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霄宝殿的九龙柱通体浸着天河金辉,龙鳞纹路在殿内微光中流转,仿佛下一秒便要破壁腾飞。玉帝端坐于九层白玉龙椅之上,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椅扶上的云纹——那纹路里还残留着平定混沌裂隙时沾染的星尘,可此刻他心中翻涌的,却是九阳灯里九道残魂的微弱颤动。殿下文武仙官肃立如松,连呼吸都压得极轻,殿外游弋的祥云似也感知到这份凝重,悄悄收敛起往日舒展的弧度,化作凝滞的棉絮悬在檐角。
“混沌裂隙已合,三界暂归安稳。”玉帝的声音终于打破寂静,语调不高,却带着龙威特有的厚重,震得殿内烛火微微晃动,“但今日议事,朕有一事必须定夺——寻回九子散落的魂魄,为他们讨回万年前的公道。”
话音落地,殿内顿时泛起细碎的议论声,如风吹过松针。太白金星上前一步,手中拂尘轻扫衣摆,躬身道:“陛下息怒。当年十日并出,凡间赤地千里,饿殍遍野,后羿射日实乃顺应天命、拯救苍生之举。如今九子魂魄封于九阳灯中已逾万载,三界秩序早已稳固,若强行追溯旧因果,恐牵动凡间对天庭的旧怨,甚至扰乱刚稳定的光网信念……”
“天命?”玉帝突然抬手打断,龙袍袖口无风自动,金纹在光影中翻涌如浪,“朕的九子纵有错,不该让凡间生灵受苦,可也不至于落得魂魄撕裂、散于三界的下场!后羿射日救苍生,朕念其大义,从未追究他伤及皇子之过,可九子魂魄消散时,那股神魂被生生扯碎的痛楚,朕至今午夜梦回仍能感知!”他指尖指向殿外,目光似穿透云层,落在星海方向,“如今时律族的时溯晶能回溯魂魄本源,地府地脉又连通三界,正是寻回他们的最佳时机——此事,朕意已决,无需再议。”
说着,玉帝抬手召来内侍,托盘上的九阳灯通体莹白,灯身刻着的九日图腾在接触到龙气的瞬间骤然亮起,淡金色的光晕如涟漪般扩散,殿内仙官都能清晰看到,光晕中九道模糊的魂影正随着灯芯跳动轻轻晃动,似在挣扎,又似在期盼。“此灯以天河神髓为基,能暂存九子残魂,却无法滋养魂魄本源,再拖下去,残魂恐会彻底消散。”玉帝凝视着灯影,语气终于柔和了几分,“后土娘娘掌管地府地脉,通晓轮回之道,寻魂之事,需她鼎力相助。”
话音未落,殿外突然传来祥云涌动的声响,紧接着,一道玄色身影踏云而入——正是后土娘娘。她身上的长裙绣着幽冥山川脉络,符文在裙摆处若隐若现,衣摆角落还沾着几缕彼岸花的淡红花瓣,显然是刚从忘川河畔赶来,连衣角的幽冥气息都未来得及散去。“陛下寻我,想必是为了九子魂魄之事。”后土娘娘径直走向殿中玉台,目光刚触及九阳灯,手中地脉印突然轻颤,印上的幽冥符文瞬间亮起红光,“方才在幽冥界巡查时,便感知到残魂波动与天庭龙气相连,便知陛下有此意。地府藏有上古流传的‘魂归镜’,能映照魂魄消散前的轨迹,若结合时溯晶的回溯之力,或能寻到九子散落在三界的魂碎片。”
玉帝眼中瞬间闪过光亮,当即起身,龙椅旁的金色光幕随其动作缓缓展开:“既如此,朕与你同往地府。太白金星,你留守天庭,协调星海各族巩固光网信念,切不可让混沌之气有死灰复燃之机;托塔李天王,率天兵驻守南天门,若有域外异动,即刻禀报。”
众仙领命退下后,玉帝与后土娘娘踏着祥云前往地府。穿过阴阳两界的结界时,空气中的幽冥气息渐渐浓郁,从最初的清浅凉意,渐变成带着忘川水汽的厚重感。远处传来忘川河的流水声,河面上漂浮的魂灯如点点萤火,顺着暗绿色的河水缓缓漂向轮回道,灯影在水波中摇曳,映得奈何桥的石栏泛着冷光。十殿阎罗早已率领地府判官、阴差在桥头等候,见二人前来,连忙躬身行礼,玄色官服在风中整齐摆动。
“陛下,娘娘。”秦广王上前一步,手中捧着一本泛黄的《轮回册》,书页边缘已有些磨损,却仍泛着幽冥符文的微光,“臣等接到旨意后,即刻查阅了万年前的幽冥记录,发现九子魂魄被射散后,有部分魂碎片并未落入凡间或星海,而是顺着时空缝隙坠入了地府的‘幽渊秘境’——那是幽冥界最深处,存放着上古时期残留的魂灵残片,因秘境中噬魂雾弥漫,寻常阴差根本无法进入。”
后土娘娘点头,抬手将地脉印对准奈何桥的基石,印底的幽冥符文与桥身石纹瞬间契合。随着她指尖注入灵力,桥身突然泛起淡绿色的光流,如藤蔓般顺着石阶蔓延,紧接着,桥尾处的地面缓缓裂开,一道通往地底的石阶逐渐显现——石阶两侧的石壁上,镶嵌着无数“冥火珠”,幽蓝的火光虽不炽热,却能穿透幽冥的黑暗,照亮前行的幽途。“幽渊秘境的地脉与星海星核相通,当年九子魂魄被太阳真火灼烧撕裂时,有三道魂碎片因能量波动剧烈,顺着地脉缝隙坠入了此处。”她转身看向玉帝,语气凝重,“秘境中的噬魂雾能吞噬生灵魂魄,哪怕是仙魂也会受损,陛下需以天河神砂护体,方可入内。”
玉帝当即从袖中取出一个玉瓶,倒出几粒金砂——正是先前用于加固光网核心的天河神砂。神砂遇风即散,化作一层金色光罩将他周身笼罩,光罩表面还泛着细碎的星芒,与他龙袍上的金纹相映成趣:“无妨。为了九子,这点风险不算什么。”
众人沿着石阶缓缓下行,越往深处走,幽冥气息越浓重,连冥火珠的光芒都似被压得黯淡了几分。抵达秘境入口时,一道黑色的雾墙横在前方,雾中隐约传来魂灵的低语声,似悲泣,又似怨诉,入耳便让人觉得神魂发沉。后土娘娘将地脉印高举过头顶,口中念动咒语,印上的幽冥符文迸发出刺眼的红光,如利剑般刺入雾墙:“魂归镜,显!”
随着咒语落下,石壁突然震动,一道古朴的铜镜从石缝中缓缓飞出——正是魂归镜。镜面刻满了轮回纹路,边缘还镶嵌着幽冥玉,随着后土娘娘注入灵力,镜面渐渐亮起,万年前的景象如画卷般在镜中展开:十日并列悬于凡间上空,金色光焰将大地烤得干裂,河床见底,草木枯黄,百姓跪在地上哀嚎;后羿站在昆仑山顶,手中神弓拉满,箭尖凝聚着太阳真火,随着箭矢射出,九道金色身影从空中坠落,魂魄在真火中被生生撕裂,化作无数碎片,有的坠入凡间,有的飘向星海,还有几道顺着时空缝隙,消失在幽冥方向……
“看!”玉帝突然指向镜中,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那道碎片,落入了秘境深处的魂晶矿中!”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镜中一道淡金色魂影坠入地底,最终落在一片泛着微光的矿脉中。后土娘娘当即收了魂归镜,率领众人穿过雾墙——秘境内部远比想象中辽阔,地面上布满了透明的魂晶,如星星落在地上,而在秘境中央,一块一人高的巨大魂晶正泛着柔和的淡金光晕,光中裹着一道微弱的魂影,虽模糊不清,却能看出是孩童的模样。
“那是九子中最小的幼日,当年他才化形不久,尚未学会控制自身能量。”玉帝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下意识伸手想要触碰魂影,却被后土娘娘及时拦住。
“陛下不可!”后土娘娘急忙说道,“魂碎片与魂晶已共生万载,若强行触碰,会惊扰魂影,使其再次消散。需用时溯晶的能量牵引,将其缓缓吸入九阳灯中。”她说着,从袖中取出时溯晶,将其与九阳灯并置,指尖同时注入幽冥灵力与星脉之力——时溯晶中的星尘沙粒瞬间加速流转,与魂晶的光芒交织成一道金色光带,光带牵引着魂影缓缓脱离魂晶,朝着九阳灯飘去。
当魂影融入灯中的刹那,九阳灯的光晕骤然亮了几分,原本模糊的九道魂影中,有一道明显清晰了些,眉眼间的稚气隐约可见。“终于找到了……”玉帝长舒一口气,抬手轻抚灯身,眼中满是疼惜。
“还需寻回另外六道魂碎片。”后土娘娘收起时溯晶,指着魂归镜残留的光影,“根据镜中轨迹,两道魂碎片落入了凡间东海之滨的扶桑古树下方——那是上古神树,能滋养魂灵,碎片应被树脉护住;另外四道则散落在星海的‘陨星带’中,陨星带中乱石密布,还有时空乱流,寻起来难度更大。”
玉帝将九阳灯小心翼翼地收入袖中,眼中燃起坚定的光芒:“无论多难,哪怕走遍三界星海,朕也要将九子的魂魄寻回。”
就在此时,秘境入口突然传来一阵熟悉的能量波动,紧接着,一道银灰身影从光流中走出——正是时律族长老。他手中的时序罗盘指针正对着玉帝袖中的九阳灯,飞速转动着:“玉帝,方才在星聚台感知到残魂能量波动与幽冥地脉相连,便知你们在此。星海中的陨星带危险重重,不仅有高速运转的陨星,还有未消散的混沌余气,时律族愿以时序罗盘指引方向,助陛下避开时空乱流,寻回剩下的魂碎片。”
玉帝望着长老,又看向身旁的后土娘娘与十殿阎罗,心中突然涌起一股暖流。万年来,他独自守着九阳灯,看着九子残魂日渐虚弱,早已将寻回他们当作遥不可及的奢望,如今却有天庭仙官、地府众君,还有星海各族主动伸出援手,这份跨越三界的情谊,比光网的银辉更温暖,比天河的神砂更珍贵。
“好!”玉帝握紧拳头,目光望向秘境之外的星空,那里星光闪烁,似在呼应他的决心,“寻回九子,讨回公道,此事需三界同心。待九子魂魄重聚之日,朕定要在星聚台设宴,邀请三界各族见证——天庭与地府、星海各族,永远是彼此最坚实的依靠!”
话音落下的瞬间,玉帝袖中的九阳灯突然迸发出耀眼的金光,灯身的九日图腾全部亮起,光晕中九道魂影同时晃动,似在回应这份跨越万载的守护。秘境之外,忘川河畔的彼岸花突然成片绽放,淡红的花瓣随风飘落,洒在河面上,与星海传来的星光交织成一道七彩光带,从幽冥界一直延伸到星海深处——那是“共守”的信念在延续,是三界同心的证明,更是新的守护故事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