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大门本来是打算今天关着的,谁知有好几大臣非要见皇上,守皇宫的侍卫来回跑了好几趟,大臣们才见到皇上,然后就听到说大牢里影楼众人被救了。
皇上一时没想明白游展宇他们这是闹的哪一出呀,好好的躲着不好吗?非要证明他来了圣都。
也不想想圣都还是以前的圣都吗?
皇上马上叫来自己身边的公公问道“之前你是长公主可有看见她本人。”
之前去长公主宫殿的人回答道“见到了呀,长公主被那些个不知轻重的侍卫给用了点刑,我去的时候长公主跟灵雅公主都晕睡着,我还特意看了看她们的脸,确定是她们本人。”
皇上轻声说道“那就好,那就好。”
然后又说道“你说他这会努力去救大牢里的人,是不是可以证明他外面没有人了,所以知道今晚可以有机会来皇宫救人,他现在需要人手。”
下方站立的数位大臣皆是如坠云雾,摸不着头脑,实在想不明白皇上与这游家公子之间究竟是何关系。皇上深知这影楼乃是江湖上的神秘信息网,而这些都是他那位未来皇后告知于他的。他并未向这些大臣们言明,只是含糊其辞地说他们是江湖中反对朝廷之人,故而才将这些人捉拿。随后,皇上又暗中派遣自己的心腹去接管审问之事,只嘱咐各位大人务必将人看住,莫要让他们逃脱。然而,如今人却跑了,众人这才心急如焚地赶来向皇上请罪。
能听懂的也就只有跟在他身边的心腹太监,但他才不敢接话。皇上见没人理他,不由得站起来自己一边想,一边走来走去。
各位大臣也不敢插话,主要是这位皇上太狠,连自己的亲兄弟都不留情的,大家也都知道宫里的那些长公主听说也被软禁着。更别说他们,一个不小心就得人头掉地,他们本来有人想劝说或做些什么?
然而,他千真万确是从先皇手中接过皇位的正统之君,且不说医仙谷那边确实出了状况,皇上要拿那些王爷开刀,他们也是无力阻拦。只是不知这与那游家小公子究竟有何关联。此刻,皇上的内心犹如一团乱麻,看着站着的大臣们,仿若未闻,更懒得理睬。大臣们自然也瞧出了端倪,知道皇上心中有事,却又不想与他们商议。无奈之下,他们也只能如鸵鸟一般,低头看着自己的双脚。
终是有人按捺不住,出言问道:“皇上既忧心长公主,又为何不亲自去见一见公主殿下?”皇上闻得有人言语,面露怒色,沉声道:“见什么见!一个是朕的亲妹妹,一个是朕的亲生女儿,她们皆不向着朕,不帮衬朕,反倒要朕去见她们,岂有此理!她们若不认错,朕便关她们一辈子。”
几位大臣闻得此言,又将头低垂了几分,他们皆知皇上有时确实爱说气话,且早有耳闻,长公主那里,皇上已许久未见,还在其宫门外派遣了诸多侍卫。此前又听闻长公主与未来的皇上发生了冲突,皇上不予人知,他们亦不好探听。
虽然也有人说皇上有意灭了除他以外的皇族,但他们认为只是有人不满新皇才编出来的瞎话,怎么说以前皇上对他的妹妹都是极好的,还是灵雅公主,那是从新皇登基后再是宠爱有加的。
前不久不是说圣都最近不太平吗?听说马上就调派了一百名侍女,一百侍卫去驸马府,还把驸马府保护得密不透风的,连驸马府之前的下人们都得到了保护。
所以皇上这会一定是说着什么气话。他们还是不要掺和得了。
皇上又转身问身边的太监“皇宫里安排得怎样了?”
太监公公忙回答“都安排好了。皇上要不叫皇宫的侍卫统领来问问。”
皇上摆了摆手,太监公公忙摆了摆他那拂尘,快步朝外走去。
不一会儿,才出去没多久的太监又急急忙忙跑回来了,一边跑一边说轻声说道“皇上,不好了,听有来报有人在攻咱们圣都的南城门。”
跟在公公身后的看城首将这会只站在门外,等着皇上招见。皇上知道外面一定有人,大声着说“让他进来。”
看城首将连忙进去下跪,一边还快速的说道“报告皇上,游家小公子不知道在那儿带了很多人在攻打臣看住的南城门。”
皇上问道“他带了多少人?”
首将连忙说道“大概有三千多人。”
皇上轻声道“这么少的人呀。”
首将不太敢接话的说道“但是,也不知道他用了什么妖术,南城南门里面外面都起了雾,然后大家都好像是中了邪术一样,晕糊糊的。就没有战斗能力。”
皇上一听气得摔了手上原本拿着的一块玉佩,一边还说着“一定是医仙谷的那些妖人做了什么,我之前早就跟父皇说,他们那些妖人不能留,要留也只能少留一些,父皇总是不听。还让他们大量收徒。”
转头一瞥,好几个大臣正目光如炬地盯着他,他不禁有些羞赧,赶忙说道:“当然,我绝无贬低医仙之意,你们切莫胡思乱想。”他心里跟明镜儿似的,不管他对医仙那一家人有多愤恨,但表面上的功夫还是得做足。
所以,幻都闹得鸡飞狗跳,他也佯装视而不见,没有下达任何明确的公文。然而,暗地里他却小动作不断,只是这些都是他暗中指使他人所为,谁又能揪住他这个皇上的小辫子呢?
众人听着皇上只是针对着医仙谷的人,也没有明确说医仙她们那一家人,所以众臣也不好多说什么。
他们早就知道新皇跟医仙谷谷主是为了先皇跟先皇后一直以来都是矛盾,怎么说那医仙谷也是先皇后的亲传首徒,得了先皇跟先皇后很多的照扶,反而是这位新皇作为先皇跟先皇后的亲生儿子,从小只能在皇宫中长大。
他们这些大臣也不只一次听先皇跟先皇后说过内疚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