁梧大汉,正死死地盯着监斩台上的那个肥胖身影。

斗笠的阴影遮住了他的大半张脸,但那双通红的眼睛,和不断滚落的泪水,却暴露了他内心的巨大悲痛。

安守忠终究还是没能忍住,换上了一身便装,悄悄地来到刑场,只为送义父最后一程。

他看着义父被士兵粗暴地对待,被百姓们用污物投掷,一颗心就像被无数根钢针狠狠地扎着,让他有种冲上台去大喝一声“都给我住手”的冲动!

但安守忠最终还是没敢迈出这一步,生生将十指的指甲嵌入了手掌之中。

义父临终前的嘱托,言犹在耳。

那是他用性命为自己换来的前程,为自己家人换来的平安。自己此刻若是冲动行事,不仅会辜负义父的苦心,更会将自己和妻儿都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安守忠死死地咬着自己的嘴唇,咸涩的血腥味在口腔中弥漫开来。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将所有的悲痛和不甘,都深深地埋藏在心底。

“行刑!”

监斩台上,李泌面无表情地吐出两个字,伸手从签壶中抓起一支令箭丢了出去。

令签落下,鼓声骤停。

刽子手们齐齐举起了手中那明晃晃的鬼头刀,阳光照射在刀刃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

安禄山似乎感觉到了什么,浑浊的眼珠艰难地转动着,仿佛在寻找着什么。

就在刽子手的屠刀即将落下的那一刻,他的目光,似乎穿透了拥挤的人群,与安守忠的视线在空中交汇。

那一瞬间,安守忠仿佛看到义父的嘴角,微微向上翘了一下,露出了一丝欣慰而释然的笑容。

“噗!”

寒光一闪,鲜血如喷泉般冲天而起。

安禄山那颗硕大的头颅,带着一脸的污秽和解脱,滚落在地,沾满了尘土。

紧接着,其余刽子手纷纷举刀斩下。

“噗!噗!噗!”

的声响不绝于耳,三十多颗人头相继落地,鲜血染红了整个刑场。

“安禄山狗贼终于死了!”

“国贼伏法了!”

“大唐死去的将士们在天之灵可以闭眼了!”

短暂的寂静之后,人群中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声,经久不息。

百姓们欢呼雀跃,互相拥抱,庆祝着这个来之不易的胜利。

安守忠再也支撑不住,双腿一软,几乎要跪倒在地。

他用尽全身的力气,勉强扶住了旁边的妻子梁氏。

泪水如同断了线的珠子,再也无法抑制,顺着他的脸颊滚滚而下。

“夫君,咱们回家。”

梁氏心疼的搀扶着虚弱的丈夫,奋力挤开人群,踉踉跄跄的朝丰乐坊的家中走去。

长安城普天同庆,百姓们的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可这一切对于安守忠来说,都显得那么刺耳。

回到府中,安守忠将自己关在书房里,目光空洞地望着窗外。

一直到傍晚时分,他才下定了决心,重新换上朝服,整理好仪容,策马直奔皇宫。

他要去求见皇帝,要为义父收尸。

无论安禄山犯下了多大的罪过,在他安守忠的心里,他永远都是那个将自己从死人堆里刨出来,给了自己第二次生命的义父。

太极宫,两仪殿。

李瑛正在灯下批阅奏折,吉小庆侍立在一旁,小心翼翼地为他研墨。

“陛下,安守忠将军在殿外求见。”一名小黄门进来通报。

李瑛放下手中的朱笔,脸上露出一丝不出所料的微笑:“让他进来见朕。”

“喏。”

小黄门领命转身。

片刻之后,安守忠便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进了大殿。

他来到御案前,没有丝毫犹豫,“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额头重重地磕在冰冷的金砖上。

“罪臣安守忠,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李瑛的声音很平静,听不出喜怒,“安将军天黑后来求见朕,所为何事?”

安守忠没有起身,依旧跪伏在地,声音带着一丝无法掩饰的沙哑和哽咽:“陛下,罪臣……罪臣有一不情之请,恳请陛下恩准。”

“哦?说来听听。”李瑛饶有兴致地看着他。

安守忠深吸一口气,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一字一句地说道:“安禄山虽罪大恶极,死有余辜,但他……他终究是罪臣的义父。罪臣恳请陛下开恩,允许罪臣为他收尸,让他……入土为安。”

说完,他又是一个响头重重地磕了下去。

大殿之内,一时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只有烛火偶尔发出的“噼啪”声,显得格外清晰。

吉小庆站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他知道,这个问题很敏感。

为国贼收尸,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皇权和国法的一种挑战。

皇帝若是答应了,可能会引来朝臣的非议;若是不答应,又显得有些不近人情,可能会寒了安守忠这位新降大将的心。

李瑛的目光落在安守忠宽阔的后背上,久久没有说话。

安守忠的心,一点点地沉了下去。

他知道自己的请求有些大胆,按理来说安禄山的遗体应该抛尸荒野。

但他别无选择,如果不这样做,终生难安,这是他作为义子,能为安禄山做的最后一件事。

大殿中一片死寂。

就在安守忠几乎要绝望的时候,李瑛的声音,终于缓缓响起。

“安守忠,你可知,你今日为何能站在这里,向朕提这个要求?”

安守忠身体一震,沉声道:“罪臣知晓。皆因陛下胸襟宽广,不计前嫌,给了罪臣戴罪立功的机会。”

“你只说对了一半。”李瑛淡淡地说道,“朕给你机会,是因为朕相信,你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一个连养育自己的义父都能轻易背叛的人,朕又岂敢用之?”

安守忠猛地抬起头,眼中充满了震惊和不敢置信,他完全没有想到,皇帝会说出这样一番话。

李瑛从御案后站起身,缓缓走到他的面前,亲自将他扶了起来。

“朕知道,你今天去了东市。”

安守忠的身体瞬间僵硬,冷汗一下子就冒了出来。

“朕也知道,你此刻心里很难过。”

李瑛的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洞悉人心的力量,“朕更知道,你是一个孝子。安禄山有你这样的义子,是他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情。”

“陛下……”

安守忠的嘴唇颤抖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在绝对的皇权和洞察一切的目光面前,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被剥光了衣服的孩子,所有的心思都无所遁形。

“去吧,朕准了你所请!”

李瑛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变得温和了一些,“朕准许你将他的尸身与他的头颅缝合,寻一处僻静之地,好生安葬。”

安守忠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积压了一整天的悲痛、压抑、恐惧和感动,在这一刻彻底爆发。

他双膝一软,再次跪倒在地,这一次,却是嚎啕大哭。

“罪臣……罪臣叩谢陛下天恩!陛下隆恩,罪臣……粉身碎骨,无以为报!”

他一边哭,一边重重地磕头,以至于额头变得青紫。

李瑛没有再阻止他,只是静静地看着。

他知道,必须要让安守忠将心中的情绪彻底发泄出来。

堵不如疏,只有让他哭出来,让他把对安禄山的愧疚和悲痛都释放掉,他才能真正地放下过去,才能真正地为己所用,才能真正的为大唐效力。

一个心中只有仇恨和悲伤的将领,是危险的。

而一个心中充满感激和忠诚的将领,才能成为皇帝手中最锋利的刀。

哭了许久,安守忠的声音才渐渐平息下来,他抬起那张泪水和血迹交织的脸,目光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坚定。

“陛下,从今往后,罪臣这条命,就是陛下的。只要陛下一声令下,无论是刀山火海,罪臣绝不皱一下眉头!”

李瑛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知道,从这一刻起,安守忠这颗棋子,才算真正地被自己牢牢地攥在了手里。

“好了,起来吧。”

李瑛再次将他扶起,“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吧,记住,朕要的是一个能为大唐开疆拓土的安将军,而不是一个沉湎于过去的懦夫。”

“罪臣谨记陛下教诲。”

安守忠重重地应了一声,擦干眼泪,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出了两仪殿。

他的背影,依旧高大,却比来时多了一份决绝和新生。

看着他消失在夜色中的背影,吉小庆才小心翼翼地上前,轻声问道:“陛下,您就这么轻易地答应了他?不怕朝中那些言官……”

“言官?”

李瑛冷笑一声,重新走回御案前坐下,“让他们说去。朕要的是安守忠的忠心,是那六万百战精兵的归心,区区几句非议,又算得了什么?”

他顿了顿,拿起朱笔,目光变得深邃而锐利:“更何况,朕今日施恩于他,他日便会十倍、百倍地报答于朕。

一个活着的,感恩戴德的安守忠,可比一个死了的安禄山有用多了。”

吉小庆闻言,心中一凛,对皇帝的帝王心术,愈发地敬畏。

是夜,安守忠带着几名心腹亲兵,连夜赶往东市刑场。

在刽子手的配合下,顺利找到了安禄山的无头尸身,又在乱葬岗中,寻回了那颗已经辨不清面容的头颅。

他亲手为义父清洗身体,将头颅与尸身仔细地缝合在一起,然后用一口上好的棺木收殓。

三日后,在长安城外南山的一处僻静山坡上,安守忠为安禄山立了一座无字碑。

他知道,自己以后,自己与昔日的燕国彻底没了纠葛,余生只剩下一件事,那就是报答大唐皇帝的知遇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