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凡的脑海中,三条思路瞬间闪过。
他迅速分析、筛选,瞬间便做出了决断。
“并行加工”的思路,首先被他排除了。
这个方案对设备的结构改动太大,几乎等同于重新设计。
别说三十分钟,就是给他三天。
没有全套的加工设备和精准的图纸支持,也绝无可能完成。
第三种,“优化切削参数”的思路,也被陈宇凡暂时搁置。
这个方案风险太高,需要反复试错。
在时间如此紧迫的考核现场,他没有试错的资本。
而且,单纯调整参数,未必就能稳定的提高出10%的效率。
那么......
剩下的,就只有第一条路了!
减少辅助时间!
这是在现有条件下,最稳妥、最巧妙的一个方案!
有了决断,陈宇凡便不再有丝毫的迟疑。
他睁开眼,立刻开始了行动。
没有走向摆放图纸资料的那张桌子,而是径直走到了旁边的工具车前。
陈宇凡的动作不快,但每一步都透着一股胸有成竹的从容。
不骄不躁,似乎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陈宇凡从工具车上,熟练地挑选了一把大小合适的活动扳手、几把内六角,还有一把小号的一字螺丝刀。
工具在手,他转身回到了那台xd-3型轴套攻丝机前。
“咔哒咔哒......”
清脆的金属声响起。
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陈宇凡双手翻飞,动作快得几乎带出了残影。
仅仅是十几秒的功夫,他就将那套夹紧机构的外保护盖给拆了下来,露出了里面略显复杂的联动杠杆和弹簧。
“他......他这是要干什么?不看图纸就直接拆?”
“疯了吧!这要是拆坏了,或者装不回去了,考核可就直接失败了!”
人群中,有工程师忍不住低声惊呼。
但是,陈宇凡对周围的议论充耳不闻。
他的全部心神,都沉浸在了眼前这台机器之中。
他仔细观察了一下这套杠杆机构的运动轨迹,用手指按了按负责复位的弹簧,感受了一下弹力的大小。
随即,陈宇凡的眉头微微一挑,似乎是发现了什么。
找到了!
这台机器为了保证夹紧的可靠性,杠杆的行程设计得比较长,而复位又完全依赖于一根弹簧的弹力。
这就导致了在工件松开、退出的时候,动作略显迟缓,工作效率大大下降。
如果对这部分进行改造,说不定就能把这段时间缩短,让生产效率有所提高。
紧接着......
陈宇凡起身,放下手里的工具,走到了车间角落一个堆放生产废料的铁箱子前。
他在里面翻找了一下,捡起了一块大约三毫米厚、巴掌大小的边角料钢板。
然后,陈宇凡拿着这块钢板,来到另一台工作台前。
陈宇凡要做什么?
所有人的脑子里,都冒出了这个大大的问号。
随即,陈宇凡将钢板牢牢的夹在老虎钳上,然后拿起一把平口锉刀。
唰唰唰......
金属摩擦声响起,回荡在安静的车间之中。
陈宇凡他......
竟然打算现场手搓一个零件出来?!
所有人都被陈宇凡天马行空般的操作给惊呆了。
就连黄老和吕工,此刻也是眼神一凝,身体不自觉地向前倾了倾。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惊奇与浓厚的兴趣。
这小子,果然没让他们失望!
总能玩出点别人意想不到的新花样。
在众人震撼的目光中,陈宇凡手上的动作快得惊人。
铁屑纷飞。
不过短短三四分钟的功夫,一个形状有些奇特,带着一个精巧小凸起的薄片零件,就在陈宇凡的手中雏形初现。
这是一个小小的凸轮垫片!
它的作用,就是安装在原来的杠杆机构上,利用小小的凸起,在杠杆运动到特定角度时,给予一个额外的、强制性的复位推动力,从而大大加快工件的速度。
又经过了一两分钟的精细打磨和修整。
陈宇凡将那个还带着一丝温热的自制零件从老虎钳上取了下来。
他吹了吹上面的铁屑,然后快步走回攻丝机旁。
没有丝毫的犹豫。
他将这个小小的凸轮垫片,精准地安装到了夹紧机构的一个关键转轴上。
严丝合缝!
仿佛这个零件,本就该属于这里一样。
做完这一切,陈宇凡又以极快的速度,将之前拆下来的保护盖重新安装了回去。
第一个改造点,完成!
总耗时,不到十分钟!
然而,陈宇凡并没有停下。
他用手空载推动了一下夹紧机构的杠杆,感受了一下那变得更加干脆利落的复位动作后,满意的点了点头。
随即。
陈宇凡将目光,投向了这台攻丝机的另一个核心部件——负责控制主轴快速进退的齿轮箱。
这里......是另一个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的机械结构!
........................
.
.
.
(卑微小作者求一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