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核结束之后。
刘胜东跟着司机吴刚,一同回了南锣鼓巷。
而陈宇凡,则被黄老和吕工留了下来。
一同留下的,还有另外两名担任考官的工程师,以及匆匆赶来的四九城第一机床厂的厂长和副厂长。
晚饭,就安排在机床厂的小食堂里。
说是小食堂,其实就是招待领导和专家用的地方。
一张能坐下十几个人的大圆桌,几样朴素但做得格外用心的家常菜,还有一瓶没贴标签的特供白酒。
按照常理来说,以陈宇凡的级别,是没资格出现在这种饭局上的。
严格来说,他现在还是一名九级工程师。
六级工程师的证明文件,都还没拿到手。
而饭桌上的这些人,随便拎出来一个,至少也是五级工程师。
第一机床厂的厂长,行政等级更是比杨厂长还要高。
寻常六级工程师,是不可能有资格到这种饭局上的。
不过,陈宇凡的身份比较特殊。
他既是黄老的关门弟子,又是刚刚用实力震慑全场的天才工程师。
自然不能和普通人一概而论。
饭桌上,气氛很是热烈。
厂长亲自给黄老倒上了酒,满脸都是敬意。
“黄老,今天可是让我们开了眼了!您这位高徒,真是......真是了不得啊!”
吕工也笑着举杯:“是啊,我第一次见到陈宇凡的时候,也着实是被震惊到了,还是第一次见识到这么......这么不讲道理的年轻人!”
这个“不讲道理”,当然是褒义。
他是夸赞陈宇凡的水平,已经超出了常规的理解范畴。
黄老端着酒杯,脸上是藏不住的笑意,嘴上却还是谦虚。
“年轻人,天赋高,运气好。”
话是这么说,但黄老那微微上扬的嘴角,谁都看得出他心里有多得意。
陈宇凡端着一杯白开水,安静地坐在黄老身边,只是微笑着听着,没有插话。
在这种场合里,长辈们说话,他负责听着就行。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话题,自然而然地又回到了下午那场考核上。
一名戴着黑框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中年工程师,名叫孟金,他端起酒杯,对着陈宇-凡遥遥一敬。
“小陈同志,我得敬你一杯。”
“说句心里话,下午看到你的操作,我真是......汗颜呐。”
孟金的语气里,满是真诚的感慨。
他抿了一口酒,放下酒杯,似乎还沉浸在下午的震撼之中。
“能在半个小时里,连图纸都不用看,就把一台陌生的机器,吃得那么透,还进行了如此成功的改造......”
他一边说,一边轻轻摇头,似乎是在回味那不可思议的一幕。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这事要是从别人口中说出来,我孟金第一个不信。”
他的话,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共鸣。
厂长接话道:“可不是嘛!虽然我没亲眼看到,但光是听你们的描述,都觉得神奇。小陈同志这个年纪,二十来岁就能做到这一步,我简直闻所未闻!”
陈宇凡连忙端起水杯,谦虚地说道:“孟工,您过奖了。我也是运气好,正好这台机器的设计,我以前在一本国外的技术期刊上,看到过类似的结构,所以才有一些思路。”
黄老之前告诉过他,年轻人越是有本事,越要懂得藏拙。
锋芒毕露,不是好事。
黄老转过头,对着众人说道:“这小子记性实在是太好了。他那脑子,简直就是个资料库。”
“别说国外的期刊,就是咱们厂里几十年前的老图纸,只要他看过一遍,保管忘不了。”
黄老这话一出,饭桌上众人又是有些惊叹。
过目不忘的本事,配上这逆天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这已经不是“天才”两个字可以简单概括的了。
这简直就是为了工业而生的人!
在饭桌上,陈宇凡话并不多,主要还是听几位老工程师和领导们叙旧。
毕竟桌上就他一个小辈,也没什么能插嘴之处。
在饭局结束后,陈宇凡告别几位前辈和领导。
第一机床厂的厂长,又专门安排了辆专车,把陈宇凡一直送回了南锣鼓巷95号院子的大门口。
此时已是晚上九点半了。
还有两个半小时,就将迎来崭新的1963年。
........................
.
.
.
(卑微小作者求一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