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 > 第141章 爹,我又不是有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看着自己老儿子这戏精的样子,嬴政也是克制不住的嘴角上扬。果然,每次看他老儿子进大殿,就是好玩儿。

对于自家无良亲爹的恶趣味,嬴骜那是心知肚明,不过,他爹难得有这种童心,作为孝顺儿子的他,那必须无条件的配合的。

嬴骜迈着悠闲的步子,不紧不慢地走到他父亲嬴政身边,然后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礼,口中说道:“爹。”

嬴政微微咳嗽了一声,算作回应:“嗯。”

嬴骜见状,便毫不客气地凑近了他爹,一脸好奇地问道:“爹,我听说,大哥他想让儒家的那个淳于越当老师呢。”

嬴政听了,脸上露出一丝惊讶,他看着自己这个调皮捣蛋的儿子,语气略带疑惑地反问道:“哦?怎么,你也想要淳于越当你的老师吗?”

嬴政之所以这么问,倒也不是没有原因的。要知道,他这个儿子嬴骜,平日里对儒家的书籍还算有点兴趣,但只要一见到儒家的人,就会变得异常烦躁。为了让嬴骜能够安心读书,嬴政干脆就让李斯在教授法家学说的同时,也顺带教一教儒家的学说。

毕竟,嬴政实在是不想每天都被那些儒家的博士们堵在门口,指责他儿子玩物丧志、不敬圣人。一想到之前被那些儒家博士们围堵的场景,嬴政就觉得一个头两个大。

“爹,我又不是有病,自己给自己找罪受。就儒家那群酸儒,现在哪有孔子门下三千弟子的百分之一的能力的?一个个都只会嘴上叭叭。能力呢?一个没有。就连他们翻译教授的内容是不是正确的,我都要打个问号呢。”说着还不客气的翻了个白眼。

“那你问你大哥这个事情干嘛。”嬴政对他儿子的口出狂言直接当做没听到。毕竟他自己也是这么想的,但是他现在还不能说啊。

要知道孔子门徒三千,发展到现在,那就不是三千,也不是三万了。。。。。。这波人,自己在没完全的把握控制他们的时候,自己也只能假装没听到他们骂自己。

所以对于自己的儿子骂他们,嬴政就当做是自己儿子为自己出气了。

别以为他不知道,儒家那群瘪犊子,都是骂他长得丑,声音难听,做事很辣的。

呵,什么玩意儿,一群只会嘴巴叭叭的。。。。。。

听到自家亲爹我文化。嬴骜不好意思的说道。“爹,你也知道,我不喜欢儒家那群腐儒,不过,我觉得我大哥想要更加精通的学习儒家知识,也可以找我先生李斯啊。”

“爹,你忘了我这位先生,师从哪位了?”

听到嬴骜的话,嬴政抽了抽嘴角。他怎么不知道,他比他儿子还知道好吗!

但是,这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吗?目前我需要用扶苏绑定儒家那群人啊!这样我吞并剩下的国家,我才能少受到一些阻力的。毕竟儒家那群人要是出死手了,我也很为难的好吗。

于是就在父子两个大眼瞪小眼的时候,大殿门口一个伺候的内侍,一脸恭敬的躬身走了进来。恭敬的对嬴政说道。“王上,淳于先生的回信到了。”说着就把信件恭敬的递了上去。

嬴政拿着手中的信,慢条斯理饿打开。随后看了起来。嬴骜也凑了过去,也跟着瞅。嬴政看着信件内容,他一眼就看出来了淳于越的意思了。

嬴政嘴角微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这淳于越,还真是个懂得拿捏的人呢。不过,为了扶苏,也为了能将儒家势力纳入自己的麾下,嬴政决定暂且满足一下淳于越的这点小心思。

嬴政稍作思考,便迅速挥笔写下了一封书信。在信中,他言辞恳切地表示,只要淳于越愿意担任扶苏的儒学教授,他将赐予淳于越客卿之位。这客卿之位虽然没有实际的职权,但却地位尊崇,可以参与朝政讨论,对于一个文人来说,无疑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淳于越在收到嬴政的来信后,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他深知,自己长久以来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那个一直以来遥不可及的目标如今终于近在咫尺。

他静下心来,仔细地权衡了一下其中的利弊得失。这客卿之位,不仅意味着地位的提升,更代表着他在大秦朝廷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而扶苏长公子老师的身份,则更是让他看到了无限的可能。有了扶苏这样的学生,他在儒家乃至整个大秦的地位都将得到极大的提升,未来必定能够有所作为。

想到这里,淳于越毫不犹豫地收起了之前的矜持和犹豫,迅速拿起笔,恭恭敬敬地给嬴政回了一封信。在信中,他表达了自己对嬴政的感激之情,并表示非常愿意前往大秦,担任扶苏的老师。

没过多久,淳于越便收到了嬴政的回信,信中对他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告知他具体的行程安排。淳于越满心欢喜地开始收拾行囊,准备踏上前往大秦的征程。

一路上,淳于越都充满了期待和兴奋。他想象着自己在大秦的生活,想象着自己教导扶苏的情景,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在这片土地上开启的新的辉煌。

然而,他却没有意识到,前方等待他的道路并非如他想象中的那般平坦。尽管他对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充满信心,但在大秦这个陌生的环境中,他仍将面临诸多的挑战和困难。起初,淳于越尽心尽力教导扶苏,扶苏也虚心受教,一切看似步入正轨。

然而,淳于越并不知道,此刻的大秦朝堂暗流涌动。法家势力对嬴政拉拢儒家颇为不满,暗中开始针对淳于越。一次朝议上,淳于越提出恢复分封制,与法家主张的郡县制针锋相对。法家臣子们群起而攻之,指责他妄图复辟旧制,扰乱朝纲。

嬴政心中也开始对淳于越产生疑虑,毕竟郡县制是大秦稳固统治的重要根基。扶苏虽维护自己的老师,但也难以改变嬴政的态度。

淳于越渐渐发觉,自己在大秦的处境愈发艰难,那原本期待的辉煌,在这复杂的政治漩涡中,如梦幻泡影般逐渐破碎,当然这都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