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嬴骜放下手中的笔,缓缓站起身来,他的心情异常沉重。他走到嬴政身旁,满脸无奈地说道:“爹啊,大哥的想法虽然有些不妥,但他也是出于为大秦的长远利益考虑啊。您看,您是不是应该跟我大哥好好谈一谈呢?”

嬴政听了嬴骜的话,不禁感到一阵无语。谈?怎么谈?他这个大儿子性格倔强得很,一旦决定了某件事情,就很难再改变主意。除非他自己能够想通其中的道理,否则旁人说再多也是徒劳无益。而且,嬴政心里很清楚,他的大儿子之所以会来跟他说这些,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受到了淳于越的挑唆。这一点,嬴政心里跟明镜儿似的。他不禁感叹,大梁城之战才刚刚落下帷幕,怎么这么快就又开始犯糊涂了呢?

对于这个儿子,嬴政实在是感到非常的无奈,不知道该如何去评价他。毕竟,这个儿子平日里也算是个聪明人,怎么在这件事情上就如此的不明事理呢?

而一直站在旁边沉默不语的李斯,此刻终于打破了沉默,开口说道:“王上,依微臣之见,长公子所言并非全无道理。对待匈奴,我们确实不能一味地采取强硬手段,而是应该刚柔并济。”

李斯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首先,我们可以在边境地区大规模集结军队,展示我们大秦强大的军事实力,让匈奴知道我们的厉害,从而不敢轻易进犯。这就好比是先给他们一个下马威,让他们心生畏惧。”

说到这里,李斯看了一眼嬴政,见他微微点头,便继续说道:“然后,我们再派遣使者前往匈奴,与他们进行谈判。在谈判过程中,我们可以适当地给予他们一些利益诱惑,比如赠送一些财物或者开放一些边境贸易,劝说他们归顺我大秦。这样一来,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战争,又能达到我们的目的。”

最后,李斯补充道:“当然,如果匈奴仍然顽固不化,不肯归降,那么我们再出兵讨伐也不迟。毕竟,我们大秦的军队可不是吃素的。”

嬴政听完李斯的这番话后,并没有立刻表态,而是陷入了沉思之中。他那双深邃的眼眸紧紧地凝视着李斯,仿佛要透过他的表面看到他内心深处的想法。在这沉默的片刻里,时间似乎都凝固了,整个宫殿内鸦雀无声,只有嬴政轻微的呼吸声在空气中回荡。

终于,过了好一会儿,嬴政才缓缓开口道:“你这个想法倒是颇为新颖,之前从未听你提起过。”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带着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威严。接着,他稍稍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而且,你之前对匈奴的态度一直都很强硬,如今却突然改变了做法,这其中究竟有何缘由呢?不妨说来听听。”

嬴骜在一旁静静地聆听着李斯与嬴政之间的交谈,他的内心也不禁泛起了一丝涟漪。他缓缓转过头,凝视着李斯,脸上流露出一种疑惑不解的表情。他暗自思忖着,李斯为何会在这个时候提出这样一个与他以往立场相悖的建议呢?难道他有什么更深层次的考虑吗?

“王上,微臣此次经过深思熟虑,对于大秦应对匈奴之策有了全新的认识和见解。这其中的缘由,主要是由于当前局势的变化。如今,齐国等诸国对我大秦的态度已然发生了微妙的转变,他们对我们大秦心怀叵测,意图不轨。”

“倘若我大秦在此时直接与匈奴展开激烈的战争,恐怕齐国等国必定会趁此绝佳时机,对我大秦发动突然袭击。毕竟,这些国家一直以来都对我大秦虎视眈眈,对我大秦的广袤疆土和丰富资源垂涎三尺,又怎么会轻易放过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呢?”

“不仅如此,魏国刚刚亡国,其国内众多民众对我大秦仍然心存强烈的抵触情绪和叛逆之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将大量的兵力调离国内,调往边境与匈奴作战,那么国内必然会出现兵力空虚的局面。这无疑会给那些心怀不轨之人以可乘之机,他们很可能会趁机发难,引发内乱。一旦国内局势失控,后果将不堪设想,甚至可能导致我大秦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