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用沙袋进行修补缺口”,赵无恤看到城墙被楚军炸出一小段缺口,连忙下令修补。
“爆破组!上!炸开瓮城!”项城声如洪钟,对麾下那些悍不畏死的幽州死士下令。
这些挑选出来的壮士,抱着沉重的炸药包,在箭雨和炮火的掩护下,如同扑火的飞蛾,悍不畏死地冲向城墙根部和坚固的瓮城城门。
不断有人被箭矢射中,被落石砸倒,但后面的人毫不犹豫地踏着同伴的尸骸继续前进!
几声更加惊天动地、几乎要震碎耳膜的巨响接连传来!坚固的瓮城城门被巨大的爆破力直接炸成了碎片!连带周边的城墙也发生剧烈坍塌,烟尘如同蘑菇云般升腾而起,弥漫了小半个战场!
“楚国的的锐士们!”负责主攻南面城墙的李木将军见状连忙拔剑出鞘,剑锋直指那烟尘弥漫的死亡缺口,大声喊道:“决战之时已至!杀敌报国,封侯拜相,就在今日!给本将杀进去!碾碎他们!”
“杀!杀!杀!” 总攻的怒吼如同山呼海啸,震天动地!东、西、北三路楚军,与南面楚军如同四股汹涌澎湃的红色铁流,又如同决堤的滔天洪水,朝着城墙的无数缺口和被炸开的城门,发起了排山倒海般的决死冲击!
芈复一马当先,率领着最为精锐的虎豹骑,如同红色闪电,率先从最大的缺口处冲入城内!战马人立而起,长枪如龙翻飞,试图在混乱的晋军中撕开一道口子,建立稳固的桥头堡。
“晋武卒!前进!为了晋国!挡住他们!”赵无恤双眼赤红,亲临一线,嘶哑着嗓子,率领着最后也是最具战力的重甲步兵发起了反冲锋。
这些抱着必死决心的武士,身披重甲,如同移动的钢铁城墙,用长达丈余的长戈组成密集的枪阵,悍不畏死地堵在缺口处,与楚军骑兵绞杀在一起!
刹那间,缺口处人仰马翻,血肉横飞!战马的悲嘶、士兵的嚎叫、兵刃碰撞的刺耳声响成一片!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了最残酷、最血腥的阶段!每前进一步,楚军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而晋军也如同被收割的麦子般成片倒下。
与此同时,城墙其他尚存的地段,战斗同样惨烈,无数的云梯架上了墙头,楚军步兵如同蚂蚁般攀附而上,与城头的守军展开残酷的肉搏。
滚木礌石如雨点般砸下,烧沸的热油和金汁倾泻而下,不断有楚军士兵惨叫着跌落城下,但后续者依旧疯狂向上攀爬!城头之上,短兵相接,刀刀见血,每一寸城墙的争夺都变得异常惨烈。
孙平将军、公孙庆将军麾下都是百战的京营锐士,尤其悍勇,战斗经验丰富,作风顽强彪悍,如同猛虎下山般扑向晋军阵地。
这些锐士以五人为一伍,互相配合,刀盾手顶着厚重的盾牌,组成龟甲阵,悍不畏死地冲击晋军枪阵;
军中的强弩手则迅速抢占制高点,用威力强大的弩箭精准而冷酷地射杀晋军军官和弓手。
战斗迅速从城墙缺口蔓延到全城。
巷战的程度也是空前激烈,晋军深知已无退路,抵抗得异常疯狂,往往战至最后一兵一卒。
他们利用每一处街垒,每一座房屋,每一个角落进行顽抗,楚军每推进一步,都要经过反复的争夺和血腥的厮杀。
街道上尸骸枕籍,血流成河,断肢残臂随处可见。
这是晋楚之战爆发之后,楚军遭遇到的最坚韧的一场战斗。
赵无恤如同陷入绝境的疯虎,老而弥坚,身先士卒,挥舞着已然卷刃的长剑,连续斩杀多名楚军将领,身上伤痕累累,甲胄破碎,鲜血浸透了战袍,却依旧死战不退。
他身边的亲卫和晋武卒一个个倒下,人数越来越少,包围圈越来越小。
他的目光扫过那些年轻而熟悉的面孔不断被楚军的兵刃吞噬,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怆与不甘。
“为什么?!为什么天不佑我赵氏?!”他内心在疯狂呐喊,“我赵无恤呕心沥血,励精图治,为何落得如此下场?!
楚国已经有了一个熊章,为何还能有一个熊恒。
楚国!若非那妖异之火药,我堂堂晋国劲旅,何至于此?!”
不甘、愤怒、绝望,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几乎要将他撕裂,他仿佛看到晋国数百年的社稷在自己手中崩塌,他对晋国虽然有取代之心,但他还是想要维持晋国的基业,现在一切都被楚国摧毁了。
这种无力回天的痛苦,远比身上的伤口更令他窒息。
“赵无恤!拿命来!”芈复发现了这位晋军主帅,大吼一声,挺枪跃马,再次冲来!两人在堆满尸骸的街心再次轰然对撞!戟剑相交,火星四溅!芈复勇猛绝伦,借着马势,攻势如潮。
赵无恤本来就年老力衰,且力战已久,只凭着一股悲愤之气和精妙剑术,在芈复的长枪之下勉强支撑。
两人周围,双方的士兵仍在忘我厮杀,形成一片混乱的死亡旋涡。
就在赵无恤即将落败之际,赵无恤身边的亲卫终于赶到支援,拼死从芈复的枪下救下了赵无恤。
之后,随着涌入城内的楚军越来越多,如同无穷无尽的潮水,晋军的抵抗圈被不断压缩,越来越小。
胜利的天平早已倾斜,此刻只是在等待最终的落幕。
最终,赵无恤身边最后一名亲卫也倒下了。
他被芈复和数名楚军将领团团围住,浑身浴血,拄着剑,剧烈地喘息着,他环视四周,尽是楚军冰冷的兵刃和仇恨的目光,以及遍地晋军将士的尸骸。
他望向邯郸的方向,眼中流出两行混合着鲜血与不甘的泪水,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蕴含着无尽不甘与愤懑的悲啸:“天亡晋国!非我赵无恤不尽力!恨!恨!恨啊——!”
啸声未落,他猛地抬起卷刃的长剑,用尽最后一丝气力,横向自己的脖颈!
一道血光闪过。
晋国相国,赵氏宗主,支撑晋国最后危局的擎天之柱,赵无恤,就此殒命沙场,倒在了这片他誓死守卫的土地上,倒在了晋国覆灭的前夜。
主帅战死,最后的精神支柱彻底崩塌了,残存的晋军终于失去了所有斗志,纷纷丢弃武器,跪地投降。
零星的抵抗又持续了不久,便彻底平息。
当太子熊恒在精锐卫队的严密护卫下,踏入这座已被鲜血浸透、残破不堪、如同地狱般的城池时,历时数日的中牟血战,终于落下了帷幕。
城内尸骸枕籍,断壁残垣仍在燃烧,空气中弥漫着浓重得化不开的血腥味和硝烟味。
楚军赢得了最后的胜利,但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晋国最后十万精锐,在此战中死伤过半,余者皆是向楚军投降,随着赵无恤的死和中牟的陷落,晋国的抵抗力量被彻底粉碎。
熊恒下令妥善安葬赵无恤,以卿大夫之礼,并收降残兵,救治伤员,迅速安定秩序。
中牟的攻克,标志着持续数月的晋楚大战,以楚国的彻底胜利而告终。
现在就只剩下晋阳还在苦苦支撑了。