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参与这场竞争讨论的,大多都还是东北两洲的观众。
西洲人更关注胜出的会是哪档节目、《西洲歌手》邀请的神秘嘉宾究竟是谁、《西洲之声》的比赛规则是不是真的有所改变等等,一系列当前热度很高的话题。
而作曲人相关论坛,无硝烟的‘战争’已经悄然开启。
起因是有人发起支持‘子规or莫槐朝’的投票。
起初,两人所得的支持票是差不多的。
在意各洲荣誉的路人,大多会把支持票投给代表自己所属洲的那人。
不在意这些的,更看重两人的音乐作品。
莫槐朝近一年来不怎么活跃,但在乐坛留下不少佳作,自然不缺支持者。
陆晚棠就更不用说了,从第一首歌声名鹊起时,后面的作品没一首拉胯的,绝对不容小觑。
之后,莫槐朝的支持率更胜一筹。
其支持者‘乘胜而追’,让他的支持率一度高达80%以上。
论坛‘画风’当即一边倒。
[莫槐朝在高校联赛出道即爆火,那个时候子规还不知道在哪儿呢!莫老师的支持者数量当然更多!]
[只看作品质量和数量,也应该是莫老师赢才对]
[西里尔那段清唱在热搜挂了这么久,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吧?]
[同样是高校联赛的9.9近满分选手,莫老师可是前辈!]
[莫槐朝据说已经在西洲出道好几个月了,截止目前发布的几首歌,都在西洲新歌榜上前几的位置]
[子规果然还是太年轻]
……
诸如此类的评论,仿佛占据了那条投票帖的评论区。
只是没过多久,陆晚棠的支持率便后来居上,一度超越莫槐朝,同样达到80%以上的程度。
陆晚棠的支持者与粉丝,也都相继现身。
[某些人不要半场开香槟,子规反败为胜的案例还不够多吗?不到最后时刻,谁又知道哪方支持率更高?]
[说子规太年轻的,确定不是在夸奖?二十出头就屡次新歌榜一,甚至还是年度新歌榜一,高校联赛拿到个人冠军不说,还一己之力将团队带飞,这分明是在说她年轻又优秀!]
[说到西洲新歌榜,为什么你们不看看这个月的西洲新歌榜呢?前两名的词曲人后缀,貌似都是子规吧?]
[莫槐朝高校联赛9.9,难道子规老师就不是了?]
[虽然说创造奇迹夸张了点,但是棠星娱乐、尤其是子规老师,貌似没在比赛中输过!]
[歌曲数量可能有差距,可子规老师歌曲的质量,绝对不输给任何作曲人!]
……
双方支持者各抒己见,各执一词。
只是,这样的局面,也让许多西洲人感到不满。
西洲互通后,论坛当然也合并在了一块儿。
作曲板块的帖子中,还夹杂了不少其他语种的帖子。
有关莫槐朝和子规谁更厉害的争论,西洲各区的人先是当了吃瓜群众,旁观着双方有来有回地据理力争。
可看着看着,在看到正好让两人借着两档节目‘隔空较量’后,他们反应了过来
——两档节目都是西洲的,你们把莫槐朝和子规看作彼此对手,对西洲的作曲人们提都不提一嘴,是什么意思?
——难道是他们西洲作曲界不配?
一时间,充当旁观者的西洲人纷纷下场。
[我觉得他们当务之急,还是得在节目里脱颖而出才行,不要到时候第一期节目就双双淘汰,变成个笑话]
[你们难道没把西洲作曲人放在眼里吗?会不会太狂妄了点?]
[西洲或许其他领域会输,但娱乐不一定,我们西洲文化多元,语种都有不少,各种类型的歌曲都很优秀]
[又不是同台竞技,有什么好议论的?还有,他们说的高校联赛是什么?是学校之间的比赛吗?]
[我不认为他们两个能赢我们西洲的作曲人,特别是那个初出茅庐的陈昱白,他还只是个乐坛新人]
……
有了西洲众人的掺和,这场争论更加热闹的同时,也让众多吃瓜群众的注意力回到了正轨。
毕竟他们提醒的没错,莫槐朝和子规到底不是同台竞技。
想要知道孰优孰劣,还是要看他们的作品在各自的舞台,以及榜单上的表现。
论坛中的热闹暂且不提。
随着西里尔占据热搜头条,理查德可不愿意节目还没开播就略输一筹。
于是,《西洲之声》借由着名歌星克莱菲亚重回舞台的话题,开启了一波‘回忆与念旧’的热潮。
要知道,克莱菲亚在西洲几乎是家喻户晓,即便不熟悉她的名字,也都听过她唱过的歌。
二十岁的她,出道即巅峰,在当时的影响力非常大,还曾被邀请去中洲演出。
只可惜她年近四十岁就离开舞台、回归家庭,现年已经五十岁出头。
想要在这个年纪重回舞台是很难的。
无论是对歌手个人,还是舞台而言。
歌手个人需要考虑自己回归后,是否还有粉丝、是否还能有热度,如果都没有,是不是会很尴尬,是不是能拉的下脸来?
舞台方面需要考虑的更多,万一重回舞台的歌手不受欢迎,热度不如想象中的高,效果不如计划中那样好,他们该怎么去宣传?再万一,请来的艺人沉湎于过去的辉煌、自视甚高,他们又该怎么办?
这些都是一般歌手需要考虑的。
但克莱菲亚不同。
作为当年赫赫有名的西洲天后,她的许多作品都经受住了时间的洗礼。
直到现在,也有不少年轻人喜欢听那些歌。
更别说,她有几个作品还出现在了流行音乐的教材中。
不同年龄段的人,都会念旧。
克莱菲亚的粉丝年纪跨度不小,又不可能全部都断网失联。
所以,有关克莱菲亚的话题出现,只需要一点小小的宣传,他们自然‘闻着味儿’就出来了。
直播中,保养得宜的克莱菲亚,看上去一如往昔。
她优雅地微笑着:
“虽然我儿子都上大学了,但我觉得我依旧年轻,至少,我还能再次站上舞台。”
“《西洲之声》,我们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