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途中,淳于越透过车窗观察着咸阳城的繁华景象。街道上车水马龙,百姓们虽忙碌却井然有序,这让他内心五味杂陈。一方面,他惊叹于大秦治理下的繁荣;另一方面,他又担忧如此强大的大秦若继续扩张,其他国家将危在旦夕。
到了住处,扶苏细心地为淳于越介绍房间的布置和各项设施。淳于越看着眼前恭敬有礼的扶苏,觉得劝说他阻止秦王扩张或许是个不错的切入点。
当晚,淳于越便开始思索如何向扶苏灌输儒家“仁爱”“和平”的理念,期望能通过扶苏影响秦王。而扶苏呢,满心期待着在淳于越的教导下能学到更多治国之道,将来为大秦的繁荣贡献更大的力量。
于是师徒两个人一拍即合的聊了大半宿。第二天,嬴骜知道了这事情后,就带着一串的尾巴,进了扶苏的寝宫。
一群小萝卜头就溜溜达达进了扶苏的寝宫,扶苏寝宫的伺候的宫人一看,是九公子带着自己的伴读还有十公子过来了,也很识趣的去给几个小公子端上他们常喝的蜜水。
毕竟,九公子自从学会走路以来,就经常像个小大人一样,悠哉悠哉地溜达过来找长公子玩耍。而长公子呢,也曾经亲口说过,九公子过来找他的时候,不必拘泥于太多的规矩。
正因如此,嬴骜来到扶苏的寝宫时,简直就像回到自己的寝宫一样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当然啦,这种情况可不仅仅局限于长公子的寝宫哦!其他公子的寝宫,对于嬴骜来说,也是同样的状态呢。毕竟,九公子那与生俱来的自来熟性格,可不是一般人能够轻易招架得住的哟!
再加上,后宫里的众人都亲眼目睹过九公子是如何备受宠爱的,自然对他的一举一动都格外关注。而且,九公子这个人向来都是有话直说,性格直爽得很,这让后宫里的诸位夫人也渐渐地对他产生了好感。
如此一来,九公子的亲妈定夫人在后宫中的日子也越发过得如鱼得水啦!
这不,嬴骜一推开门,就像一阵风似的冲了进来,嘴里还咋咋呼呼地喊道:“大哥,听说你昨儿个和淳于越那老头儿聊了大半宿呢?”
扶苏听到嬴骜的声音,嘴角不由得泛起一抹微笑,然后迈步走出房间,缓声道:“九弟啊,你这般无礼可不好哦。淳于老师可是儒家的大家,德高望重,你应当对他怀有敬重之心才是。”
言罢,扶苏的目光又扫过其他几个小萝卜头,语重心长地继续说道:“你们也都听明白了吧?”
其余的孩子们闻言,纷纷对视一眼,然后像小鸡啄米似的连连点头,表示自己已经明白了扶苏的意思。
看到他们如此乖巧听话,扶苏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总算是落了地。他着实担心自己这个弟弟会把身边的人都带偏了,毕竟嬴骜年纪还小,性格又有些顽皮。
不过,若是仅仅是自家兄弟之间的玩闹倒也无妨,但问题在于,这些孩子的父亲和祖父可都是朝堂上的重臣啊!他们可是父王的得力助手,左膀右臂!
万一嬴骜真的把这些孩子带偏了,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到时候,不仅嬴骜会受到责罚,恐怕连他这个当大哥的也难辞其咎。
嬴骜自然也明白扶苏的担忧,他见状,嘴角微微一扬,露出一个不以为然的笑容,心中暗自嘀咕:“我才不是个坑呢……”
然而,嘴上却还是撒娇地催促道:“大哥,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
看着他那样,扶苏无奈的笑着点点头,说道:“是啊,淳于老师学识渊博,与他交谈让我受益匪浅。”
嬴骜嘴角微微一抽,心中暗自嘟囔:“我大哥怎么这么快就被那老头给忽悠了呢?这也太离谱了吧!”他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忍不住对扶苏说道:“大哥,我看那老头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你可千万要小心啊!”
然而,嬴骜的这番好意,到了扶苏那里却完全变了味。扶苏心想,自家弟弟从小接受的就是法家思想的熏陶,他的启蒙老师可是法家的代表人物李斯啊!所以,嬴骜对儒家有偏见也是情有可原的。
扶苏不禁感叹,自己这个弟弟啊,对儒家的态度实在是有些偏激。他觉得有必要让嬴骜了解一下淳于越的良苦用心,也劝劝他对儒家的人不要那么针锋相对。
于是,扶苏语重心长地对嬴骜说:“骜儿啊,虽然儒家的一些想法和咱们大秦的理念有所不同,但这并不代表儒家就没有可取之处。”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老师他是真心为我好,也是为了大秦好啊。他所倡导的仁爱和平,如果能够与我大秦的治国之道相融合,说不定就能让天下的百姓少受一些战乱之苦呢。”
嬴骜听到扶苏的话,整个人都快麻了,“大哥,你可别被他忽悠了。咱大秦一路征战才走到如今,哪能因为别人的两句话就改变。我大秦以武才能保护大秦的百姓,如果像淳于老头的说法,那不是把刀给别人手上,他们都能随时给我们一刀?。”
这时,十公子也在一旁帮腔:“九哥说得对。”说实话,嬴老十其实压根不太懂,但是,一切跟着他家九哥走,那就不会出错。
所以即使听不懂。嬴老十还是一开口就是附和他九哥的说法。毕竟,跟着九哥走,能吃饱啊!
“所以大哥。你可不能被儒家那一套给迷惑了。”嬴骜苦口婆心的劝道。我得亲亲大哥欸,你可别想不开!跟着淳于那傻子,你可没啥好下场的。嬴骜心里嘀嘀咕咕的。
不过。扶苏却还是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耐心地给几个弟弟解释着儒家理念的可取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